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兴
摘 要:大客流的发生对地铁车站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冲击,甚至会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切实做好大客流疏导工作,防止拥挤踩踏,确保地铁平稳高效运行,针对大客流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研究及客流组织预案的建立,成为各城市地铁客运组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验地铁运营体系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地铁客运;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
1大客流定义及特点概述
大客流是指一个或多个车站在某一时期或时段内,客流集中到达车站,超出正常情况下车站客运组织措施和客运设施所能承担上限流量的客流。出现站内客流流线交叉、客流局部拥堵、站内客流流动变缓、站台乘客候车时间明显延长等一种或多种现象。大客流类型通常比较多,比如,可以结合大客流引起的原因,划分成可预见性以及不可预见性类型的客流。一般说来,前者一般有上下班高峰期,法定節假日导致短期客流激增的情况。后者则主要包含了地铁沿线一些活动导致的客流增加,例如,球赛以及演唱会等,这都将让人流量在某个时期内出现大量流动的情况,也可能由于暴雨、雪等突变天气,导致地面交通出现阻碍等,使得人们进入到地铁避雨、乘坐等,客流增加较快;也可根据大客流的规律性分为平常大客流和突发性大客流,即大客流的出现是否有一定的通常性和稳定性。根据大客流出现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分为持续的、“潮汐式”和“洪水式”的大客流等;持续性大客流即在某一时间段内客流量一直处于高峰值水平;“潮汐式”大客流是指客流量如每一天的潮起潮落,有两次客流高峰和两次客流低峰;“洪水式”大客流是指在极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客流。
2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要点
2.1科学地优化人员配置并加强组织力度
地铁运营方应该提前进行突发大客流的演练工作,如同进行消防演练一般,确保广大地铁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观念以及意识层面来认知演练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同时,地铁运营方应该成立突发大客流的应急工作组,抽调精干人员来组成稳定的队伍,随时应对可能爆发的突发大客流。当突发大客流真的发生后,地铁运营方应该保持阵脚的稳定,应该积极研判以及分析汇总相关的情况,既要做好科学的人员配置工作,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有效予以应对,同时也要明确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以及协调配合方式,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管控以及组织力度。
2.2线网级客流联控
线网级客流联控分为单线级客流控制(下简称“线控”)、线网级客流控制(下简称“网控”)。线控指重点站出现大客流或本线连续多个区段满载率偏高时,采取客流控制措施限制相关辅控站的进站乘客数量,通过合理均衡各站进站客流,以缓解重点站或高满载率区段客流压力的客运组织行为[1]。网控指重点站出现大客流或本线连续多个区段满载率偏高时,通过组织本线及邻线辅控站采取客流控制措施限制进站乘客数量,以缓解重点站或高满载率区段客流压力的客运组织行为。针对突发大客流及节假日大客流,启动单站级客流控制无法缓解客流压力的,应在本线多个车站实施线控;预判断面客流满载率超过预警值时,应在本线及与之换乘的线路车站实施网控。
2.3加强客运安全组织并形成多方合力
为了确保客运安全组织工作,应该依托于高效且科学化的客运安全组织工作体系,最大程度保障客运安全组织的整体成效与质量。比如地铁运营方可以构建完善的客运安全组织方案以及工作机制,以此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2]。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要及时采用响应措施,要积极进行人力物力以及技术力量的投入,尽可能将安全事故带来的威胁最小化。与此同时,为有效防控突发大客流带来的其他衍生问题,如乘客大规模滞留等,地铁运营方可以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积极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以及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相关的限行限流措施等,引导乘客暂时不要使用地铁交通,以免加剧风险。
2.4采取临时疏导措施并选用多样化的客流组织方式
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临时性的疏导措施以及引流方式。比如通过设置临时导向、增加临时运力、设置警戒线以及通过人工进行疏导的方式。在地铁运行的过程中,针对突发大客流的疏导工作,除做好必要的疏散工作外,还应该做好科学的“封堵”工作[3]。正所谓“疏堵结合”,才能够有效降低地铁运行的整体压力。比如地铁运营方可以视车站内的通行情况以及乘客数量等,决定是否启用暂停售票或者暂停乘客进入候车区域。比如地铁方可以将入口设置警戒线,警示以及提醒人们在某时间段内请选择其他的出行方式。
结语:
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全面的优化地铁的整体通行能力,同时也为了全方位保障客运安全组织工作的整体成效与质量,应该充分结合地铁突发大客流的实际现状,积极采用高效化的客运安全组织工作,切实提升地铁的安全运行成效与水平。
参考文献:
[1]仇建华,尚凯,张亚岐,殷婷.基于相关向量机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预测[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40(01):13-17.
[2]陈如柏.新时期地铁站如何应对突发大客流的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2):138.
[3]温念慈,倪少权,陈钉均,张慧.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协同应急决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7):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