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维修管理模式的改革

2021-11-18 07:57刘洪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刘洪强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采用的检修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和综合基础,结合可借鉴的经验,深入分析了采用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优势,提出了尊重基础需求的社会和市场运作主体的可行选择,分析实施社会化的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和规避方式,并提出现阶段的具体实施步骤。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基地;维修管理模式

前言:车辆段和综合基地负责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设施的运营、维护、维修和管理。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为乘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是关键。此外,其还负责轨道交通电力供应、通信、信号和其他系统以及自动化、机械和电气设备、公共工程和建筑设施的维护、检修和管理。

一、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维护体系仍遵循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而全、小而精”的管理机制。运营公司通常将其工作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或者若干个工作区域,负责专用系统或设备的应用、维护和检修。从我国一些城市多年来铁路运输管理的实践来看,由于铁路运输系统设备的专业化,这种模式在保证其可靠性和正常运行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运营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方面如下。

(一)管理繁琐

管理层次多,结构臃肿,难以整合资源。提高运营成本,增加员工的效率难度,降低员工积极性,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维修效果差

维修过程和经验的使用并没有跟上机电技术的发展。同时由于维修设备投资大、折旧成本高,给轨道交通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维护质量

二、社会化市场化模式优点

(一)降低成本

通过购买社会维修服务车辆段和综合基站部分的整备车辆,可以在减少故障同时,不购买大量昂贵的机电设备,只需足够的备件和材料储存空间和运输。减小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的规模,减少了项目投资和人员需求,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如果将“全列车维护”概念引入,那么会使其服务更专业,维修质量也会更高,将逐步缩小降低成本。

(二)加快国产化进程

解决我国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问题是必要的。设备技术引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支持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和研究;二是加强对升级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支持。以市场为基础的承包商往往是和制造商,如果他们参与维护,将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及部件的国产化。

三、运作主体选择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是市场上具有相关技术力量的任何企业或机构,并应首先关注轨道交通运输网络内具备条件的单位,然后再面向社会。或者,可以在以下范围内作出选择。

(一)铁路系统的维护单位。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有许多共同之处,如空调、减震器、车轮定位、轴类轴承等,其工艺要求与工装设备相似。

(二)设备供应商

供应商负责保修期内的维护,无技术问题,并有能力持續跟踪设备技术状态。此外,选择供应商作为承包商对备件的供应设置了保障,使铁路运营人不必划拨资金和设备储存更多备件,从而有效节省资源。

(三)设备安装承建商

许多轨道交通系统由供应商提供,但由备用安装工或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和安装。这些安装工在设备安装和调试方面有独特的经验,也有专门的安装设备和测试调试工具,因此他们也可以作为备选方。

(四)专业维修保养商

部分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维护保养市场也更加完善,如给排水、住宅建设等。专业维修服务公司可从市场选购。他们拥有一整套工作程序和质量保证措施,以及行业中的一定水平的专业资格。

(五)科学机构

目前,国内铁路运输中大多数设施中的主要使用的技术都要依靠国外的生产厂家,这也导致了当前的大部分维修企业并不能全面的熟悉认识到这项技术内容。我国许多研究部门,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本身具有相关方面的研究优势技术,并与许多国际著名的企业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还存有完备的技术以及充足的人员储备和设备。通过与他们的合作,一方可以在日常维护设备和使软件技术的优化改善得到有效的核心知识的保障。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降低院校教育不能与生活应用不能建立完善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整合生产、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内容的发展,使其在中国得到发展,并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四、风险规避

社会化和市场化是理想条件下的最佳维护模式,但是由于国家之间的国情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和外部激烈的市场环境的管制,只能勇敢的地面临着市场危险,这对于这种模式的主要产物来说也是足够的。技术的确定性、市场环境的多维度、管理的复杂性和维护质量的可靠性,是轨道交通维护模式面临的主要风险。采取何种方式才能进一步降低面临风险的问题以及这一问题带来的的负面影响,运营商应采取何种系统的策略规划,是运营商在社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需要重视研究的主要事情。

(一)详细论证

维修模式的选择与实现是一个逐步摸索与完善的过程,必须稳步推进和逐步实施。最初的技术和市场成熟度、非关键维护任务,虽然一些高度技术整合、保密维护工作仍由业主完成,但后者可与承包商维护模式结合使用。

(二)加强管理

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必须具备专业的维护、监督和验收能力。通过工作时间表、评估会议和年度审查会议等复杂进程,包括学习合作经验和制定改进计划,及时调整和监测外包活动,以保持和稳定双方的良好合作,实现避免风险和实现双赢的目标。国内香港律师会运输委员会辖下设有小组委员会,负责就车辆维修外判合约、港铁服务满意程度、车费聆讯、意外调查等事宜进行法定及专业检讨。确保运输服务的可靠性和高质量。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三)寻求各种维修供应商

作为维修业务的一部分,有必要与市场上的许多维修人员建立相互配合的联系。例如,防火系统和空气流通系统、电梯、自动扶梯以及销售、公共工程、接触等都有着较多的市场问题,因此市场竞争环境也较为复杂,有多样化的可行性。多样化后,不仅可以使市场竞争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使相关的业主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效果,使成本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缩减和改善质量:第二,可以避免出现由于缺少竞争导致维修风险承受方过于单一。

(四)业主提供支持

同意相关的承建单位及早加入到设备的建设和操作。如果确定系统处于外包维护模式,且承包商或安装供应商已确定,则应有一个未准备好的安装期。该政策可以稍微提高承包商对系统的全面了解,为今后维护打基础,做一个好铺垫。此时,承包商可以了解认识到系统的使用情况的运行状态,并从供应商的维护工作中获得维护经验,以进一步降低遇到的技术风险。

(五)积极开拓市场;

面向市场的社会化维护模式对运营商尤其是竞争环境不充分的子系统具有很大的市场环境风险。如果相关的承包企业任意退出市场,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必须有更加高效的更换能力,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维护外包的选择和外包过程的实施,决定了轨道交通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积极培育潜在的承包商市场。

结语:

总而言之,这些初步方案仅仅是对从粗放型设施的检查与修理工作使其能够更加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目前,中国的设备维护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结构,在质量、价格和快速服务等方面,所有的市场因素都需要标准化,特别是先进的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以及高度标准的能力,但本土化没有发展到很高的地步,与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社会化服务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铁道第 四勘察设计 院.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 册一站场及枢纽 [s].北京 :中国铁 道出版社 ,2009:351—356.

[2] 彭志群.道路 平面线形舒适 性评价 方法研究 [D].西安 :长安大学公 路学院 ,2005:10—15.

[3]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 和城乡建设 部.城市 道路工 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S].北 京 :中国建 筑工 业 出版社 ,2012:4—8.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物资总库选址模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优化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短期预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施工工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