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新,陈婉真,叶 玲*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疾病,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第4位致死原因[1]。根据近期的调查数据,COPD的患病率估计为6.2%,有46%的患者在前1年至少急性发作1次,而19%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常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住院和再次住院的概率增加,加速病情的进展,使肺功能进一步恶化[3-6]。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疗效肯定,其治疗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但仍然存在部分患者无法接受口服的现象,因此本研究采用经皮透药给药的方式,探索慢阻肺患者肠外中药治疗的可行性。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且符合标准的AECOPD患者9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中药口服组、中药药透组3组,每组均为33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肺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表1 三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病程情况
表2 三组患者肺功能分级 (GOLD分级)
①西医诊断标准: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6],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②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周仲瑛主编的第二版《中医内科学》[7]肺胀章节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编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8]中关于肺脾气虚证的诊断。
①局部皮肤有疱、疖或有破损或瘢痕体质者;②对研究用胶布、贴片和药物过敏者;③既往有重大手术史及不宜电刺激治疗的患者;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及肺性脑病阶段,或伴有严重营养不良者;⑤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气流受限者;⑥出血倾向或合并其他严重致死性疾病;⑦伴有精神疾病,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如失语、失认)或因其他原因而无法配合调査的患者;⑧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⑨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常规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含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治疗,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化痰药等治疗。中药口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口服,方药组成:党参15 g,茯苓12 g,白术12 g,甘草3 g,陈皮9 g,半夏12 g。1剂/d,煎至200 mL,制成2袋100 mL密封药袋,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中药药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药透,方药组成与上方一致,1剂/d,煎至200 mL,制成2袋100 mL密封药袋。操作方法:采用桂林市威诺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型号 WND-ZZ-2TD),将提前制备好的药液加热至40 ℃,药液浸润纱布后,清洁皮肤,将纱布敷在背部双侧肺腧、脾腧穴上,连接电极贴片,胶布固定贴片,接通电源,以温热、放射麻样感觉为宜;治疗时间:每次20 min,2次/d,疗程均为14 d。
1.5.1 临床症状评估 参考2002年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制定。运用积分法,将症状分为主证(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呼吸困难)和次证(自汗、易感冒、疲倦乏力、食少纳呆、便溏),每个症状均分为4级,分别计0、1、2、3分。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率≥95%;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率<95%;③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率<70%;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率<30%。
1.5.2 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Pred 肺功能仪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检测仪,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各采集1次。
治疗前,3组患者的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组内比较,经治疗后,3组患者主证及次证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组间比较,在主证及次证积分方面,中药药透组及中药口服组比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中药口服组与中药药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3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其中中药口服组及中药药透组改善更为明显,但此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症状比较
治疗前,3组受试者FEV1/FVC及FEV1%Pre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3组治疗后FEV1%Pred、FEV1/FVC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药口服组及中药药透组均比常规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中药口服组与中药药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3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肺功能,但中药口服组与中药药透组疗效更佳。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目前关于AECOPD的治疗研究已较为深入,临床多从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感染为主。糖皮质激素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肺功能及氧合,但在临床使用中仍有许多不良事件发生,如失眠、焦虑、抑郁等,并且激素的累积剂量与AECOPD的复发频率息息相关[10-11]。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有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的平衡,发生腹泻,长期反复使用还可能产生抗生素耐药等问题[12-13]。研究表明在AECOPD的治疗过程中,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可固护正气,减少再住院频次,进一步提高疗效,尽快缓解症状,对患者预后也可产生积极影响[14-17],正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思想。
部分患者在临床急性加重期时可发生气喘,严重时稍活动即感气喘,伴大汗出、全身乏力、腹胀满、食纳欠佳、大便溏稀,深究其病因为肺脾气虚。一些COPD患者因长期吸烟,烟草毒邪侵犯,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肺气上逆,故见咳嗽,气喘。肺五行属金,脾五行属土,两者母子相生,而肺病日久,子盗母气,脾虚日盛。肺与脾,二者在生理和病理上互相影响,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当肺脾气虚衰弱,无法维系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时,必然会导致肺胀病急性加重。当代西医治疗下,AECOPD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急症得到明显缓解,但是气短、自汗、乏力、纳呆、便溏等证却无法改善,甚至加重。现代医家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拟定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根据脏腑相互为用的生理关系,脾气为肺之母气,肺脾之间以经脉相通,肺之气津均由脾而来,应治以补益脾土之法,且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补益后天,使中气足、气血旺,进而充实肺脏。培土生金、健脾益气,则脾胃得以固护,肺气得以滋养,气短懒言、自汗乏力、纳呆便溏等症才能得到缓解。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功效为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古代医家对此方十分推崇,临床上多有应用。《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载:“六君子汤功在健脾益气、和中化痰湿,适应证为脾虚湿盛,痰多色白质稀,并有咳嗽气短,或伴有纳呆食少的患者。”现代六君子汤常用于COPD肺脾气虚证患者。六君子汤是燥湿化痰外加健脾益气中药,方中以党参为君,白术、茯苓等为臣,佐以陈皮、法半夏,以甘草为佐使,可起到益气健脾、燥湿化疲的作用。
透皮给药是一种药物经皮肤表面渗透进入组织及血液中,达到药物治疗目的的中医外治法,能够克服传统口服给药带来的肝脏首过消除、服药量大、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以及注射剂一旦进入体内无法逆转的缺点[18]。透皮给药将药液导入体内,作用于肺腧及脾腧穴位,并有热效应、药理作用、理疗及经络治疗等功效,实现了局部对症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有机结合[19]。由于经皮渗透,不经过消化道,免去了“中药苦口”的弊处,特别适用于胃肠道吸收差或被禁食的患者,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替代途径,并且易于被患者接受。
研究发现,AECOPD患者给予培土生金中药治疗在缓解咳嗽、咳痰、乏力、大便异常等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20]。本研究发现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口服组及中药药透组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但此两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从中医角度上看,肺胀患者,肺脾气虚,肺为华盖,主固护卫气,肺气亏虚,则易感冒、自汗;脾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脾气亏虚,脏腑缺乏濡养,故疲倦乏力、食少纳呆、便溏。六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肺气充盛、卫气得以保护,则自汗、易感冒等得到缓解;肺脾之气充盛,则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得以濡养,故疲倦乏力、食少纳呆、便溏得以改善。游琴等[21]研究发现六君子汤加减可改善AECOPD患者的FEV1、FVC及FEV1/FVC指标。本研究中,在改善FEV1%Pred及FEV1/FVC方面,中药口服组及中药药透组均无明显差异,但都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六君子汤口服及药透能够进一步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肺主治节,可调节呼吸运动,调理全身气机,促进津液代谢;脾主运化,运化水液,使之上行下达,中药补脾益肺,可促进痰液排出,气机调畅,则肺功能改善。综上所述,六君子汤透皮给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疗效与口服六君子汤无明显差异,都可有效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满足不愿或不能口服中药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