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

2021-11-18 06:12王文王敏孟庆奇陈亮李斯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截骨术间室活动度

王文 王敏 孟庆奇 陈亮 李斯明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广州510220)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已经成为当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致病因素众多[1]。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患者普遍存在膝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是残疾,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均带来严重影响[2]。手术为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主要手段[3]。单髁置换术是通过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局部置换实现预期治疗目的的一种术式,在维持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纠正肢体力线以减轻损伤软骨部位的压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5]。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单髁置换术的应用价值仍存在一定争议,故本研究对此展开对照研究,一方面丰富现有研究体系内容,另一方面则为单髁置换术的应用提供循证支持,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 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各20 例。单髁置换组中男7 例,女13 例,年龄38 ~ 78 岁,平均年龄(58.97 ± 3.23)岁;病程时间1.5 ~ 5.5年,平均病程时间(3.25 ± 1.05)年;Kellgren⁃Lawrence 分级:Ⅱ级11 例,Ⅲ级9 例。胫骨高位截骨组中男5 例,女15 例,年龄40 ~ 78 岁,平均年龄(59.04±3.16)岁;病程时间1~5.5年,平均病程时间(3.29 ± 1.01)年;Kellgren⁃Lawrence 分级:Ⅱ级12 例,Ⅲ级8 例。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者;(2)无本研究所用术式禁忌者;(3)均为单侧病变者。排除标准:(1)膝部合并未经控制的感染灶者;(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内翻畸形15°以上、外翻畸形10°以上者;(3)不同意本研究方案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数值相当,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单髁置换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治疗,麻醉方案为腰硬联合麻醉结合全身麻醉,取平卧位,于患者髌骨内侧做一个直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于直视下切开关节囊,完整切除内侧半月板之后依次进行胫骨以及股骨截骨操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胫骨和股骨假体、垫片,预先涂抹骨水泥之后将假体以及垫片植入截骨处,确认置换效果后关闭创口。胫骨高位截骨组采取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麻醉方案以及体位同前。术式为内侧开放撑开楔形截骨术。首先在关节镜辅助下对病变部位进行仔细清理,于患者髌韧带内侧以及外侧各做一个1 cm 切口,置入摄像头后仔细探查损伤情况,仔细修正膝关节面以及半月板后利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于胫骨近端内侧做一个弧形切口,视情况剥除内侧副韧带并做好胫骨截骨线标记,经胫骨近端内侧标记线处打入2 枚克氏针,摆锯紧贴克氏针下缘进行截骨操作,膝关节施加外翻应力之后插入分隔器,截骨端分离之后利用撑开器调整至预设角度后在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纠正膝内翻,确定下肢力线状态。随后在截骨端实施楔形植骨,锁定螺钉锁定接骨板,关闭创口。两组术后均接受方案一致的抗感染、镇痛、抗凝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1.2.2 指标测定方法(1)膝关节活动度:包括屈曲、后伸、外展、内收。(2)膝关节功能评分:包括WOMAC 评分,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其中WOMAC 评分利用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6]评定,分值100 分,数值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利用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7]评定,分值100 分,分值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3)生存质量评分:包括生理(28 分)、心理(24 分)、社会关系(12 分)、环境(32 分),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8]评定,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以上指标均于术前、术后1 个月评定。

1.3 观察指标选取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例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以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以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比较以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数值相当,术后1 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单髁置换组小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knee joints ±s

表1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knee joints ±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①P<0.05;与胫骨高位截骨组比较,②P<0.05

组别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例数20 20屈曲术前(57.00±2.41)°(59.64±2.36)°术后1个月(117.79±2.71)°①②(123.24±2.56)°①后伸术前(2.40±0.12)°(2.34±0.16)°术后1个月(7.90±0.10)°①②(8.99±0.11)°①外展术前(17.85±2.15)°(17.88±2.12)°术后1个月(33.35±1.15)°①②(36.40±1.20)°①内收术前(12.14±1.89)°(12.10±1.85)°术后1个月(18.98±1.04)°①②(22.21±1.01)°①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术前两组WOMAC评分、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数值相当,术后1 个月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单踝置换组大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knee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分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knee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①P<0.05;与胫骨高位截骨组比较,②P<0.05

组别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例数20 20 WOMAC 评分术前35.75±2.35 35.71±2.42术后1 个月47.48±2.12①②45.10±2.08①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9.89±3.41 59.93±3.57术后1 个月85.10±2.55①②81.69±2.47①

2.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术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数值相当,术后1 个月均较本组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单踝置换组与胫骨高位截骨组并无明显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分

表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①P<0.05;与胫骨高位截骨组比较,②P>0.05

组别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例数20 20生理术前12.34±2.36 12.30±2.40术后1个月24.31±1.29①②24.28±1.32①心理术前10.89±1.51 10.92±1.47术后1个月19.92±1.22①②19.87±1.25①社会关系术前5.20±0.36①5.24±0.31术后1个月9.71±0.21①②9.74±0.19①环境术前15.07±2.33 15.10±2.29术后1个月27.69±1.61①②27.65±1.59①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例

3 讨论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危害性极大,也是导致中老年人群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9-11]。单踝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常用治疗手段,二者在临床中均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12-13]。然而,两种术式的手术指征、适应症并不完全重合,在此类疾病治疗中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由此使得单踝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应用价值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之处。

白浩等[14]开展的荟萃分析指出,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治疗中单踝置换术的优势在于膝关节功能较好,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优势在于膝关节活动范围更大,但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种术式效果相当。本研究中单髁置换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胫骨高位截骨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大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5.00%,二者数值相当,所得结果与已有研究相吻合。但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还从生存质量评分对两种术式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术后1 个月以上指标均较本组术前得到显著改善且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数值相当。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但单髁置换术的优势在于膝关节功能更好[15-16],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优势则在于膝关节活动度更佳[17-18]。国外研究[19-21]亦总结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适应症如下:年龄60 岁以上、体型正常、单室性骨关节炎或者是股骨踝存在缺血性坏死、外侧间室/髌骨间室具有良好的完整性、静息状态下疼痛不明显或者是可耐受、膝关节活动范围超过90°、屈肌痉挛在5°以下时可首选单髁置换术治疗,反之则是以胫骨高位截骨术为主。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单髁置换术较胫骨高位截骨术更有助于提升膝关节功能,但不足之处在于膝关节活动度较差。

猜你喜欢
截骨术间室活动度
基于MRI 测量正常成人半月板厚度的形态学研究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胫骨高位开放截骨并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植入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研究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