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2021-11-19 03:44车易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调研

车易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 200240)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切实提高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水平。[1]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长期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次就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该条例的实施体现出党中央对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的重视,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对提高党员质量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着重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与稳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员的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2]结合实际工作,二级党组织往往将加强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党建工作重点,但对学生入党后的持续性教育管理比较忽视,学生党员思想理论教育、实践锻炼及培养仍需加强,管理和考核监控体系亟待补充。因此,在建党百年之际,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质量工程,制定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培养质量,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强研究。

为了充分了解高校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先进性发挥程度,挖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突破点,现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群体进行调研。

问卷有效填写323人次,31.89%为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68.11%为共青团员或群众;学历层次上,71.83%为本科生,23.22%为硕士研究生,4.95%为博士研究生。

面向103位中共党员及预备党员受访学生,问卷主要进行其参加组织生活次数、对所在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成效的评价等主题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33.01%学生党员每学年参加10次及以上组织生活,41.75%党员同学每学年参加6-9次,25.24%党员同学参加1-5次(如图1)。

图1:平均每学年参加组织生活的次数

针对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成效,调研结果显示,84.47%的学生党员认为其所在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成效很好,14.56%的学生党员认为一般,0.97%的学生党员认为本支部组织生活开展较差(如图2)。针对所在党支部其他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81.55%的学生党员认为支部同学积极参加组织生活,15.53%的学生党员认为积极性一般,2.91%的学生党员认为积极性较差(如图3)。

图2:对所在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质量的评价

图3:对所在支部其他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的评价

针对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问题,问卷设置了专业成绩、获得奖学金情况、参加志愿服务、担任学生干部等主要的几个观测点。调研结果显示,52.43%的学生党员上学年专业排名前20%,但也有5.83%的学生党员排名60%以后(如图4);76.7%的学生党员同学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等奖学金,仍有23.3%的学生党员没有获得过奖学金(如图5);74.76%的学生党员每学年保持参加1-5次志愿服务活动,但也有5.83%的学生党员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如图6);33.01%的学生党员没有在各类学生组织担任过学生干部(如图7)。

图4:学生党员专业排名

图5:学生党员获得奖学金的情况

图6:学生党员每学年志愿者活动次数

图7:在学生组织中担任职务的情况

图8:自身党员先进性的发挥评价

针对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的问题,问卷设置了自评问题,60.19%的学生党员认为自身先进性发挥较好,39.82%党员认为自身先进性发挥一般。说明学生党员群体对自身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最后,面向学生党员群体,问卷进行了学生党员希望组织生活增加的开展形式和内容调研。62.14%的学生党员希望增设专业认知相关培训;74.76%同学认为需要加深行业观察,深入企业,感受发展现状;52.43%同学认为需要加强乡村调研,走村入户,感知国情民情(如图9)。

图9:学生党员希望组织生活增加的开展形式和内容

面向非党员群体,问卷也设置了一系列调研问题来考察学生党员群体先进性发挥状况。有82.73%的非党员学生希望能够得到学生党员学习方面的帮助,有55.45%的非党员学生希望能够得到学生党员思想方面的帮助(如图10);而日常生活中,有56.36%的非党员学生认为身边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得较好,仍有43.64%的非党员学生认为身边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的一般或较差(如图11)。

图10:非党员同学希望得到党员同学哪方面的帮助

图11:身边党员群体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

根据调研结果,我校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仍需提高,专业素养、综合能力仍需提升,模范带头作用亟待增强。针对以上党员群体存在的问题,拟进行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性设计和尝试。

结合对习总书记相关论述的学习研究,借鉴学界已有研究及兄弟高校工作经验,拟提出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积分考核办法。该办法是指高校将学生党员在培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党员积分考核办法,明确学生党员权利与义务,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3]学生党员的积分考核以百分制为主,包括思想道德指标、学业水平指标、素质拓展指标、作用发挥指标、民主评议五个部分。

民主评议分是年终对学生党员进行量化评分的结果,一般为百分制,在换算到党员积分考核分数时应取民主评议分的20%。民主评议分的优秀分值为85分以上,合格分值为85~60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若学生党员接受了党纪政纪处分,则清空学生党员的评议积分(见表1)。

表1

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组织保障。首先,建议各院(系)为每一位学生党员建立个性化的积分成长记录表,为保证积分记录的准确性,建议分为个人记录和党组织(第三方)记录,实现本人自我管理和党组织监督指导的有机结合。其次,完善多方评价,多渠道保证客观公正。根据考评标准,对党员承诺践诺、日常表现等情况实行定期积分考评并公示,对积分较低的学生党员,上级党组织对其进行提醒,通过组织帮扶等形式,帮助其整改提高。最后,建议院(系)成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领导、组织员、学生党建指导老师与学生党员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党员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共同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营造学生党员培养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调研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