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色青海“翠青玉”的常规鉴定特征研究

2021-11-20 02:14刘心一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30期
关键词:玉石染色颜色

刘心一 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利用常规仪器对近期在珠宝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改色青海“翠青玉”样品的鉴定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改色“翠青玉”的主要鉴定特征为:紫外可见光谱具有特征650nm宽吸收带;紫外荧光灯下具有明显的中-强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染料沿裂隙分布,颜色浮于表面,过渡不自然;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会出现变红现象。

一、翠青玉的质地

籽料是经过自然的搬运、河水冲刷以及砺石长期摩擦风化而产生的。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玉料被不同的矿物元素浸染而变色。例如,Cu元素可以通过浸入籽料形成有翠色的籽玉,与此同时,矿物元素的交叉渗透往往导致籽料翠色发青、发暗甚至发黑,明艳的绿色不复存在。除此之外,籽料中的脏、棉、裂以及杂等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情况下这种缺陷很难通过雕工修饰或掩盖。因此,带翠并不一定意味着好。翡翠中翠绿色的料很难得,由此可见,能被称为“翠青”的玉石也十分珍贵。

大家普遍认可的“翠青玉”产自青海山料,与大部分的青海料相同,也会出现绺裂等瑕疵,部分玉料具有较大的石性,较松散的质地以及较低的润泽度,这种“翠青玉”基本没有观赏或把玩的价值,如果想要进行收藏,其价格方面也不会很高。评价“翠青玉”的质量好坏应通过玉质纯度、细腻程度以及温润性来衡量,若这三项都优质,则为上品。玉石中的翠绿色的主要由Cr元素致色,在青海玉的白底色背景上,由Cr元素浸染而成淡绿的翠色或飘花,通常呈条带状,这种翠绿色的条纹被称为“起翠层”。这种玉石透明度好,色泽鲜艳,与质地较好的翡翠相比较,这两者之间很容易产生混淆,不是专业的人员很难肉眼区分。还有一种玉称之为“飘花翠”,这种玉质地非常柔软,色彩丰富稳定,也是一种高品质的材料。青海玉皮料中带绿的是“皮料翠”,那翠绿的颜色是长期以来风霜雨雪浸染而成,它的颜色相对稳定,质地很好,但是产量有限。前面这几种玉石材料才是好的“带翠料”。

二、翠青玉的美色

翡翠、碧玉、绿松石以及青金石等宝玉石的命名同样是与青绿相关。翠青玉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呢?其实,“翠”是一种鸟的名字,它的名字因为其美丽的羽毛而得名。“翠青”这个词的意思是青绿,通常用来比较、描述或形容植物的颜色。宝石的“翠青”色与其相对,例如,和田玉中有青玉、碧玉以及烟青玉,在这些玉石中都含有青绿元素,但是其色调以及性状却各不相同。“翠青玉”和青玉、碧玉以及烟青玉有什么区别呢?其实除了细腻的质地以外,好的“翠青玉”还要看其独特的颜色。

第一,“翠青玉”的底色为白色,绿色部分似条纹或块状,其翠绿色就如同春天娇嫩的新叶。在白底之下,显得清新明快,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进行仿制。第二,“翠青玉”的光波是可见的,一般来说,青玉的颜色相对较深。自然光下很难看到青绿色,只有在较为明亮的光线下才能看到;碧玉不像“翠青玉”那样明艳,烟青玉的灰色调致使它出现了暗淡的感觉。

“翠青玉”的颜色非常的独特,不仅有和田玉的沉稳厚重,还有翡翠的鲜丽灵动,这种绿色是其他绿色玉石无法比拟的,它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很受收藏家以及玩家的喜爱。“翠青玉”还有一个神奇的特点,它的颜色会随着光线移动及强弱的变化而变化,最表面那层的粗柔也会根据气温的变化给人不同感觉。

三、翠青玉的巧雕

大自然赋予“翠青玉”俏丽的颜色,更要有锦上添花的雕刻工艺。优质“翠青玉”主要来源于青海山料。山料的形状通常不是很规则,棱角比较多,想要把玩佩戴就需要进行雕刻。对于色彩丰富的玉石,玉雕师巧妙地利用颜色进行俏色巧雕。玉雕素有“一巧、二俏、三绝”这一说法,工艺细划为“巧色、俏色、分色”,这三种技术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各的特点。“巧色”即是巧妙运用色彩和材料的形状。在进行雕塑创作的过程中,玉雕师应该对玉石的材质以及其颜色和纹路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并将其自身的特点与作品的主题进行有效的融合,使作品独特生动。“俏色”是建立在巧色之上进行的,其目的是凸显玉石色泽的价值,既要保留其固有的色彩,又要精心设计造型,使色彩俏丽夺人,点睛之笔使玉石材料的最大价值得到体现。“翠青玉”只有白色和绿色两种颜色进行巧色,为了出俏,作者在设计和雕刻时一定要细心观察,根据现有条件精心安排,通过材料将“俏”体现出来。同时注意,例如当创造一个人物的主题时,角色的脸必须是干净的,必须是一致的颜色,不能阴阳脸或是花脸。

例如,在“翠青”玉雕《太子佛》作品中,材料顶部的色层被巧妙地分开,形成了色彩的对比。然后,根据玉石的形状,将白色的部分设计成圆雕太子立佛,将最细腻、最油润的部分留作头部,以保持佛像面部干净,与此同时,表现出其温柔和优雅。颜色翠绿的地方被雕刻成佛像的背屏,上半部分使用普通手法雕刻,展现玉石美丽的颜色与光泽,下半部分是通过浮雕、镂透雕手法对纹饰进行雕刻,展示玉雕师高超的技巧。这一件作品以分色为基础,采用圆雕、浮雕、镂空等多种技法。分色玉雕是对颜色进行区分料没有分离,它不仅保持了玉石材料的完整性,也给了作品一种层次感,清晰,立体,更加生动。相对而言,玉雕的分色更具艺术观赏性。

四、样品来源及样品描述

为了研究改色“翠青玉”的常规鉴定特征,本次实验选用3个样品,均为软玉青海料,依次编号为Q-4、Q-5、Q-6。样品均携带有不同饱和度的翠绿色,呈蜡状光泽,半透明,表面光滑。见图1。

图1 编号Q-4至Q-6样品外观

五、常规仪器测试

(一)偏光镜测试

实验样品在偏光镜下均为全亮现象,此现象说明其为非均质集合体,不具有区分天然与改色样品的鉴别意义。

(二)折射率测试

用内置钠光源的折射仪采用点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折射率实验共三次,最终结果采用平均值。结果表明,天然“翠青玉”与这种改色“翠青玉”的折射率没有明显差异,范围在1.60-1.61(点测)。由于点测读数只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不作为改色的鉴别依据。

(三)相对密度测试

对样品利用静水称重法进行相对密度测试,实验进行三次,计算出每次的相对密度值。最终结果采用三次数据的平均值,其相对密度的范围是2.96~3.08,和田玉的相对密度为2.95(+0.15,-0.15),范围是2.95-3.17,实验样品所得数据在正常的范围内,与和田玉的相对密度吻合,因此可以采用。但相对密度并不具备分辨染色和天然和田玉的意义。

(四)分光镜测试

天然绿色软玉在鉴定理论上可见铬谱(红区可见吸收线),而实验样品Q-4、Q-5、Q-6均在红区650nm处观察到明显强吸收带,这符合铬盐染色绿色玉石的光谱特征。这一特征吸收带可以帮助区分天然绿色软玉与染色处理软玉。如:天然绿色软玉在红区有吸收线,而650nm吸收带是染色处理软玉的鉴别特征。同时也就可以初步推断Q-4、Q-5、Q-6为染色处理“翠青玉”。

(五)紫外荧光测试

Q-4、Q-5、Q-6由于致色剂含量不同,有颜色部分在紫外荧光灯下显现出不同程度的荧光,呈现明显的强黄-黄绿色荧光。Q-4、Q-5、Q-6因样品透明度较好,染色程度高,染料致使颜色鲜艳明显,因此荧光较强。结果表明,紫外荧光具有鉴定意义,这种染色处理的改色“翠青玉”在荧光灯下会显示出强的黄-黄绿色荧光,颜色越是聚集的地方荧光越强,发光性可作为这种改色“翠青玉”的鉴别依据。

(六)查尔斯滤色镜测试

通过对样品进行查尔斯滤色镜观察,Q-4、Q-5、Q-6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均变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天然绿色软玉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会变红,而人工致色的绿色软玉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往往会变红。一般认为这些人工致色的绿色软玉其颜色是由于铬盐染色所致,所以推测标本Q-4、Q-5、Q-6是以铬盐作为染色剂经过染色处理得到的,其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是由所含铬盐染色剂导致,并不是样品本身会变红。综合分析,这类改色“翠青玉”可能由铬盐染色所致,因此在滤色镜下会变红这一现象可以作为一项辅助鉴别依据。

(七)宝石显微镜观测

宝石显微镜放大观察特征见图2。Q-4是比较明显的颜色沿结构展开并呈现出色形,染料呈丝网状,并有明显的颜色富集。Q-5是不太明显的染色,但是在中间部位有一条明显的裂隙,染料沿着裂隙颜色明显加深。一般情况下,天然“翠青玉”的颜色是比较均匀的过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Q-6是具有明显的染色现象,具备染色现象的所有基本鉴别特征,尤其是凹陷处有染料富集,绿色与白色界限分明。综上所述,Q-4、Q-5、Q-6 为染色处理“翠青玉”,颜色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色块,同时颜色沿裂隙、颗粒间隙分布,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坑处富集,并且会呈现出丝网状分布。

图2 样品Q-4至Q-6在40倍宝石显微镜下的放大特征

六、结语

综上所述,“翠青玉”是青海软玉的特色品种之一,考察发现,市场上出现一类改色“翠青玉”,其美观程度可以与翡翠“媲美”,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喜爱,导致这类样品价格与天然“翠青玉”持平。本文针对这类改色“翠青玉”的常规宝石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鉴定特征,为研究“翠青玉”奠定一定理论研究基础,对规范市场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玉石染色颜色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特殊颜色的水
二石
审人之美
玉石和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