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021-11-17 15:11马春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9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公路桥梁

马春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公路桥梁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在桥梁施工的过程当中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在公路桥梁施工当中经常会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究竟是指什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混凝土浇筑时的过程,如果混凝土的体积收缩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那么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有效控制因为温差或收缩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发展,这种施工技术就可以理解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最近这几年来,我们国家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相对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裂缝的控制也有了很多经验和技术积累。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就是建筑结构最小的截面积大于等级1m2的混凝土结构,且施工应当规范化、系统化,明确施工工艺要点,从而提高施工效果与质量,减少资源方面的消耗。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了解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备复杂性的特征,在具体应用中结构极易出现温度变形情况,也需要求技术人员对温度进行严控,通常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若是温度应力比拉伸力大,则会产生裂纹。特别是施工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维修的难度和成本。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具有表面系数低、内部溫度上升快的特点,所以在分析中不能够分离出许多混凝土结构,若是混凝土出现众多裂缝,相关工作人员务必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预防裂缝及大体积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具备体积大的特点。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开展混凝土施工工作时,水化热很难及时释放。外部空气温度和内部温度较低,温差会导致裂缝。此外,要严控原材料组成与选择使用,对原材料成分进行认真检查,以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下降。

2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现状

2.1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一是因水泥水加热造成的。在工程建设之前,要把水泥与水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确保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由于水泥和水混合时的温升和热量较少,大体积结构的截面较厚。但由于表面系数不大,影响了水泥的冷却空间,会进一步蓄热,其有可能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许多混凝土结构是利用20%水固化水泥的,其他的均是蒸发。若是实际的水泥蒸发量高于原有标准,水泥蒸发量就会产生更多的蒸汽量;若是超过收缩值,混凝土就会出现收缩,此时就会出现间隙。在建筑结构施工中,一般体积比较大,且会使用许多混凝土材料,在此过程中砌块与混凝土粘结力就更高。此外,在一部分建筑结构当中,结构基础既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部黏结,也会因温度效应而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出现黏结现象。

2.2水泥水化热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水泥中的胶凝材料与水充分混合后,会发生剧烈的水化热反应,释放一定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结构断面的密度与强度特点,极大的阻碍了热量的流散,使热量聚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而外部结构因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温度逐渐降低,进一步增大了内外部结构的温度差异,形成一定的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自身的耐受限度,就会产生结构裂缝问题。经理论研究与实践积累证实,不同品类的水泥材料,由于组成成分不同,发生水化热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释放的热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3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还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各环节作业实行科学规范和管理,降低质量问题的出现几率。在管理制度建立中,一方面要注重上岗制度的完善性。做好员工岗前培训工作,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专业能力,加强施工环节把控,为维持各项参数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做好上岗前各项检查工作,要求施工人员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本着对自身、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开展浇筑作业。另一方面要完善奖惩制度内容,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明确自身作业要点并加以落实,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3.2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调整砂石的含量,将泥浆含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且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粉煤灰作为添加剂,以确保抗裂性。从当前的工程经验来看,一个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方案已经在有效利用水泥、提高水化率、降低混凝土散热次数、保证泵送强度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混凝土质量得以大大提高,也使得经济效益得以大大提高。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是经常见到的一种问题,模具的入模温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有效解决温度开裂问题。为了控制温度,必须将浇铸温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这可以通过添加一层低热水来实现。此外,应将运输混凝土所需的时间保持最短,并将混凝土的硬化时间增加至5小时或更长时间,以避免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干扰。在进行浇筑作业时,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过短的时间内完成浇筑施工工作,这就会使得混凝土热量不能够被完全地散发出,且水热峰值过早出现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好影响,因此要采用相对较慢的浇筑速率以确保施工质量。浇筑温度的数值不应超过18℃,从而减少混凝土模具中入模温度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模具对于混凝土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根据施工经验可以知道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工作主要需要把控的影响因素就是温度,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于温度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引起非常高重视,确保在模具拆除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合理地控制在一个温度范围内,避免出现偏差。大体积混凝土模具的侧面拆卸是非常重要的工序,按照相关规定拆卸完成时内外部温度差要控制在25℃以下。若是温差不能达到标准,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温差小于25℃,然后才能继续进行模切工作。

3.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

监测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温度,不但能够明确不同混凝土部位的温度变化,还能够结合变化情况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养护手段进行改良与优化,最大化地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发一系列的温度附加应力,降低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时,应当明确原材料初始温度、入模温度、浇筑时环境温度、拌合时环境温度这类节点,并测算浇筑完毕混凝土的实际水化热,准确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变化情况,对于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实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当前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可以借助混凝土测温仪来保证温度监测的准确性,可自动记录数据,实时存储并发送至云平台,确保数据永不丢失,且拥有简而易懂的上位机软件,可显示实时采集数据并生成温度变化曲线。测温点布置,因筏板分3个板块进行浇筑,故每个板块在4个角距离边缘5m设置1个测温点,每个板块设置4个测温点进行检测。混凝土温度要求:第一混凝土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上升不超过50℃;第二混凝土降温速率控制在2℃/d~4℃/d;第三混凝土表里温差≤25℃。以第1个板块检测数据为例,得出实际数据符合混凝土养护温度要求,综合检测点数据,测温结果曲线。

结语

公路桥梁的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在整个工程当中显得格外重要,所以为了尽可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陈彦红,陈季,杨建新,等.大体积现浇抗裂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研究[J].森林工程,2021,37(1):105-110.

[2] 吴丽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12):161-162.

[3] 李祥斌,张奇.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J].四川水泥,2020(12):7-8.

猜你喜欢
大体积混凝土公路桥梁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试析公路桥梁检测技术与现实中的运用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