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
玻璃艺术是以玻璃为载体的一种艺术门类。玻璃材料可以通过切、磨、抛光、窑铸、烧制等机具加工和蚀刻等手段进行艺术创作。玻璃的透光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材质的艺术魅力。由于玻璃材质的特性,在玻璃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考虑玻璃的外部形态,也要兼顾内部的形态。正因如此,玻璃的表面处理尤为重要。玻璃表面或粗糙或柔和或光亮以及玻璃表面的各种肌理纹路,都影响着整个玻璃作品的透明度与透光性,从而影响其作为艺术作品的艺术表达。玻璃的表面处理是玻璃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艺术家表达主题与情感的重要体现。该文重点探讨玻璃表面处理的技法,以及玻璃表面的肌理对玻璃创作的影响。
一、玻璃表面处理的概念
作为艺术品的载体,玻璃有着不同于其他材料的特性,视觉上给人视错觉和介于透明与不透明的混沌感。从科学意义上来说,人们将这种独具魅力的状态称之为第四种形态——玻璃态。正是由于玻璃的特性,玻璃艺术作品往往追求内部效果与外部效果的和谐。玻璃艺术家对于作品内外效果的处理与追求同等执着,内部效果的表现依赖外部形状与亮度得以体现,外部效果的表现需要内部效果的补充与充实。可见,玻璃的表面处理对于任何一件玻璃艺术作品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图1史蒂文·温伯格的《香橼浅滩的船》,作品通过表面的抛光处理,使玻璃内空间的气泡完全展示出来。玻璃的表面处理是用一种或者几种加工方法来改变玻璃表面组成或状态,使之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加工方法。玻璃艺术创作中常用的玻璃表面处理有磨具的表面处理、冷加工和热抛等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对玻璃艺术作品的呈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玻璃艺术创作中玻璃表面处理的方式
玻璃的表面处理是指改变玻璃的表面状态,形成光滑或散光的表面。在玻璃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从早期的泥模到中期的高温模具和熔铸至后期的冷加工,都需要考虑玻璃表面处理的效果。加工手段、加工环境不同,则会得到不同的表面效果及肌理状态。从玻璃艺术创作的过程来划分,处理的方式可分为前期处理与后期处理。
(一)前期处理
前期处理有两个比较常见的方式:一是模具表面处理,二是玻璃沙铸。
模具的表面处理是指在即将完成的模具上利用工具再次加工,改变模具表面的肌理,从而在玻璃烧制或吹制时产生不同的表面效果。模具的表面处理的可塑性最大,由于模具本身的可塑性很大,所以模具的表面的再次加工处理的花样和方式也很多样。在模具上所加工的肌理图案在玻璃上则表现出相反的图案,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玻璃沙铸不同于其他铸造方式,在翻制的过程中,用沙子制作模具,再将玻璃熔液浇铸退火。但沙铸在造型上有弊端,模具开口大,造型相对简单。由于它的独特效果,有很多艺术家追求玻璃沙铸肌理的艺术效果。
(二)后期处理
玻璃艺术创作中的后期表面处理是玻璃表面处理的最常用手段,指将已经烧制完成或平板玻璃通过机械、化学试剂等人为的手段改变玻璃表面的透明度、造型、肌理、颜色等,以达到预想的艺术效果。表面处理的大致分为喷砂、雕刻、打磨、抛光、蚀刻、酸洗等,而玻璃艺术家往往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而达到自己理想的艺术效果。
三、玻璃艺术表面处理对玻璃艺术创作的影响
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创作出的玻璃作品,玻璃的表面处理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玻璃表面处理对玻璃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主题表达与情感传递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在玻璃艺术创作过程中表现出色的表面处理效果,成为当代玻璃艺术家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玻璃的表面处理对于玻璃创作有三点比较直接的影响:
在玻璃创作中,由于玻璃材料具有独特的透光性,玻璃表面光滑或粗糙都对光的影响最为直接,从而对玻璃作品产生影响。就这点来说,玻璃独有的透光性让艺术家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与层次感。20世纪中叶的玻璃工作室运动有一句口号“玻璃是有着四维的空间”,一语道破了玻璃的透光性。例如,捷克的玻璃艺术,在世界玻璃艺术的舞台上常常以“团队形象”确立了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其现代玻璃艺术的风格呈现出“有序的一致性”,影响了20世纪50年代的玻璃艺术风格。这种“捷克化”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捷克玻璃工作室运动下对于玻璃表面处理的独特手法(即铸造玻璃表面的后期冷加工)。以这个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史丹尼斯拉夫·李宾斯基的作品来说,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光、影、空间,都紧紧依靠了玻璃的表面处理技法。1994年创作的《三角形中的三角形》(Triangle in a Triangle),通过抛光、打磨、酸洗等玻璃表面处理的技法,将玻璃材料因透光与折射增强的色彩明暗变化表现出来,使得视觉上产生了新的线条,外部实线与内部虚线变化呼应,展现出立体简约而不失有趣的主题内涵。这一时期的作品强调玻璃材料表面肌理的不同对比,这也是李宾斯基创作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泥塑的表面肌理、模具的表面肌理、冷加工的表面肌理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了作品最直接的感官体验。
玻璃表面處理手法不仅是玻璃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更可以直接成为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个人符号。彼得·布雷莫斯的作品以玻璃窑铸手法出名,他在旅行中得到启发,将自然中吸取的灵感以作品的方式回馈自然,在玻璃创作中通过砂轮机打磨的方式创作出具有构成感、层次感的肌理,成为他的个人艺术符号。《CD10-48兔子耳朵》(Canyons & Deserts; 48, Rabbit Ears)是彼得·布雷莫斯的代表作,他通过不同的切割、打磨角度展现不同肌理层次、光感的视觉效果,类似中国山水画中“皴法”的运用,渲染了幽密、宁静的自然审美乐趣,这样的表面处理方式成就了布雷莫斯。亚历克斯·加布里埃尔的作品也是在玻璃表面处理探索后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他的作品往往是将铸造简约造型的玻璃雕塑表面切割、打磨、氧化、蚀刻,表面会出现很多自然的结晶、锋利的类似山峰与峡谷的锯齿状造型,从而表达他对社会、时间的思考。
随着玻璃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不断探索玻璃表面处理的方式,以寻求新奇的艺术效果,从而推动了玻璃艺术的发展。这样的探索甚至影响了一批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捷克古典主义玻璃大师瓦茨拉夫·齐格勒在玻璃冷加工与光学玻璃切割上展示出具有跨时代的成就,他让玻璃的切割演变为一种纯粹的、理性化的科学行为,玻璃光学的定律与结构学标准成为一个时代的参考;瑞典当代著名的玻璃艺术家伯泰·瓦莱安是一位擅长沙铸的玻璃艺术家,他不断改进个人沙铸的创作方式,影响了瑞典的当代玻璃艺术创作,树立了瑞典玻璃浪漫化的艺术风格特征及创造性的革新典范。由此可见玻璃艺术家在玻璃表面处理的探索中对于玻璃艺术风格的推动与影响。
(鲁迅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