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启朕
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中国再次掀起了一股科幻热。这部电影改编自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宏大的世界观、科幻的审美意象,为读者提供全新体验与文化视野。阅读科幻小说,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已经成为共识。本期我们采访了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年轻编辑,他们编辑部刚刚出版了一套《科幻文学群星榜》,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编辑故事。
图书简介:
《科幻文学群星榜》(25册)系列丛书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主编,与国内多个科幻组织合作,书系的作者涵盖了雨果奖、银河奖、星云奖、晨星奖、光年奖、未来大师奖、引力奖、水滴奖、冷湖奖、原石奖、坐标奖、星空奖等中外各类科幻大奖的获得者。
丛书集中展示了新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时间线上新中国的科幻生态和创作风格。
我与科幻的结缘,得溯源到2019年。那年,我们单位和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书香文雅”)合作,计划推出科幻作家叶永烈、王晋康、李辅贵的一套科幻小说。我有幸参与了叶永烈先生“惊险科幻小说”中《不翼而飞》《秘密纵队》的编辑工作。正是在这几本书的编辑中,让我认识到了科幻文学的想象力之美。它的體裁别具一格,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2020年底,我们单位与书香文雅进一步合作,准备推出一套《科幻文学群星榜》。这套科幻小说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联合其他科幻组织,共同推出的一套科幻书系。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目前来看也是独一无二的工程,基本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中青几代(包括郑文光、童恩正、刘慈欣、王晋康、韩松、陈楸帆、飞氘、杨晚晴等)具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的佳作。
这套科幻小说由我们编辑室负责统筹。由于书稿较多,编校难度较大,为了保证这套小说的顺利高效出版,在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编辑室与其他编辑室进行协同合作,将书稿分发至资深编辑们,同时向每位编辑提出了修改原则和要求。我负责给各位编辑做好书稿的表格统计、与书香文雅编辑和作者沟通、书稿的邮寄等服务工作,全力配合这套书的出版。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我也承担了其中的《青春的跌宕》《校园三剑客》《动物观察者》《重燃》等科幻小说的编辑工作。拿到书稿后,我就被作家丰富的想象力所吸引,同时我也深感身上的担子之重。
虽然各位作者都是科幻界的翘楚,但是在书稿编辑的过程中,编辑们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慎重起见,我们还找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书稿进行审读。对于删改比较多的地方,我们积极跟作者们沟通协商,各位作者也十分配合编辑,对书稿进行了修改。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套书终于在今年8 月份,跟读者见面了,我想这也算是科幻界的一件盛事。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科幻小说作品纳入到《科幻文学群星榜》系列中来。
【附:问答环节】
问:能简要谈谈在编辑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吗?
答: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重燃》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燃》的作者是孙望路,他生于1992年,算是新生代的科幻作家。他跟我年龄相仿,算来我们也有许多共同的成长经历吧。他小说中叙述的一些场景,我是特别能感同身受的。孙望路的小说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特别能打动人,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思考,并感受到一股脉脉的温情。
《重燃》中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重燃的烧火》这篇小说。它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却引发了我许多关于科技与人性的思考。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我”过年回老家,父亲想让“我”买一个机器人,送给从小比较照顾“我”的钟伯。钟伯的儿子因为生病去世了,钟伯便把机器人作为了自己的儿子,但是钟伯想“抱孙子”,于是父亲想着再送个机器人作为钟伯的孙子。在这里,机器人成了亲人去世后对人心灵的一种精神慰藉。
小说中提到了喂羊的机器人开始挤羊奶了,它还边挤奶边教另外一个机器人,此外还有机器人在教其他机器人锄田间的杂草等情节。“机器人在教机器人,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表达了人们对“机器人如果学会思考了该怎么办”这一问题的隐隐担忧。同时,“机器人也算人,起码还有点儿人气”,像钟伯这样大女儿全家移民、儿子生病去世后孤苦无依的老人,机器人能陪钟伯一起生活,照顾钟伯,带给他快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陪伴,一种心灵的寄托。
小说中能引起思考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小说最后写到钟伯收到机器人很高兴,领着机器人一起在元宵节参与到“放烧火”的习俗中来。“放烧火”可能是为了纪念明嘉靖年间曹顶将军“放哨火”打跑倭寇,也可能是为了除虫。村镇的广播让人们停止做这种有火灾隐患的行为。
作者写到“放烧火”,主要是表达一种思考。农村人应不应该守护长久以来的传统,民间习俗应该怎样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我相信读这套书,会让你体会到“眼前一亮”的感觉。愿你在这个深秋,都有喜欢的书,与你相伴。
(编辑/ 崔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