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春牛

2021-11-18 08:54:01
三月三 2021年5期
关键词:春牛长工下田

民间舞蹈闹春牛是侗族人民从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一种集祈福与娱乐为一体的习俗,这项习俗从清朝乾隆年间流传至今。

据侗寨80多岁的老人说,从前,有一些贫穷的长工,他们长年累月地为地主干农活,到头来却难以养家糊口,于是,几位长工想出了一种抗争地主剥削的方式:立春这天,他们用粪箕糊上纸,画上牛的鼻子、眼睛,用镰刀篓当牛角,把一床自织的侗毯盖在舞春牛人的身上,打铜锣过街舞了起来,召来众人观看。它的意思是高山上冰雪尚未融化,刚得闲暇的长工又要被赶下田耕种了,就像牛一样辛苦,一年到头吃的是草,做的是重活。

新中国成立后,侗族人民把“闹春牛”这一活动演绎为集祈福与娱乐为一体的民间习俗,因为舞春牛一定要在立春这天进行,其内容也是以农活为主,它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要做好春耕准备,不誤农时。这一古老的习俗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有催人奋进的积极意义,侗乡人自觉地把舞春牛这种独特的报春形式延续下来。每年农历立春的那一天,侗族村民舞着制作好的“春牛”走村串户,来到村里各家各户堂屋,敲锣打鼓,舞动“春牛”,并向主家说些祝福的话,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家则鸣鞭炮相迎,并按习俗赠给“春牛”红包或糖果、糯米粑等食品,以示感谢。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近年来,“闹春牛”已从走村串户的活动中逐渐演绎成在广场演出的一种大型舞蹈形式——闹春牛舞。立春当天,自发组织起来的侗族村民来到鼓楼前的岩坪上忙乎起来,他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舞动“春牛”,伴着“春牛”起舞的还有头戴斗笠的“耙田人”,他们拿着耙具紧跟在“春牛”后面表演耙田的动作,“耙田人”后面还有一群扛锄头的、挑食物的、提鸭笼的、背鱼篓捞鱼虾的人,跟着“春牛”载歌载舞,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春耕图。最有趣的是那几位扮作下田捞鱼虾的妇女们,动作滑稽可爱。在劳动间隙,人们吃着自带的糯米饭、酸肉等食品,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是“春牛”们嬉戏的热闹场面,场上“斗牛”绝不亚于西班牙斗牛。

闹春牛舞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是农民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它的题材、内容、形式都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是生产生活的艺术再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猜你喜欢
春牛长工下田
立春之日“打春牛”
科教新报(2023年6期)2023-08-09 11:49:10
合同之谜
故事会(2022年17期)2022-09-09 13:26:19
粤北“舞春牛”文化保护的路径
艺术家(2021年7期)2021-11-26 11:37:18
春牛图(年画)
快乐的“长工”
长工的回答
“两会东风劲,大家快下田”
春日物语
新城乡(2017年2期)2017-02-25 00:03:23
深耕
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