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君 谭玉芳 贺建桥 赵 鹏 吕巧平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电子邮箱:1099670761@qq.com)
腭咽闭合不全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在说话过程中腭咽闭合不充分,发非鼻音时软腭与咽壁不能达到完全闭合状态,留有或大或小的间隙,语音不清晰的状况[1-2]。正常的生理形态、活动度及发音习惯是影响腭咽闭合功能的重要因素[3]。目前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类型较多,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且大多数手术容易引发后遗症,尤其对于一些裂隙宽大的患者,容易遗留腭咽闭合不全的症状[4]。虽然通过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腭帆提肌重建术等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腭咽闭合不全程度,但也改变了咽腔的解剖结构,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6]。本研究观察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腭咽功能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4~24(14.2±7.8)岁;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34例、继发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30例。纳入标准:(1)经我院确诊为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符合腭咽闭合不全诊断标准,即软腭发育不足,语音测试具有鼻漏气、高鼻音表现,吹气实验<5 s;(2)无手术禁忌证;(3)听力、智力无异常。排除标准:(1)接受过专门语言训练的患者;(2)既往已接受手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3)病历资料不完善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20(12.5±5.9)岁;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18例、继发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14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5~24(12.8±6.3)岁;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16例、继发性腭咽闭合不全患者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注意观察患者咽后壁手术区域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搏动,若有则切记避让。在咽后壁取适当大小的舌形瓣后,于椎前筋膜的浅面剥离组织瓣,止血后关闭创面;在软腭中后方约三分之一处剖开软腭,注意切口宽度要与组织瓣宽度相近;将组织瓣插入切口,缝合固定。观察组采取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以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手法将适当的组织瓣取出后待用,在患者软腭中线做切口,裂隙侧前后各切开一条平行的与裂隙边缘近75°的切口,形成一条反向双Z字形切口,将组织瓣插入接口,缝合固定。
1.3 观察指标 (1)异常语音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异常语音检测,患者在安静的房间里朗读由专业人员从汉语语音清晰度字表中选取的50个词,审听人员为普通话良好、听力良好的普通人。审听者记录患者正确发音的字数。(2)吹水泡实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吹水泡实验,患者用规格相同的吸管在装有三分之一水的杯子中吹水泡,记录患者一口气吹水泡所能维持的最长时间。(3)血清应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20 min后取上清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H20160201、H20160115)。(4)生活质量及心理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7]评价患者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8]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抑郁、越焦虑;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9]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说明病情对患者生活影响越小。(5)腭咽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雾镜检测患者鼻共鸣现象,采用腭裂字表评估患者语音清晰度,语音清晰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越好。(6)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颈部疼痛、气道阻塞、切口瘢痕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异常语音数和吹水泡时间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异常语音数和吹水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异常语音数少于对照组,吹水泡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异常语音数和吹水泡时间的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RP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RP水平的比较(x±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的比较(x±s,分)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腭咽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鼻共鸣情况及语音清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共鸣情况低于对照组,语音清晰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腭咽功能的比较(x±s,%)
2.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腭咽闭合不全会导致患者语音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鼻共鸣的症状。异常语音检测及吹水泡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语言表达情况及是否存在鼻共鸣现象。有研究表示,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手术治疗的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吹水泡实验结果明显好于治疗前,患者腭咽闭合不全的症状明显改善[10]。也有研究发现,改良Furlow腭成形术也能明显改善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异常语音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异常语音数少于对照组,吹水泡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鼻共鸣症状。手术创伤会促使机体释放炎症因子,如IL-6、IL-8、CRP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应激反应相对较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有研究表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因自身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羞于与他人进行交流,或者由于他人的过度关注,可能会产生抑郁、自卑心理,也可能会由于想要快些与他人进行交流而产生焦虑心理,这些情况均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患者腭咽功能不全,容易引起生活方面的问题,如吃饭时吞咽困难、流体食物从鼻子流出、说话时上气不接下气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1]。研究发现,手术治疗可明显地改善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负面情绪[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患者时,在降低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方面,效果更佳。
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由于软腭和咽壁不能完全闭合,在说话时会产生鼻共鸣,导致发声不清晰[13-16]。而且腭咽闭合不全对于患者的腭咽功能有很大的影响,表现为语音清晰度低、语句流畅性差[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鼻共鸣情况低于对照组,语音清晰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鼻共鸣情况,提高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可能是因为该治疗方案更能改善患者软腭和咽壁不能完全闭合的情况。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进行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有伤痕愈合迟缓、颈部疼痛、气道阻塞、切口瘢痕、术后出血、张口困难等[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与单纯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手术治疗相比,采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联合改良Furlow腭成形术治疗腭咽功能不全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语音异常情况及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语言清晰度,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腭咽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