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
摘要:高中物理作为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升学和物理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下,物理课程也做了相应地调整和改革,不论是在教材内容上还是在考试上,物理的难度不降反升。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应用能力,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280
近几年,教育改革走进了义务教学过程中的各阶段,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而设置的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的学习也不同于中小学的学习,在方法上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差异。高中物理秉承初中物理的基础,在学习内容上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上需要优化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应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发挥关键作用。
一、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高中物理教学理念是在传统物理教学理念的指引之下,因此不得不受制于传统物理教学理念[1]。传统物理教学理念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忽略物理学习方法、物理教学模式,物理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一味地注重物理学习成绩,会造成学生的机械化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和物理观察能力,时间久了,学生只会在意物理学习能不能提高分数,会丧失物理学习兴趣。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一)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物理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因为物理课程在理论上和实践当中都有着不同的使用,新课改下,教师要做课堂知识的传播者和参与者,知识讲解完成以后,需要学生自己消化知识,如果一味地强调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会让学生的参与度降之又降。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参与度提上去,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分析物理难题,只有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激发出来。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知识的时候,教师上课之前先拿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质量要求都不能相同,在课堂上教师在一定的高度分别在同一时间让两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观察物体掉落轨迹。教师不用先给学生讲解自由落体知识,在物理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上来,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证明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提前设计好物理习题
高中物理的教材当中,每一节内容后面都有本次课所要做的习题,做习题不是物理教学的目的,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适当的习题训练掌握好基础的物理知识,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识,才能把相应地物理习题做正确,没有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就谈不上做习题的正确与否。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基础好,掌握物理知识的能力快,在课堂当中也踊跃发言。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拔高题、竞赛题,来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此外,针对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准备习题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基础的物理習题,让学生把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学到位,加强物理知识、巩固物理知识是这些学生的重要任务。通过提前预设好习题,让不同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有利于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
(三)改换实验设备,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从一开始就与实验结下了深厚情谊,不管是牛顿开创的经典力学,还是后面的现代力学,每一次物理成果的出现都与实验息息相关,实验性是物理学的重要特性[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开展,相关教育部门也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在学校建立物理实验室,实验室建完以后还须添加物理设备,这样才可以保证物理实验工作的展开。学习好物理知识是开展物理实验的基础,只有在物理实验当中,才能检验物理理论的正确与否。物理学习重在创新,要保证好教学质量,就需要在实验教学当中有所创新。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内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实验室做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室当中,准备好有铁芯的原线圈、电流表、干电池、滑动变阻器还有导线等相关设备,连接好相应地设备,通过设计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环节,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得到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从电路中得出感应电流的现象的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物理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动手兴趣,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会在越来越先进的教学方法下得到有效地解决,物理的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有利于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学斌.核心素养教育下问题优化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36):29.
[2]方向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21(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