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021-11-18 08:34王菡
关键词:创造性劳动融合

王菡

(北京邮电大学 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北京 100876)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具有时代特征,一方面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带来的新经济、新业态,另一方面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创新型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紧密结合当下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新情况,面向国家发展新需求和人才培养新要求,研究劳动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探索和新举措,体现了教育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关切和理论自觉。那么,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什么?二者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二者的发展趋势和融合路径又是什么?笔者试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以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来探讨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提出二者融合的实践途径。

一、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实践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1],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和流动,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2]。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科学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纵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过程,可以看出该理论主要包括4个方面:

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3],满足需要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自由发展的需要3个层次。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3],需要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水平限制,客观的社会条件为需要满足提供支撑,同时,需要的满足和发展又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内驱力和源动力。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4]。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力和脑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可以使人不再拘泥于社会分工,而是从自己的兴趣、需要出发从事或变换劳动,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地发展。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5]。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内容是各级各类的社会活动。只有社会活动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从片面到全面,从贫乏到丰富,从封闭到开放,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

4.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性。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个性体现为个人在价值观、态度、兴趣、道德、习惯等方面表现出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个人主体性的提高需要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个人独特性的发展需要树立高尚的理想。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标准。

综上可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更多强调以独立个体体现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四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内涵。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源于自然,但又是通过劳动和纯粹的自然区别开来。最初的劳动就是人与自然的互相适应,是通过体力的付出从自然界获得生存的必需品。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讲,劳动是人的“普遍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活动,但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使生产劳动越来越依赖于生产者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因此,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彼此独立,又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而相互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成为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基础,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该论述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为基础,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与资本主义推行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根本区别所在。

那如何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呢?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马克思结合当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社会背景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的概念,并在《资本论》中详细论述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必要性。他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成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劳动者的职能和劳动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8],也就是说,工业时代技术变革太快,引起工人劳动职能的不断变化,只有让劳动者接受综合技术教育,懂得各种基本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技术,才能与这种劳动的不断变动相适应。马克思将综合技术教育看作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们正从大工业时代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密集型特征越来越突出,劳动者不但要具备工业时代的综合技术能力,还要具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要求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劳动教育也面临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命题。

二、逻辑关系:创新创业教育是更高层次的劳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而劳动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最新的时代注解,特别是在第七条“劳动内容”中明确提出:“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7],并对大中小学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从《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可以看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范畴包括了“认知—情感—能力”3个层次的内容,而每个层次面向大中小学又包括3层逻辑关系。

劳动教育的认知包括“人人要劳动”的简单认知、“劳动创造价值”的进阶认知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宏观认知3个逻辑层面。认知是劳动教育的起点,解决的既是“知不知”的问题,更是如何塑造劳动价值观的问题。

劳动教育的情感包括感知劳动乐趣的初级层次、体会劳动光荣的中级层次和培育劳动精神的高级层次。培养劳动情感,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中产生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减少享乐主义人生观等的侵蚀,也能让学生将对劳动的憧憬与热爱升华成高尚的劳动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务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情感是劳动教育的润滑剂,解决的既是“爱不爱”的问题,更是如何追求的问题。

劳动教育的能力包括侧重养成劳动习惯的初级阶段、掌握劳动技能的中级阶段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阶段。劳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思维,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围绕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等。能力是劳动教育的落脚点,解决的既是“能不能”的问题,更是如何持久的问题。

从认知—情感—能力3方面可以看出高校的劳动教育实际包括3部分:一般体验式劳动,主要以生活劳动为主;服务性劳动,主要以社会实践为主;创造性劳动,这是高校劳动教育内容安排的关键与核心,也是与其他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内容设计的最本质区别,即强调高等教育的高深性,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创造意识、能力的培养及挖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在高级层次上开展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层面是一种更为复杂、综合、创造性的劳动(如图1所示)。

图1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关系

三、问题与趋势: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应然与必然

(一)薄弱之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之应然

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密切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统领性作用,这种统领性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劳动教育的现状是“劳动教育薄弱”。劳动教育到底怎么落实仍然受制于学校对劳动教育本质、范畴、实施路径等的理解或对政策的解读。比如,劳动教育的阵地并不明确,不少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甚至一般意义的校内外教学活动)都等同于劳动教育,或者将劳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等同,将劳动教育简单化。目前,在学校的劳动教育实施系统中,劳动教育通常包括独立开设的劳动知识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或者随意性、碎片化的劳动体验活动,对“劳动”的定位多集中于专业教育的脑力劳动、低水平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碎片化的服务劳动中。劳动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劳动教育薄弱”成为劳动教育的困境。

(二)破解薄弱之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然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人的能力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丰富,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在这一视角下,劳动教育的价值落点就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品质与能力,开发与挖掘学生内在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某种程度上,创新创业教育体现的恰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性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都充分强调“人”的价值,这为二者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二者充分发展提供了支撑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二者充分发展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方面有利于克服社会劳动懈怠的倾向。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意愿,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劳动在创造物质世界和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让劳动改变世界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体验。另一方面有利于夯实创新创业基础。劳动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心志。习近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中的人民立场、政治信念和劳动情怀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使命召唤。

3.创新创业教育破解“两张皮”的举措可为劳动教育提供借鉴

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之初存在着概念不清的问题,如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鼓励大学生都去创业;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资源保障不足、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如教师、教材、资金和场地等基本条件不具备,创新创业教育远离第一课堂和专业教学,被认为就是第二课堂的校园活动等。但是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了创新创业与教育“两张皮”的难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诸多成功经验与举措可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四、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抓手

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对140名青少年10年的跟踪研究,提出了“创造性劳动”理论。他发现,从事重复单调、毫无技巧可言的体力活动将会扼杀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和创造力,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力和智力结合的程度[8]。因此,青少年的劳动教育更需要创造性劳动教育,这种教育的关键在于复杂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劳动要有思维活动的跳跃、熟能生巧的训练及独具匠心的技艺,通过智慧的劳动所掌握的技巧、所从事的步骤和操作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依存性。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创造性劳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在青少年教育中的进一步探索,“创造性劳动”更强调对智力和体力结合的复杂性、创新性等。

创造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高级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层面,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抓手。具体而言,创造性劳动要通过劳动来发现客观事实,而不是凭空想象,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劳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生成劳动持久力,使劳动教育能够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通过创造性劳动来促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呢?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次,要提升创造性劳动设计者——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学能力;再次,将创造性劳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各类实践活动和指导服务中;最后,要搭建创造性劳动实施的政策环境、平台环境、信息化环境、文化氛围等外在支撑条件,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创造性劳动为抓手,在劳动教育中坚决摒弃“以劳代教”或“以学代劳”的做法,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坚决摒弃凭空创意的做法。坚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坚持面向学生开展创造性、复杂性劳动,以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劳动教育的兴趣和质量,以劳动教育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务实性和实践性,通过二者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的教育目标。同时,强调学习的终身性,又在教育中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对人的关怀。

(二)加强高质量师资建设,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内容都要调整为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的创造性劳动内容。因此,建立与创造性劳动适应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是必要的。一方面,加强师资培训,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所授知识背后劳动应用场景的训练过程,更是有意识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创新训练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思维在检查、纠正、改善着劳动的过程,而手似乎把各种细节和详情报告给思维,于是劳动就发展了智慧,教给学生合乎逻辑的思考,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事实和现象的依存关系中去。”[10]另一方,要打造“吸引名师名企参与,注重稳定骨干核心,加速青年培养成长”的多类型指导教师队伍,按照通识教育、训练指导和顾问咨询等不同层次组建由校内导师、企业精英、社会组织、投资机构等参与的师资队伍,建立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复用机制。

(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施依据,要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首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开设创造性劳动专门课程或模块,或者设置32学时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要讲授实践方法,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要讲授创新思维。其次,在专业课程中通过案例、实验、社会调查等方式融入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元素,以创造性劳动为抓手训练学生通过双手在精细、创造性的活动中把抽象思维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最积极、最具创造性的一面。再次,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开展共建课程。通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和校校共享,加强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导向。最后,要改革教学方式,建立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指导服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以团队为基础,采用“课内+课外+讲授+实践”的形式,课程可以跨学期,可以跨专业,可以跨年级,在寒假或暑假进行集中实践;在考核方式上,打破传统的百分制、卷面考试等形式,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更加注重考核劳动成果的创新性、实效性、社会性和可持续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社会发展需求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或应用。

(四)加强组织管理,构建全方位的外部环境支撑机制

加强组织管理,多方面构建支撑环境。一是搭建实践平台,可依托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加强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放共享,为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践提供“硬”环境。二是政策环境,设置合理的学分,实施弹性学制,将老师指导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职称评聘和岗位考核,设立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奖学金等,为二者融合提供“软”环境。三是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共享、项目管理、成果培育、服务集成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慕课建设,建立教学云平台和资源库等,为二者融合提供“虚拟”环境。四是文化环境,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围绕二者融合选树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和教师教学创新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培育创造性劳动文化等,为二者融合提供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

创造性劳动作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抓手,在开展过程中还应遵循“全员、全程、差异化”的基本原则,即创造性劳动不应仅仅以部分课题、相关课程教师和学生为主,而应该更加灵活、广泛地在全课程、全校甚至社会范围内开展,使学生能够全面、长期地接受创造性劳动教育,而不受课堂、专业、年级、学校等限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教育活动的高校特点不同、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创造性劳动的开展也应因地制宜,体现出特色与差异性。

猜你喜欢
创造性劳动融合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