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舞台美术教育
——“2020国际舞台美术教育大会”会议综述

2021-11-19 15:20
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舞美戏剧

沈 倩

导 语

近年来,以舞台为核心的剧场艺术呈现出多样化格局,舞台美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从剧场出发的舞台美术,其视野已突破了原有舞台的空间,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舞台美术专业的院校已达五十余所,每年的报考人数也在节节攀升,折射出社会对舞台美术人才的需求和追捧度。教育是行业的未来,如何面对新时代,应对不断变化的新格局、新技术、新理念,构建舞台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这个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2020年11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2020国际舞台美术教育大会”在上海戏剧学院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方法与探索——国际舞台美术教育论坛”“国际化与民族性——第七届国际舞美大师论坛”“阅读空间——胡妙胜舞台美术理论研讨会”三大会议构成,邀请了来自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的舞台美术教育家、理论家、艺术家,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从人才培养、设计创作、理论研究等维度开展了多方位、多视角的学术研讨,旨在促进中国舞台美术教育的新发展,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会议一:方法与探索——国际舞台美术教育论坛

本论坛以“方法与探索”为主题,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分为国内院校主题发言、国际院校主题发言和自由论坛三个板块。

板块一:国内院校主题发言

来自国内具有七十年以上办学历史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的专家代表应邀出席,分别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国际交流等角度,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对舞台美术教育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曹林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他提到:当下,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所谓“新文科”需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新文科建设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今天的专业教育议题都应该围绕“让学生在校园期间能得到什么”而展开。(1)参见曹林:《展望舞台美术高等教育与“新文科”》,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官方公众号,2020年12月4日。

上海戏剧学院胡妙胜教授首先以《舞台设计ABC》为题,通过具体课程设置与大家分享了舞台设计的分阶段教学法。他指出,“舞台设计ABC”意指舞台设计的入门,即初阶教学法,其基本原则为以下三点:

(1)简单与复杂:从无文本的小品练习入手,逐渐进入以剧本中的某一个段落作为文本的“片段练习”,最终实现对一个剧目的案头设计,这就是舞台设计入门的“ABC”。

(2)分解与综合:舞台设计具备四个基本功能:a)组织动作的空间;b)再现动作的地点环境;c)表现动作的情绪与意义;d)组织演员与观众的空间关系。在初阶的练习中将它们分解并逐一作为重点进行练习,最终实现整体的综合练习。

(3)二维与三维:在二维草稿与设计稿的基础上,将舞台模型作为学生作业的主要表达手段,强调在三维空间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2)参见胡妙胜:《舞台设计ABC》,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官方公众号,2020年12月1日。

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副主任张洪琛教授介绍了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的八个专业方向:舞台设计、舞台灯光设计、舞台服装设计、舞台化妆设计、舞台造型体现、舞台技术、演艺影像设计、演艺声音设计。张洪琛教授指出,相对于一些比较单纯的艺术门类,舞台美术的教育教学更具复杂性。特别是现在,生源结构、专业形态、行业状况以及全国的舞台美术专业教育机构和规模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都不可能是永远适用并一劳永逸的。(3)参见张洪琛:《关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的专业方向解析》,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官方公众号,2020年12月3日。

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主任马路教授介绍了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的教育教学现状与发展,以“坚持继承与发展中国戏曲艺术”为基本方针、以“理解传统戏曲内在精神,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内容,坚持“持中秉正,兼容并蓄”的总体风格,着重研究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巩固成果开拓进取,做辉煌新时代的戏曲舞美教育与研究的引领者。(4)参见马路:《关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的教育教学》,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官方公众号,2020年12月8日。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伊天夫教授发表了名为《在剧场空间直观中开创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在当代,戏剧的综合特征越来越突出,从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考量,以往在教室、排练厅、实验室中展开的各自为政的单一式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今天演艺综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综合性的专业‘剧场空间’,让学生在其中直观感受戏剧的综合特征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现实剧场中实现戏剧综合特征的教学,正是‘剧场空间’建设的意义所在。”(5)参见伊天夫:《在剧场空间直观中开创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官方公众号,2020年12月6月。

板块二:国际院校主题发言

国际院校主题发言采用线上交流形式,由上海戏剧学院曲丰国教授做学术主持。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舞台美术教育专家应邀出席,结合自己国家的舞美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来自俄罗斯的著名导演、设计师、画家,曾任俄罗斯戏剧学院教授的德米特里·克雷莫夫提出,在当今的时代,艺术界已经不再有“权威”,伟大的人物思想和绝对权威的艺术观念已经消失了,转而被“需求”所替代。舞台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一定是“自由”,只有自由的人才能促进艺术的发展,并通过艺术的交流和创作获得更多乐趣和自由。

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空间理论专业的西娅·布雷泽克教授和劳伦斯·沃伦、迈克尔·斯科特·米切尔、丹·波特拉三位教授以圆桌对谈的形式,探讨了视觉艺术、建筑、动画三个专业在舞台美术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西娅·布雷泽克教授最后指出,舞台美术是一种可扩展的艺术形式,它赋予舞台空间和环境叙事的特征,也是一种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媒介。同时,戏剧是一个活的艺术形式,舞台美术的教育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教育。

耶鲁大学戏剧学院音响设计系主任大卫·伯迪斯就音响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专业的观点:音响设计是一个在戏剧、线上媒体和所有当代表演艺术领域中正不断壮大的专业。无论在创作还是教学上,我们都正在努力寻找更有效的叙事方式,力图创作出更有表现力的音乐,建立更成熟的声音传输系统,以达到更高的还原度,建立更精准的听觉形象,创造充满想象力的听觉体验。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舞台管理专业教授迈克尔·J·帕萨罗提出:戏剧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复杂、最综合的艺术门类之一。如果用马克思对于 “人”的概念作为类比,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舞台美术就是一切关于人在舞台上的元素的总和。因此,舞台美术教育的“方法与探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这样的探讨应该永远持续下去。

板块三:自由论坛

上海戏剧学院胡佐教授担任本论坛的学术主持。与会的二十余所院校代表分别从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作演出等方面对各自的教育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梳理、总结与探讨,展开了一场内容丰富、范围全面、意义深远的舞台美术教学经验交流。代表们纷纷就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建言献策,既有对现有舞台美术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也有对未来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预见,给现场所有嘉宾带来了极大的启示。

会议二:国际化与民族性——第七届国际舞美大师论坛

本论坛包含三个版块:主题发言、纪念约瑟夫·斯沃博达专题和日本设计师专题,由曹林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他指出,举办“国际舞美大师论坛”的目的就是力图打开一扇向外的窗口,在跨文化交流语境下,搭建为舞台艺术同行服务的高端平台,探寻那些卓越的、具有引领作用的思想和实践,让不同的艺术理念在此进行交流与碰撞,形成文化交锋的空间,以此推动我国舞美领域进一步提高创造力。

板块一:主题发言

周本义和薛殿杰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两位先生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公派到前苏联和德国留学,学成回国后分别在上海戏剧学院和国家话剧院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相融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舞台美术的发展风貌。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周本义发表了题为《立足国情、学做设计》的主题演讲,对自己在前苏联的学习情况做了回忆和总结,分享了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体系以及在创作中观察思考的方法、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一戏一格”的操作方式。

周教授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总结出“整体写意、局部写实”的创作思路。他谈到,在创作的过程中要体会“构思和生活的关系”,不要受剧本提示的局限而限制了自己的创作构思。此外,创作一定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不能和别的国家攀比,要追求整体写意、局部写实、雅俗共赏,让老百姓能看得懂。谈到人才培养,他认为在国内舞台美术的整个工作环节中,制作呈现部分是目前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这对所有舞台美术专业院校来说是一种鞭策和责任,希望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人才和制作管理人才。

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薛殿杰发表了题为《杜绝拿来主义,提高民族文化认同》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每个民族的戏剧都需要和异质戏剧进行比较、交流与借鉴,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一个民族的戏剧要融入世界戏剧大潮,必然要经历从世界戏剧的视野和高度来认识和更新自己的过程。

谈及在20世纪国际交流中的互相借鉴,他提出西方戏剧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要想创新和继续发展,必然会从东方艺术中寻求灵感,东方亦如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内容是对比,通过对比能找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找到我们民族的、本土的优势和特点。我们的文化是包容、开放的,对于戏剧而言,我们可以运用任何媒介,包括一些“舶来因素”,但做设计要结合国情,杜绝“拿来主义”,使用“舶来因素”要本土化,艺术创作才有生命力。

板块二:纪念约瑟夫·斯沃博达专题

2020年是斯沃博达百年诞辰,本届大师论坛借助媒体技术跨越时间维度,策划了“纪念斯沃博达百年诞辰特别专题”,放映了纪录影片《斯沃博达的戏剧》,并邀请刘杏林教授做了题为《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斯沃博达》的映前导读。(影片由雅库布·赫纳编导,捷克电视台及青年电影厂2011年出品,中央戏剧学院刘杏林舞台设计工作室中文翻译,舞美书店制作。)

刘杏林教授介绍了斯沃博达的人生和艺术历经,从多角度对斯沃博达进行了深层次解读。斯沃博达是一位戏剧新概念的开掘者,他的艺术实践是承上启下的,“这种传承关系不止是技术层面的进化和经验积累,而且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命脉接续。保持而不是人为地干扰甚至阻断这种长期以来的历史积累进程,对于文化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尤为重要。”

“斯沃博达之所以是20世纪最重要的舞台美术家,在于他有一套较系统完整的设计理念。他一生设计了700多个戏,他的理论和思想全都建立在这些创作的基础上,同时这些理性的分析、总结或认识,又在后续的实践中具有积极的建设性并得以深化,形成了一种理论与创作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和积累。”

他善于运用光与空间,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现代化的新技术、新媒介、新材料结合起来。“斯沃博达对创造性思维有敏锐把握,甚至超前于先进技术的可能。斯沃博达的贡献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把新的科技提供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推进因素或出发点,而非被动享用新技术手段。”(6)参见刘杏林:《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斯沃博达》,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官方公众号,2020年12月18日。

板块三:日本设计师专题

在日本设计师专题中,蔡体良先生对对中日戏剧文化交流做了回顾。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的戏剧领域便已和日本进行了有效的交流,高田一郎、松原刚等几位日本优秀舞台美术前辈,都曾在中国舞美人才培养以及创作方面做出过贡献。

会议三:阅读空间——胡妙胜舞台美术理论研讨会

胡妙胜教授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便留校任教至今,是我国当代舞台美术设计理论的先行者和领军人。

研讨会由伊天夫担任学术主持。他提到,“胡妙胜舞台美术理论研讨会”是构建舞台美术学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其具有以下三点必要性:第一,理论是公平公正的,只要耕耘就会有所收获。第二,理论可以穿越时空,经典的理论会随着时间的流淌历久弥新。第三,理论是有力量的,它可以让每个人获得坚定不移的信念。希望每一位舞美人都能在学习和构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为当代舞台美术理论和舞台美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胡妙胜教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理论研究的经历和文集编写的过程。《胡妙胜文集》的框架中心是“舞台设计学”(原“移动空间舞台设计美学”),建构舞台设计学是其一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和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有水平线和垂直线:水平线为中国舞台美术、当代舞台美术和传统美学;垂直线为哲学、社会科学和实践(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绘画能力)。藉此构成四维空间:动作空间、审美空间、秩序空间和教育空间。他结合大量案例分享解构空间的思路,生动形象地对“四维空间”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先生谈到,上海戏剧学院在舞台美术的研究方面是有传统和深厚积累的,出版过吴光耀教授的《西方演剧史论稿》《西方演剧艺术》和《多样化:戏剧革新必由之路》等著作,以及金长烈教授的《舞台灯光》和《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等一系列高水平理论书籍。希望有更多当代舞台艺术家能从优秀作品中吸取经验,从优秀研究成果中吸取智慧。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薛殿杰提到,舞台实践是非常需要理论指导支撑的,在当今社会比较浮躁的情况下,缺乏像胡妙胜先生这样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为理论做贡献的精神。他特别感谢胡先生对他的实践创作的关注和评价,胡先生一直从理论家的角度给予他鼓励和鞭策。胡先生的理论研究对整个戏剧事业都有巨大的贡献。

戴平教授做了名为《耐得住寂寞方能大有作为》的主题发言。他说:“胡妙胜教授一辈子做舞台设计,教舞台设计,研究舞台设计理论,著书立作,硕果累累。他的《演剧符号学》,把西方的符号学引入了中国戏剧舞台空间研究领域,是舞台艺术中符号论的开山之作,奠定了胡妙胜教授作为中国‘戏剧符号论之父’的地位。只有善于用美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创作,而不是把理论作为舞台设计实践的对立物,才能具备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视野,才能具有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自觉,使得自己的艺术创造经得起时间和观众的考验。”(7)参见戴平:《耐得住寂寞方能大有作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官方公众号,2020年12月13日。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蔡体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章抗美、刘杏林,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金长烈、徐家华、王履玮、潘健华,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马路、副教授秦文宝纷纷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大家一致表示,胡妙胜老师是舞台美术理论研究中的旗帜性人物,中国舞美理论历史虽然不那么悠久,但是力量非常强大,我们应当将强大的学术精神和专业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曹林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到,他个人对胡妙胜老师专著的学习和体会有三个核心:第一,胡老师的理论具有前瞻性,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年轻后辈应该继续完善、充实;第二,作为一个教师背景的理论家、实践家,需要做到创作与理论研究兼顾;第三,如何从理论的角度做好教学研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话题。

最后,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在闭幕式上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新文化创意时代,这次会议回望传统、放眼国际,相信会成为舞台美术的一个发展新起点。期待舞台美术专业能向着更纵深、更广阔的远景前进。

猜你喜欢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一带一路”与上海戏剧学院实践案例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戏剧特色展综述
The view on teachers’corrective feedback
戏剧类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