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权霖泓
智化寺始建于1444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 号,为司礼太监王振的家庙。王振深受明英宗宠信、颇具权势,家庙建成后,明英宗赐其名为“报恩智化寺”。“智化”,即以“智”度化众生之意。清乾隆八年(1743年),御史沈廷芳请命捣毁智化寺精忠祠,智化寺自此开始走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智化寺原有僧人基本上已还俗,寺院也暂时闲置,停止了佛事活动。1956年北京市文化局接管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在智化寺原址成立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1992年在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基础上成立北京文博交流馆,现为一座以保护智化寺古建筑和博物馆文化交流为职能的博物馆。
智化寺京音乐自明正统九年建寺之后,即融明朝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佛教音乐于一体,特色鲜明。约清道光、咸丰年间,京音乐向外传播到成寿寺、天仙庵等十余座寺庙,使智化寺逐渐成为北京北传佛教音乐的中心,智化寺的音乐亦被时人冠为“京音乐”。因其仍保留着明早期的音乐风格,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智化寺京音乐强调正统,与怯音乐相对,有雅俗之别。
智化寺佛教音乐包括禅门(梵呗部分,清唱)、音乐门(笙管乐部分,外出做法事、吸引信众、以求供养)、法器(锣鼓乐部分)三部分。负责演奏的艺僧,是经忏和尚。他们在寺院地位低,不修行、不持戒,被称为只知“赶经忏”敛财的假和尚。有些经忏和尚脱了僧袍之后就去八大胡同,因此不被人看重。建国后,五十年代,僧人们还俗。
京音乐所用乐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管、笙、笛。与民间一般常用八孔管不同,京音乐所用管为前七孔,后两孔的九孔管。九孔管古称筚篥,为北宋旧制。京音乐所用笙也不同于民间常用十三簧、十四簧,亦用北宋“大乐”所用笙之旧制,为十七簧(实际上,河北等地的笙管乐中也有类似乐器);二是击奏乐器(统称为法器),有云锣(由10 面小锣组成,又叫十面锣)、铛子、鼓、钹等。
智化寺京音乐采用工尺谱和俗字谱综合记谱的综合谱式,目前能见到最早的京音乐谱子,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智化寺第十五代艺僧容干手抄的《音乐腔谱》,共录入乐曲48首。曲子分为“只曲”“联曲”和“套曲”。“只曲”结构短小,可单独拿出来演奏。“联曲”和“套曲”是由两个或多个“只曲”组成,长的可达1 个小时。京音乐是自明代建寺就存在的音声形式,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继承了一部分宫廷音乐,并融合民间音乐、佛教音乐,在佛教文化的统摄下,最终成为北京北传佛教音乐的代表。
智化寺京音乐原由智化寺的僧人代代传承,他们被称为艺僧,采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一直传授到第26代艺僧张本兴。1952、1953年,民族音乐学家杨荫浏和查阜西对智化寺京音乐进行调查,形成《智化寺京音乐》的采访记录,进行了历史及音乐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为使京音乐后继有人,1991年12月,智化寺文物保管所在北京市文物局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从河北省固安县礼让乡屈家营村招收了六名屈家营音乐会的农民子弟学习京音乐。1992年4月,举行拜师仪式后,他们成为第二十七代传人。除一位中途离开外,其他五人一直坚守传承,如今平均年龄为四十余岁。
智化寺京音乐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为其保护单位,张本兴、胡庆学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本兴为第二十六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于2009年去世,目前第二十七代传承人,仅胡庆学一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智化寺京音乐八位传承人中除一人有编制为正式员工外,其余七人均是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合同制员工,工资由市文物局每年专项保护资金资助,每人每月四千多元。七人在馆内集体宿舍居住,两个房间共不到十五平米。八位传承人中,共有四位代表性传承人。一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一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均有传承补贴,余两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则没有传承补贴。
近年来,文旅部非遗司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共支持智化寺京音乐保护传承经费一百一十万元。同时,作为智化寺京音乐项目保护单位的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积极开展智化寺京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一是为非遗传承人工作与生活提供保障及便利,如为传承人缴纳五险一金等;二是开展整理曲谱,转换老旧录音等档案数字化工作,留存第二十七代传承人的相关影音资料。自2015年来,已录制了《料峭》套曲、《昼锦堂》套曲、《锦堂月》套曲和部分只曲的器乐演奏、工尺谱韵唱,总时长近三百六十分钟;三是开展馆内公益讲解、展演与展览。工作日每日上午十点及下午三点为公众展演智化寺京音乐,并由非遗传承人向公众讲解、介绍文化历史和音乐知识。在智化殿开辟了智化寺京音乐专题展览,包括历史情况、曲谱、乐器等内容,设置互动装置,体验云锣敲击;四是举办“智化寺京音乐文化节”。“智化寺京音乐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如邀请国内各地优秀的传统音乐项目参与展演,邀请音乐学家、非遗保护专家开展讲座等,自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五是通过展演、开展普及教育、开设高级研修班,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喜欢,甚至会演奏智化寺京音乐;六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赴英国参加由大英博物馆主办的“欧洲与世界音乐节”,赴新加坡等地参加当地音乐节。同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家、大使等进行展演、讲解,接受来自澳大利亚、日本等地专题采访。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智化寺京音乐功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保护传承中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
一、智化寺京音乐传承后继乏人。智化寺京音乐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后,认定了两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即第二十六代艺僧张本兴,和第二十七代胡庆学。张本兴已于2009年去世,智化寺京音乐现有传承人八位。其中五位是在智化寺坚守传承二十余年的第二十七代传承人,平均年龄四十余岁,但第二十八代传承人目前还没有着落。虽然也培养了部分周边传统乐社的乐师和高校的学生,但很少有人能够来到智化寺进行长期和固定的传承。对于传承人的“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的困境,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随着社会佛事活动的消失,民俗活动的变迁,特别是殡葬制度的改革,智化寺京音乐曾有的功能逐渐衰减,活动范围也逐渐缩小。智化寺为文保单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智化寺京音乐已停止了用于佛事仪轨的演奏,而走向舞台表演。走向舞台表演的智化寺京音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找准当代社会的需求点,找准在当代社会的定位,以更好实现其活态传承,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做好第二十八代传承人的接续传承工作,建议北京市非遗保护相关政府部门试点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智化寺京音乐的保护单位,原则上,解决从第二十七代到第二十八代传承人的接续传承问题,是其重要职责和义务。建议项目保护单位研究推进此项工作,拿出解决方案,并给予重点政策支持及经费保障。建议北京市非遗保护相关政府部门,试点开展智化寺京音乐代表性传承团体认定工作,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对传承团队开展传承工作予以支持。
2.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加大对智化寺京音乐保护传承工作支持力度。近年来通过中央转移地方支付资金共支持智化寺京音乐保护经费计一百一十万元。建议项目保护单位依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代表性传承人记录、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工作。指导支持项目保护单位深入挖掘智化寺京音乐文化内涵,从演奏曲目、场地、道具、时间、讲解上进行甄选,通过把握演奏时长、设置专人讲解等,营造有仪式感的演奏氛围,让人们感知到京音乐对人心的启迪、教化、慰藉、治疗作用,弘扬当代价值,不断增强其生命力和传承活力,促进智化寺京音乐更好融入当今时代和百姓生活。
3.积极推动智化寺京音乐“走出去”。首先,将智化寺京音乐纳入相关资源库。将智化寺京音乐的有关信息及音视频资料纳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等各类对外交流节目库;其次,依托海外阵地开展交流、展演活动。适时推动京音乐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演出,或作为旅游办事处举办的旅游推介活动的配套节目,推动智化寺京音乐“走出去”;再次,借力成熟品牌。适时将智化寺京音乐纳入“欢乐春节”“美丽中国”“中国文化年”等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品牌活动,持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第四,加大“请进来”力度。将智化寺作为国外演出经纪人访华团、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文化类访华团组的参访地点。协助智化寺与国际知名艺术节、艺术中心等文化机构建立联系,逐步形成机制化的“走出去”渠道。
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寺院隶属关系的变迁,智化寺京音乐原有依附于佛事仪轨演奏的生存条件、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京音乐文化本身也发生变迁转型。在其变迁过程中,在社会各方的影响下,更多的学者和演奏家参与进来,智化寺京音乐原有的演奏风格与艺术品位发生了改变,其乐队组成人员、曲目演奏形式、演奏场合、审美理念与风格追求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智化寺京音乐已传承五百七十余年,发展、变迁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在保持传统的基本观念下立足于用,在用中传承下去,进而让京音乐在当代社会发挥作用,体现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