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的时代过去了”

2021-11-19 05:11邢媛
山东画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云霄试镜博文

邢媛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由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出品的电影《云霄之上》一举拿下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摄影奖三项大奖,成为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最大的赢家。尤其是最佳男主角奖由七位主演集体获得,他们其中大多数是新人演员和素人演员,这在国际电影节上并不多见。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劲权也凭借在片中扮演老红军鲁博文一角摘得“影帝”桂冠。作为大学教授,怎么就一下子成了影帝?

试镜时的出色表演,让角色戏份增加了一倍

電影《云霄之上》的剧情取材于真实历史——1934年11月,粟裕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领导一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遣队由江西中央苏区北上和日本侵略者作战,那就要大张旗鼓地穿越白区,冲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因此队伍多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云霄之上》片中的几位主角,就是粟裕队伍在各个战场的幸存者,聂劲权饰演的角色鲁博文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红军,他曾经属于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第二支队。由于军令要求在48 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他们开始在危机四伏的群山里集结战友,带领伤残的同泽和敌人殊死搏斗……

聂劲权作为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能够参演这部现实主义战争类型片并非偶然。早在剧本完成之时,导演刘智海就认为聂劲权无论是形象、年龄,还是性格、特质各方面,都与老红军鲁博文一角比较吻合。聂劲权从小就喜欢看战争片,小时候看《地雷战》《地道战》《英雄儿女》等露天电影,他常常被感动得流泪,对《集结号》《1942》等国产新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1917》等国外的战争片,聂劲权亦如数家珍。最重要的是,聂劲权多年来一直在山东师范大学从事摄影专业、电影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电影创作的综合素养高。

谈起选角过程,聂劲权表示,接受了导演的邀请之后,他先后进行了两次试镜:第一次是在舞台上对戏,他凭借现场发挥,顺利通过了第一关。第二次试镜则比较复杂,根据片中人物造型后,导演把聂劲权带到一处小树林,让他演一个士兵中枪死掉的过程。

回忆起这段试镜经历,聂劲权兴奋地“演”了起来:“我先匍匐在地上,手脚并用,向机枪埋伏的位置爬过来。接着我滚了一下藏到树的背后,用沙哑的、带有现场质感的声音大喊:‘队长!掩护我!然后我放着枪向敌人奔去,中途几次中枪,步伐踉跄起来,最终倒下了。”简单的一句话,聂劲权让表演有变化、有节奏、有故事、有情节。这套表演不仅让聂劲权顺利通过试镜,还给这个角色争取到了更多的戏份——起初,该角色被安排在影片中间一次渡江作战时牺牲,后来导演和编剧给他加了很多戏,让他活到了影片最后一仗。

在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聂劲权与陈伟鑫、吴嘉辉、应林坚、林裔、陈文元、陈雨泽其他六位主演共同获得天坛奖最佳男主角奖。这是继第59届戛纳电影节后,世界级的电影节第二次将演员奖颁发给一个集体。

为了真实,他们到86年前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拍电影

《云霄之上》计划于今年12月初在全国上映。

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历史,还原1935年战场的质感,电影《云霄之上》将拍摄地选在了86年前红军战斗过的地方。

“浙江横店影视城的条件比较优渥,无论什么年代的场景都是现成的,演员吃住也非常方便。但是考察之后,总觉得这里的‘味道不对,所以我们选择到红军在艰苦岁月里真正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海拔两千多米,常常云雾缭绕,在山林、岩洞、芦苇荡遇到毒蛇是家常便饭。拍摄场景非常原始,呈现画面色彩偏黑白,有一种萧瑟原始的感觉,符合影片整体基调。” 聂劲权笑着回忆起拍摄过程,不过他不仅没有感觉辛苦,反而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拍摄地离最近的县城还要2个多小时的车程。每天早晨我们三四点钟就起来化妆,坐两个多小时的车到山顶,晚上12点左右收工,再坐两个多小时的车回县城的旅店休息。每天光交通成本就要五六个小时,每天每人只能睡3 小时左右的觉,当时我都想直接在森林里找个大石头‘打地铺算了!”

除了拍摄条件,拍摄的过程也异常困难,由于这是一个发生在48小时中的故事,还是讲述1935年的游击战,影片刻意运用了许多手持长镜头拍摄手法。聂劲权认为长镜头拍摄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挑战,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凭借出色的表演“一遍过”,但在拍摄鲁博文牺牲的一幕时,聂劲权自我感觉不够满意,于是,他向导演提出重新拍摄:“我深知长镜头拍摄需要十几个部门的人协调好,不能有一个地方不对,不对就要集体重来。最难的是,鲁博文牺牲的一幕恰逢太阳落山时,留给我们的机会只有前前后后几分钟时间,当天想要重拍是不可能的了。为了给团队一个交代,也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毅然向导演提出重拍的要求。我琢磨了一个晚上,总结了第一天小动作多、乱、碎的缺点,第二天用行云流水的方式一气呵成,呈现的效果果然比第一遍完整了许多。”

艺术创作的手段只是形式语言,艺术的规律是相通的

除了“影帝”——最佳男主角奖,电影《云霄之上》还在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一举拿下了最佳影片奖、最佳摄影奖两个大奖。

个人简介

聂劲权,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生研究生导师,摄影专业学科带头人、影像艺术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摄影学会理事、山东省广告摄影协会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云霄之上》影片的导演刘智海、摄影师宓鑫君都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在豆瓣短评中,有不少已经看过影片的网友给予影片高度的评价,对美术学院人“跨界”担当电影人的表现提出赞扬:“影片的完成度很高、出乎意料,美院电影团队这么厉害,堪比一家规模不小的制片厂。”对此,聂劲权非常谦虚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电影,是对各艺术门类的一个综合艺术,是大众最容易接受的艺术门类之一。美术学院的师生一起做一部影片有它的独特优势,例如,大多数美术学院的人视觉修养都非常高,有时候,我们随便打开一个电影,只看几个镜头就能了解影片品级的高低。电影是一种以视觉为先导的艺术形式,因此美院人出片的电影作品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此外,聂劲权也建议年轻的艺术从业者多多与其他专业交流学习,互通有无。“艺术创作的手段只是形式语言,艺术的规律是相通的,只是不同的艺术门类对同一个思想精神的表达方式有所区别。选择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出口。”聂劲权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过去流行一句话“隔行如隔山”,而现在很少听到有这样说的了,就是因为时代变了。“如果只选择一个出口可能会简单纯粹一些,多项涉猎则会更全面综合一些,而现在各艺术门类都在往综合、跨界、创新上衍变,尤其是在一些国内外大型展览上,我们能够发现这一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张媛媛)

猜你喜欢
云霄试镜博文
第一次挣钱
研学旅行之游乐园
通用试镜架
谁和谁好
试镜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