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文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中学语文课程在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锤炼品德修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将《觉醒年代》的影视感悟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活动背景】
电视剧《觉醒年代》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热血青年谱写的激情岁月。时间轴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基本叙事线是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的相识、相知到分手,影片涉及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郭钦光、邓中夏等诸多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经验性和实践性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一课程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
语文教学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觉醒年代》感悟到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青年和国家的理解。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是让师生在《觉醒年代》的影视背景下体会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以及青年人自身肩负的责任,提高理解感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爱党爱国的情怀。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任务驱动,设置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演讲类文章的写作水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了解《觉醒年代》中青年人的事例有所感悟,有所启发,重温百年前青年人的思想,知晓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树立文化自信,承担历史使命。
【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启动课
任务一:观看《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郭心刚”“辜鸿铭演讲”“读书会”的相应情节片段,分享自己的所想、所悟、所感。
任务二:学生分享《觉醒年代》其他情节,并谈论看法。
任务三: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申领一个主题,三个主题分别为“责任担当”“自信”和“使命”(教师建议“责任担当”主题以陈延年、陈乔年、郭心刚事例为主进行分析;“自信”主题主要对辜鸿铭演讲内容进行探究;“使命”主题以影视剧中读书会语录为主进行研讨。)
任务四:小组成员通过查找文献法、探究法、调查法进行分析,资源可借鉴教师的学习资源表格(见下表),除《觉醒年代》外,也可以查找其他资料或开展实践活动进行佐证,最终每个小组要以小组主题为中心进行演講,谈谈小组的收获和看法,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小组撰写的演说稿件要收集上交,全班展示。(该阶段历时一周。)
第二阶段:指导推进课
任务一:教师向各小组负责人询问当前困难之处,进行指导,并教给学生组织活动的方法。
任务二: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小组在查找资料和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找到解决方法。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课
任务一:结合自己的收获,三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发表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小组观点、所查找的人物资料以及思想感悟,演讲的同时要制作PPT展示相关资料。
任务二: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可进行提问,小组成员对应解答。
任务三:教师结合整堂课情况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到当下青年人的使命,知晓责任与担当。
【活动内容】
活动以“青年使命”为中心主题,安排了“责任担当”“自信”“使命”等三个分支主题,并结合《觉醒年代》人物和情节设置三个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见下图)
【学习资源】
教师制定学习资源单,核心资源依据《觉醒年代》设置,其余资源适当补充。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分组整理有关这几位人物和几个情节的历史评价,以及记录当时历史的文献资料,进行补充,如《党史文苑》《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陈独秀传》《广州文史资料》等,师生共同形成研讨资源库。
【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再局限于课上的45分钟,学习任务辐射到课外。各组学生都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识,实践中学生也学会了很多调查方法,研究范围也远超影视范围,发散思维和学习意识受到充分激发,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学生在查找资料、总结成果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查找资料不当的问题,比如查找过少,没有说服力,查找过多却不够精炼得体。教师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学生无力找寻的资料要适当提供帮助。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考察学生当下研究的真实情况,并做出真实性评价。综合实践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个性的研究方法,建构品读思考的个性经验。综合实践活动与任务驱动的结合过程,要关注任务设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