包海鹏 苏 娅 黄 燕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吸入有毒的气体或颗粒导致的肺泡和(或)气道异常引起的[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全球有174,50万成年人在2015年患有COPD[2],预计2020年前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3]。研究[4]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到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年龄越大,慢阻肺患病率越高。全国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即约1亿人。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最常见慢性疾病,构成我国重大疾病负担。目前慢阻肺全球倡议确定COPD的首要治疗原则是通过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和康复来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及抗病能力,消除气道内炎症和病理产物,从而达到预防COPD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1],这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治未病”理论相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于中医“喘证”范畴,病程迁延,以本虚标实为病机特点,急性加重期以实为主,稳定期以虚为主。故COPD稳定期中医治疗以鼓舞阳气,扶正祛邪为主。基于此,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72例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5例;年龄58~65岁,平均年龄(62.78±5.68)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81±3.66)年;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Ⅰ级:4例,Ⅱ级:25例,Ⅲ级:7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7例;年龄58~65岁,平均年龄(61.22±5.74)岁;病程3~9.5年,平均病程(6.03±4.28)年;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Ⅰ级:5例,Ⅱ级:22例,Ⅲ级: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诊断标准[5]:有和危险因素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1/FVC<70%,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排除其他可引起以上症状的疾病即可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版中医“喘证”内容,诊断依据如下:①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②多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COPD中西医诊断标准;病情处于COPD稳定期并处于疾病病情分组中的A、B、C组;年龄在40~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处于COPD稳定期但疾病病情分组D组或急性加重者;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纤维化等原发肺部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依从性差,言语交谈障碍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AstraZeneca AB,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457,规格:160 μg/4.5 μg/吸)吸入,每次1吸,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物制剂中心,呼卫制字(97)001号)穴位贴敷治疗。贴敷操作时间及步骤:自三伏天第1d开始贴敷,每次贴敷时间6~8 h,间隔10 d贴敷1次,共贴敷4次;保持室内通风,贴敷前应避免红肿、破溃皮肤,并将患者穴位处汗液擦干。成人每次贴敷6~8 h,若贴敷过程中出现疼痛、灼烧感则立即停止。穴位:天突(RN22)、大椎(DU14)、膻中(RN17)、神阙(RN8)、双侧中府(LU1)、肺俞(BL13)、心俞(BL15)、膈俞(BL17)。两组疗程均为30d。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1.6 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感冒次数;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感冒频次 治疗前,两组感冒频次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冒频次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干预后,治疗组感冒频次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比较
2.2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hs-CRP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hs-CR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均值更为显著,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NF-α比较
COPD病程长,即使在稳定期亦呈进行性发展,并且病情多变,需要有计划的、综合性的长期治疗。COPD稳定期的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减轻当前症状与降低未来风险(防止疾病进展、防止和治疗急性加重、减少病死率)2个方面[5]。GOLD[1]提出“医院-社区-家庭”COPD分级诊疗的防治模式,主要包括三级预防,其中三级临床预防是指通过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突显了现代医学对COPD稳定期肺康复和生活质量的重视。而这正与《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相符。中医虽无COPD之名,根据其疾病特征可归于“喘证”范畴,治疗喘证的康复疗法种类颇多,以穴位贴敷治疗为代表疗法,正如中医外治之宗吴尚先所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吸入剂相比其他剂型对全身不良反应更少,使用方法较为简单、便捷,服药后可快速作用在病灶发生部位,目前已成为慢阻肺的首选疗法。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为主要成分,布地奈德为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可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对上皮细胞带来的损伤;福莫特罗为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可作用于平滑肌减缓其痉挛症状,同时加快纤毛运动,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7]。
穴位贴敷治疗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药物刺激相关穴位后发挥治疗作用。现代研究[8]表明,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而穴位贴敷因选取的药物不尽相同,疗效也各不相同。早在1970年,我院即在临床上开展“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同时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可有效的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情况[9-10],也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11]。“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是国医大师晁恩祥研发,主要药物为麝香、白芥子、细辛等辛温药物,以“春夏养阳”为理论依据,利用夏季三伏天时身体处于阳气、气血最旺盛之时,贴敷的穴位和药物可以起到沟通表里、运行气血的作用,同时经络也可以调控机体功能,将五脏六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治疗选择12个穴位(双侧中府、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大椎),中府穴位于手太阴肺经,取本经起始穴位,激发肺脏的生理功能;天突、膻中、神阙属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作用,具有调理局部及周身气机的作用,可以宣上焦、畅中焦、温下焦;大椎位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气有统率作用,使元气充沛,卫阳输布,固密腠理;任脉与督脉相配合,阴阳交汇,百脉贯通。肺俞、心俞、膈俞位于膀胱经第一侧线,与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关,穴位周围神经丰富,呈网状分布,其相应的脏腑属同神经节段支配,通过药物刺激传递冲动至中枢,兴奋交感神经以止咳平喘[12]。总之,麝香消喘膏通过穴位作用于机体经络及脏腑,起到沟通内外表里经络、调节各脏腑之功,实现化痰止咳,降气平喘之效。
气道炎症是COP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大量的炎性介质参与COPD的病理机制并相互作用[13]。TNF-α与感染密切相关,在各种因素刺激下,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诱导气道高反应,加速气道炎症进程,致使肺功能下降[14-15],同时可诱导气道粘液化生和分泌增多,形成肺气肿。超敏C反应蛋白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6],因此常将TNF-α、hs-CRP作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17]。本次课题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血清TNF-α、hs-CRP在治疗前后的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与研究纳入人群为COPD稳定期有一定关联,稳定期患者病情相对平稳,炎症反应并不十分突出;经过干预后,两组TNF-α、hs-CRP均值较前均有降低,治疗组的炎性指标降低更为显著,提示麝香消喘膏在维持炎性因子水平稳定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另一方面,“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可以明显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在1年中的感冒次数,降低患者感染发生风险,进一步说明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有可能通过维持炎性因子水平的稳定性达到控制COPD疾病进展,降低COPD急性加重的风险。
综上所述,“冬病夏治”麝香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COPD稳定期,可有效的维持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者感染发作风险,有效的控制COPD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