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分析

2021-11-18 06:42李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险情守法思政课

李义

一、案例名称

本节课学习的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课时“法不可违”。

二、基本信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违法行为,知道违法行为的种类,了解到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2、能力目标:学会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违法行为。

3、情感和价值目标:增强法律意识,知法懂法守法,做守法好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使用多媒体展示材料)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严惩腐败犯罪,2020年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2万件2.6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中管干部的12人,对赵正永判处死缓、终身监禁,对赖小民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这些干部受到惩罚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说明了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无论是谁都不能违法犯罪,违法犯罪者不论是社么身份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现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我们应该了解法律,并自觉遵守法律,做守法的公民。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五课第一课时“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述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1、法律的规范作用

阅读课本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勤、保安,以及警察,把故事情节演出来,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学习中。

提问(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点拨:虽然小勤不是故意的,但他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点拨:可以,学习法律懂法律,就可以规避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知法懂法的重要性,以及违法后需要受到惩罚,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

阅读课本内容“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朱某捡到苏某丢失的手表不归还,苏某向法院起诉最终判决朱某限期归还。

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看比赛时做出了起哄打鬧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多次劝阻都不听,工作人员报警将其带走。

镜头三: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劫小学生,共得1000多元,最后被判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些人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点拨:镜头一朱某是民事违法行为,造成了苏某的财产损失;镜头二李某是行政违法行为,破坏了体育馆的秩序;赵某是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影响。

提问:还有没有知道类似案例的,大家一起来交流和分享?同学们对这些事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事例了解到不同程度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他们所触犯的法律及其惩罚,了解到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目标导学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阅读课本上的“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谎报险情

镜头二:破坏铁路封闭网

镜头三:殴打他人

小组进行讨论分享:你身边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点拨:镜头一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镜头二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镜头三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教师强调:谎报险情是指某些人为了某种目的或者是达到某种需要,编造谎言造成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险情包括水灾、火灾、车祸等特别危险的情况,谎报险情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扰乱了社会秩序,这样的行为违背了公安管理处罚法,必须受到一定的惩罚。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都是行政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这三个案例都极有可能发生在中学生的身上,通过这三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具体内容,并且让学生了解到违法行为的危害,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2、警惕和远离民事违法行为

阅读课本上的“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镜头二: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以上这些行为违法吗?违反了什么法?

教师讲述:镜头一卖方不履行合同上的规定,让买方受到了财产上的损失,影响到双方的合作,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合同的规定。

镜头二中照相馆不经允许就展出了当事人的照片,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肖像权的规定。

镜头三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著作权的规定。

点拨:这三项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四、应用效果

本节课学习的是法不可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课本中详细的案例并且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认识和了解到了违法行为,也知道了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危害,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了学生的守法观念。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之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初中思政课教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地在思政课上发挥出立德树人的功能。在思政课上,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现实,树立正确的目标,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教师在教学课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按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规律来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案。思政教师也要创新自己的话语方式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授课的亲和力,让学生对思政课充满兴趣,从而自觉地投入到思政课的学习当中,让德育教育渗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思政课教师也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思政文化素养。在初中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让“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其中。

猜你喜欢
险情守法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争做守法好少年
伤不起的误判:被“艾滋”10年让老农“生如死囚”
大街上撒满黒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