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濂的题跋论其书法鉴藏

2021-11-18 18:12侯慧
书画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宋濂题跋

侯慧

关键词:宋濂;元明易代;题跋;鉴藏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著有《萝山集》《浦阳人物记》等,入明前他就颇有文名,因此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与重用。目前立足其文学、史学方面的研究著述颇多,其政治和文学成就历来被人们关注,但其书画鉴藏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重视。本文从宋濂的题跋入手,对其书法收藏、书法鉴藏观和鉴藏印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宋濂对元代书法鉴藏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一、元明易代书画审美变革概述

自元朝建立以来,社会发生巨变,由于统治者身份转化,所实行的民族政策使许多汉族文人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于是他们放弃仕途,以诗文书画自娱,使文人书画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此时书画题跋的大量出现丰富了书画表现形式,使我们得以在绘画作品上看到许多元人的书法作品,为书画鉴藏风气的盛行奠定了基础。明朝以后,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地位,要求文化和艺术都以“程朱理学”为指导,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明初书法观尤以宋代理学家朱熹为典范。朱熹曾言:“书学莫盛于唐,然人各以其所长自见,而汉、魏之楷法遂废。入本朝来,名胜相传,亦不过以唐人为法。至于黄、米,而欹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朱熹《朱子大全》)这种观点使得明初书法一味追求法度,反对个性书风。

由此可知,元明易代致使书画艺术不由自主地发生了根本而深远的变革。宋濂正处于元明易代之际,这种书画审美的变革必然影响到他,使其拥有不同于其他人的艺术心态和审美观念,而他在书法鉴藏方面则延续了元人的审美眼光。正因承袭了元代的书画题跋风气,他的书法作品才得以流传下来。可以说,宋濂虽任职于明王朝,实则是“元朝书法艺术观念上的遗老”,其在元明易代之际的书画鉴藏史上扮演了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二、宋濂生平及书画交游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龙门子等,金华潜溪人。宋濂早在元末便以文名世,所著有《浦阳人物记》《潜溪集》等。《明史》中载:“太祖既下,集庆所至,收揽豪俊,征聘名贤,一时韬光韫德之士幡然就道,若四先生者,尤为杰出。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万斯同《明史》)明初,宋濂受明太祖朱元璋征召,出仕明朝,历任翰林学士、翰林院编修等职务,并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因其学识广博,被延请至内廷为太子朱标和诸王授经,被尊为“太子之师”,为晋王朱棡养成书画鉴藏之雅好奠定了基础。

宋濂出生在一个累世耕读的家庭环境,浓厚的儒学风气以及其师承、交友都对他的人格和书画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人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中载,宋濂“极博群书,从吴贞文公莱习古文辞,复从游柳文肃公贯、黄文献公溍,二公皆当代大儒,亟称濂且自谓勿如也,由是文名震海内”。宋濂曾从学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和欧阳玄等人,其中柳贯、黄溍和欧阳玄也都是著名的书家。宋濂还与当时的著名书家,如危素、刘基、杨维桢等人皆有诗文、书画往来。宋濂与危素亦师亦友,其隶书之学多受危素影响,次子宋璲亦从其学书。杨维桢曾为宋濂《潜溪后集》作序,还互相赠诗;刘基与宋濂同朝为官,诗文唱和颇多,还常在同一件书画名迹上题跋,如陆柬之《文赋卷》和赵孟《饮马图》,这些是他们关于书画鉴藏交流的见证。

三、宋濂的书法鉴藏

宋濂是元明之际的著名文人,其在文学、史学、政治上都有所建树,同时也是重要的书法家和鉴藏家,关于其书画鉴藏的论述大多散落在一些古代书画作品的题跋之中。从跋文内容来看,其所题跋之物并非全是宋氏收藏,其中也不乏寓目之物。或于秘府见之,宋濂在明朝史馆和翰林院任职,能够接触到内府书画藏品,所以有机会观摩、赏鉴,如王羲之《黄庭经》、张旭《酒德颂》等珍贵名迹;或友人相示并题,如从东山禅师德泰处得见张胜温《梵像图卷》,由此可知宋濂当时与僧人有一定的书画交游活动;抑或是别人慕名请题,如同郡周致肃以《定武兰亭帖》求题。宋濂虽无书画著作传世,但我们能根据题跋内容大体了解宋濂收藏书画的来源、数量、品相以及宋氏关于书画鉴藏的精辟见解。

(一)宋濂的书法收藏

宋濂早年学书,也曾藏过不少书法名迹,他自言:“余垂髫时即喜事翰墨,年来所藏前代名迹颇富。”(倪涛《六艺之一录》)足见其书法收藏之规模。笔者根据宋濂所题跋的内容整理出他收藏的古代书法珍品,这些作品可以反映出宋濂书法收藏的倾向与喜好,但多数作品已佚。例如王羲之《野凫帖》、米芾《致爽轩记》,以及《宋四家合卷》等作品。宋濂不仅收藏唐宋时期的书法名迹,对元朝前辈的作品也极为关注,例如赵孟《大洞真经》、鲜于枢《济石砚赋》、冯子振《居庸赋》、宋迪《华严经》等作品,其中亦多精品,足见宋濂在书法收藏方面的眼力。

(二)宋濂的书法鉴赏观

宋濂是元明之际的著名文人,同时也是重要的书法家和鉴藏家,关于其书画鉴赏的论述大多散落在一些古代书画作品的题跋之中。宋濂对书画的收藏并非简单的占有,对其经眼的书画作品多有考证、辨伪、评骘等内容。宋濂虽藏有很多书画作品,但其自身是书法家,故其鉴藏多以书法作品为主。宋濂重视晋唐古法,讲究韵味,在审美观念上仍是典型的元人风尚,体现出宋濂对元代书壇复古思潮的接受和延续。

赵孟作为元代的书坛领袖,其书风一直被后世书家推重追随,宋濂多受此影响,其题跋大多为小楷,在当时颇有名,有人评其“乃一黍上能作字十余” (何乔远《名山藏》),足见其精微之至。宋濂题跋赵孟的字画有十几篇,认为赵孟的书法“笔意精绝”“至精至妙”,并言:“殷卣周彝可得,而此卷不可得,博雅君子尚思谨秘而传焉。”(宋濂《宋学士文集》)赵孟对王羲之书法尤为重视,一生收藏过多个版本《兰亭序》,并做了诸多考证题跋。《兰亭十三跋》成为载录赵氏书论的重要著述,影响了元代诸多书家,宋濂也备受影响。他也曾多次赏鉴并题跋《兰亭序》,如在《题定武兰亭帖后》中先列举前人关于《定武兰亭序》版本的论述,又据前人跋文和收藏印鉴考证其递藏过程,得出“当为定武初本无疑”这个结论。宋濂对王羲之书法的鉴定考证文字居多,足见他对王羲之书风的推崇与探究之深。

因在元代基本已见不到晋人真迹,可以通过唐人摹本上追“二王”笔法,故元代众多鉴藏家极为关注唐人真迹,元初著名藏家乔篑成曾藏有24件唐代书画名迹。通过整理宋濂在书画上的题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也倾向于鉴赏唐代名迹,例如《题欧阳率更帖》:“如此本者,诚可宝玩,览者当以殷彝周鼎视之。”(宋濂《宋学士文集》)又如跋虞世南临《兰亭帖》:“得形神两全者,必唐人妙笔。”(吴升《大观录》)而宋濂对宋人的书画收藏较唐人少,尤以宋四家书迹极为珍贵。他自称苦寻二十余年才得《宋四家合卷》,并云“性命可轻,至宝是宝”。

宋濂在赏鉴书法作品时,常以“神”“气”“韵”作为鉴别真伪及品相的重要标准。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将书法分神、妙、能三品,以神品为高,宋濂在评书时沿用此方法。他曾言:“鲜于太常公所书行草,评者谓入能品。濂则以为近乎妙者,笔意圆而神韵胜故也。”[1]南朝谢赫在其《画品》中将“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意为作品的精神气质、风致韵度达到自然生动的境界。元代文人画盛行,着重表达精神意志,体现出无穷的韵味,这种风气一直影响着元人鉴赏书画的审美观念。以上题跋反映出宋濂深谙史料,鉴赏书画时视角多样,论据充分,可见其鉴赏能力是极高的。

(三)宋濂的鉴藏印

笔者通过对现存书画作品的梳理,从中辑录出宋濂印鉴共计12方:在《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中同时收录其印鉴4方(图1—图4);新见印鉴共计8方[其中曹知白《双松图》中的两印已漫漶,本文中辑录其他6方印鉴(图5—图10)]。宋濂的印鉴因时代所限,已经呈现出元末文人篆刻艺术的衰败之气。虽然其朱文印章尚带有赵孟所倡元朱文的遗韵,但其技法明显生疏,缺乏圆润精到之意。白文印鉴也无所谓“印宗秦汉”的意趣,只有“玉堂学士之印”略有汉印风采,与大多数明初印章一样,乏善可陈。但从鉴藏角度整理其印鉴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宋濂书法鉴藏的意义

宋濂的书法鉴藏活动是元明易代之际政治和艺术相碰撞的产物。其书法鉴藏观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承袭了元代复古鉴藏观念,又带有明初理学思想的影子。晋唐书法名迹仍为宋濂所追慕,有幸得见,他则会爱不释手。宋四家法书和趙孟书法也是宋濂所推崇的,一经收藏都被视若珍宝。他在元明变革的状态下依然保留了元代文人风俗,将艺术作为精神寄托,自由地抒发个体情感,以书法题跋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精美的书法作品,其鉴藏观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宋濂题跋的整理,进而分析其书法鉴藏活动,希望有助于补充元末明初书画鉴藏史的缺失。

猜你喜欢
宋濂题跋
踏雪求师
宋濂冒雪访师
宋濂诚信求学
忠诚
陈訚旧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洪武九年自刻本《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题跋与过录文字考释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宋濂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