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建红,张静,温雪
(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6)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紧紧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要求,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全国高校结合各自地区、各自高校的实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相互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学界对于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内涵、如何实现有机统一、如何实现协同育人,依然莫衷一是。本文探索新时代二者的同向同行作用,以期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相互作用中达到有机统一,实现二者协同育人。
近几年,学界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了诸多可贵的探索,对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二者内涵和关系,学界并没有形成共识,依然处在研究当中。然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建设。这些认知偏差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泛思政论”,它认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是“思政”,前者内容更加丰富、课程科目更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论调仅关注了“思政”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特性,极易导致各课程的 “泛思政”化。二是“代替论”,它简单把“课程思政”看作是 “思政课程”的升级,认为前者可以代替后者,极易形成“替代论”,其实质是削弱或取消“思政课程”,是极其有害的。以上不论是哪一种认识,都是不准确、不全面的,与本文所倡导的“课程思政”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研究二者的内涵,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把握其实质。
“思政课程”是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教育部2018年4月12日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大学生“思政课程”的体系,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各高校还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这些“思政课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政治认同,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的相关理论知识,是每个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思政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既包含必修课也包含选修课,既有基础课也有专业课,都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门课程中。这要求各门课程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求,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必须是同向同行的。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要求,将思政元素分层融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防止“贴标签”“两张皮”。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教师和每门课必须担负起的职责,同时还要做到有效融入,进而构成“三全育人”的格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既不是名称上的互换,也不是词汇的简单组合,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二者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同。“思政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等的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战场”的地位,这一点不能也不会因为“课程思政”的提出而受到影响。而“课程思政”有“一段渠”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生各类课的教学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科学精神、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各个专业、各门课程都要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段渠”。其次,二者的内容不同。“思政课程”主要是包含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其内容体现系统性、整体性、理论性等特点。“课程思政”主要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如政治观、国家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具有零散性、现实性等特点。为了确保课程思政中融入的思政元素的正确性,必须以“思政课程”内容主导“课程思政”的内容。最后,二者的目标任务相同。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规定了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符合“三全育人”要求,在立德树人和思政协同育人上方向一致,目标相同。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把握规律就是把握事物运动的本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亦如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互作用,也有其内在规律可循。
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4]。“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落实习近平讲话精神的关键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后“一公里”。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两张皮”现象。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价值引领是思政教师的专属,担心自己职责越界,不务正业;也有人坚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观念,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不仅没有做到“课程思政”,甚至不认可“思政课程”的作用与价值。二是在培养目标上,不能正确处理育德能力和育才能力的关系。由于专业能力评价易量化,而德育能力难量化,因而导致了重专业能力而轻道德能力的培养。三是在课程建设上,不能正确处理好思政教育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割裂开来,二者界限分明,相互割裂。即使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也是简单将“思政”内容生硬“贴标签”“机械化”。四是在管理机制上,不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专业学院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评价机制,让管理者更注重专业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往往忽略马克思主义学院,更不能将二者从管理机制上形成有机统一体。
高校应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作用为切入点,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统筹高校资源,构建协同机制,形成“三全育人”合力。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关键课程的作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上个体都有自我完善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依据社会发展渴望成长成才。“00后”大学生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未来的30年里,“00后”大学生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受到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大学生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恋爱等现实困难及压力,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加强教育引导。“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既构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又构建起“三全育人”格局,必将引导大学生按照“四个服务”方针要求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程”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体现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担负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其本质也是立德树人。
二者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共同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我国社会在转型发展中,社会价值观念发生着变迁,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同时,伴随着文化传播全球化,西方错误的社会思潮,特别是西方价值观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借助网络强势向教育领域、青年学生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贯穿教育始终。首先,二者的政治方向一致。“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一样,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把党的教育方针不打折扣地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融入课堂中,积极开展“四史”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二者的核心价值一致。“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一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使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普世价值”观的侵蚀,坚定文化自信。总之,必须要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方向与“思政课程”在同一向度上,保持二者在政治上、信仰上、核心价值上高度统一。
课程内容是育人的基础,课程建设是重要的环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实现育人目标和价值上的一致性,就要遵从课程建设规律,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虽然二者都有 “思政”内容的教学要求,但各专业课程又有专业知识教学要求,所以既不能将“思政课程”建成“课程思政”,也不能将“课程思政”建成“思政课程”,而是要建成 “思政”内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思政课程”是主渠道、关键课,其内容主要是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等。“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既不能生搬硬套思政课程内容,更不能千篇一律采用某一种范式,一定要结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将其有机地设计到教学当中。“课程思政”内容是“思政课程”的有效延伸与有益补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一体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容要有效衔接、良性互补,发挥好“主渠道”和“一段渠”作用。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程”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在“思政课程”的教学中要开宗明义,围绕教学重点,直面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问题,把道理讲清楚,属于显性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发挥“思政”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应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呈现出来。“课程思政”隐含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课程蕴含的道德追求、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等内容,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属于隐性教育。这种差异性的育人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是绝对的,而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常常是交互实施,协调统一的。任何教学都要遵从教学规律,结合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受众,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除了“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还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4],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全员育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只是“思政课程”的独角戏,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演绎的大幕剧,是每位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过程育人是指,在大学生培养的时间轴上,从入学到毕业,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贯穿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各个环节。全方位育人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体现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德树人立体大格局。
增强“三全育人”意识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高校从党建体系到管理体系,从学校层面到学院层面,从学科建设到教材建设,从教材内容到课堂内容,不断强化“三全育人”意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所有教师要深刻领会三全育人的精神实质,增强三全育人意识,坚守“主渠道”“一段渠”的“主阵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出发,高校教育应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调动一切因素,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一是高校党委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党委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理念,加强育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全校资源,形成全校一盘棋思政格局。二是要根据党和国家战略需要,结合各自高校的学科专业、学科优势,坚持“四个服务”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统筹推进学科专业规划,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程”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系统开展“四史”教育,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融入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课程思政”建设要统筹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思政”内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完善,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同步设计,同步推进,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一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论”。他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论”原指在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可利用“协同论”理论,综合运用校内资源,以产生整体效应。本文依据“协同论”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系统,这些要素在系统内部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齐心协力地运作,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某一专业学院(可以是一个学院也可以是几个学院,这里不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系统)为例构建一个协同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1+1>2的“思政课程”和“思程思政”协同系统
该系统包含两个内循环和一个外循环,两个内循环包含图1中的两个圆形系统,一个外循环是图示上的巨型系统。外循环系统包含两个内循环系统。两个内循环中,一个是指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体单位(泛指马克思主义学院)协调内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程、思政教师等要素,在学科发展、课程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打造“第一”学院、“第一”学科、“第一”课程的目标,不断提升“主渠道”“关键课”的“思政课程”整体协同,实现“1+1>2”效应。另一个是指承担专业教育的专业学院要协调组织内部的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教师等要素,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建设、课程教改、专业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升“守住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整体协同,实现“1+1>2”效应。一个外循环是指马克思主义学院诸要素与专业学院的诸要素的协同。外循环系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学院间的学科发展协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融入其他学科专业规划之中;二是挖掘并共享“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的资源,将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程改革的内容、教学方法的成果融入教学当中;三是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间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同步提高育人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将科学技术史、不同专业发展史以及专业发展的新动态等专业元素融入到“思政课程”中,而专业课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思政元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内循环的协同与外循环的协同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下不断完善,从而使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达到同向同行,实现“1+1>2”协同效应。
以协同理论为依据,以二者作用系统为依托,在思想政治课群和专业课群中各选取一门或几门课,打造二者相互作用的无缝衔接的示范课高地,以示范课带动课程群建设,以示范课效应助推课程群效应,开创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作用的新局面。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要求,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可共享的思政资源库,如案例库、视频库、红色故事库等。研究教材内容如何更好地转换为教学内容,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思政资源融入教学当中。按照习近平所提出的教学改革创新方法论的“八个统一”,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守正创新。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作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三全育人”认识,打造课程品质,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协同长效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