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华
摘要:城市化发展历程中,建筑设计工作可优化建筑物空间使用率,此过程应重视建设设计环节防火方案的规划工作,应用不同结构方案、使用先进的防火材料同时重视消防排水系统的线路规划,最终保证建筑防火设计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综合上述,本文总结民用建筑物火灾特点,并阐明几点设计环节防火技术应用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防火技术;建筑设计;应用探讨;
引言
建筑设计工作过程在提升建筑物稳定性的前提下,如何应用防护技术将建筑内部消防隐患控制在最低,这是设计工作的核心工作内容。消防设计与防火技术的应用,是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首要条件,防火材料的应用、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以及结构的优化,在具体设计环节均应该引起重视。
1、民用建筑物火灾特性
分析火灾发生原因与特性可优化设计方案效果,因此本段文字率先总结民用建筑物火灾特性。第一发生火灾概率小,民用建筑物相较于商用就建筑物的火灾发生概率较小,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用户违规进行电器使用。即使火灾发生概率小设计环节仍应重视防火技术的使用,以此重视用户生命与财产的安全。第二密集程度高消防难度大,现阶段建筑土地资源开发难度大,在核定区域内增加建筑物高度以此提升空间利用率,这属于建筑行业的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必备手段,建筑物空间利用率的无限增加使内部用户密集程度扩大,一旦发生火灾救援难度增加,在消防通道设计不合理的基础上用户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逃离。第三线路复杂,民用建筑物内,供电线路、供暖线路、暖通空调系统以及防火系统线路错综复杂,任何线路出现短路或管线破损问题均有可能出现火灾问题。
2、建筑设计环节防火技术应用弊端
2.1缺少规范化防火设计标准
防火技术应用在设计环节,应根据建筑消防文件规定,规范出统一性的应用标准,这是保证防火技术得到有效应用的基础条件,缺少规范化标准影响建筑物消防安全系数。设计人员在应用防火技术环节,无法凭借工作经验对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标准化设计规则与文件规定,是检验设计方案的前期工作,但现阶段防火设计的标准化流程并未全面落实。
2.2防火分区与安全通道问题
火灾一旦发生防火分区是确保用户生命安全的最后的屏障,现阶段民用建筑物防火分区的设计并不明明显,卷闸的使用并为在建筑物内部得到落实。安全通道是逃离过程的生命通道,民用建筑物内安全通道布局是否合理,内部通道位置划分是否满足对称或就近标准,这均影响防火技术的应用效果。
2.3警报系统与灭火系统设计问题
警报系统、灭火系统的设置,能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对建筑内用户进行预警,对人群的安全疏散具有重要的意義。现阶段民用建筑缺乏必要的火灾报警系统,这属于设计方案弊端问题,具备该系统的民用建筑,大部分的系统因缺乏必要的保养措施,导致其功能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最终导致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有效进行灭火操作。
3、防火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重视整体规划
建筑设计环节防火技术的应用,首先应根据建筑总平布局进行整体规划,在火灾高风险区域应重视防火材料的应用,同时对管线防护应进行防火设计。整体规划属于设计的架构型工作,整体规划过程应对建筑结构、防火材料、结构空间以及各系统的综合排布进行探讨,将此作为防火技术应用的方案总结,避免出现防火技术在应用过程出现冲突问题。防火方案的规划工作,应用不同结构方案、使用先进的防火材料同时重视消防排水系统的线路规划,最终保证建筑防火设计更合理化。
3.2优化防护隔离
防护隔离是发生火灾过程生命保护屏障,防火技术应用环节应重视防护隔离设计,现阶段公寓型民用建筑建设量增加,因此为避免楼层之间出现火灾蔓延,设计过程用重视消防隔离技术的应用。隔离带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防火技术,本段文字对此系统概述。隔离带属于外墙保温系统,设计环节考虑建筑物内部消防防火方案,通常采用阻燃材料作为外墙保温材料,隔离带的高耐火性可有效对火灾进行阻燃。
3.3重视消防给排水系统
消防给排水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防火技术,建筑消防条例规定,同一楼层内均需要设计消防灭火系统,消防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管线与给排水系统的连接,系统定期清理以及检修均是重点工作。设计环节对线路划分、供水设备与线路的连接应突出设计,采用减压阀供水方式可有效的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程度,建设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时建议选择上述供水方式。
3.4防火材料优化选择
防火技术的应用又被称为防火措施,合理计划防火措施并应用,这是防止火灾发生的必备因素,防火材料应用应满足建筑消防安全标准。承重墙或梁柱的耐火等级应满足三小时阻燃极限,因此对承重强设计过程应使用抗阻燃材料,以此保证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逃离时间。民用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设计当中重要的内容,应保障材料防火性能,选择材料就要从防火性能角度出发,对各种类型的材料阻燃性能进行分析,选择防火材料应用在建设环节,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
3.5防火防烟分区
建筑设计过程防火技术应用应重视防烟分区划分,防烟分区属于结构设计,其目的是为控制火灾发生是烟气流动,因此设计环节根据民用建筑物面积不同,会设计若干排烟系统,将防烟系统与通风井进行连接,尽可能缩减烟流动距离,保证防烟效果亦可保证建设成本。防火分区通常分为纵向分区或水平分区,民用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条例内容规定,高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是一级二级,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一千五百平方米,具体设计过程应满足此条例。
4、结束语
综合上述,本文总结民用建筑物火灾发生特定,并侧重防火技术应用问题阐述几点设计优化对策,防火技术应用在设计环节,应根据建筑消防文件规定,规范出统一性的应用标准,重视防火方案的规划工作,应用不同结构方案、使用先进的防火材料同时重视消防排水系统的线路规划,保证建筑防火设计符合消防规定。
参考文献:
[1]逯菊花.民用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实践[J].四川水泥,2021(08):184-185.
[2]何宗慧.探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房地产世界,2021(14):72-73.
[3]张忠华.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居业,2021(0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