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段婕
文题
《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有这样一则故事: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同学们读了这则故事,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荆人的弓箭被荆人捡到,肥水没流外人田,按照亲疏远近做判断是人之常情;乙同学认为,孔子看重事物的工具理性,只要物尽其用,不必拘泥于荆人或外邦;丙同学认为,老子把弓箭看作是从天地中来的,最终还要到天地中间去,是哲学中的“物自体”理念。这三位同学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索?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荆人遗弓的故事已无须赘述,荆人、孔子、老聃的解读参差多态,但都避开自我不谈而对荆人的大局观念加以剖析,对区区遗弓置若罔闻。而依我之见,青年从中可汲取的智慧也正是对泥守自我的摒弃和心念大局的追求。
荆人遗弓不肯索,荆人以为来去自荆人,按照亲疏远近做判断,这是基于个体对国家的归属;孔子以为来去自如,物为人所用即可,这是基于对人的博爱;老子以为来去自天地,以“物自体”的理念放任遗弓的最终归属,这是基于物与自然的联结。显然,荆人、孔子、老子的观点存在思维高度上的递进,由国到人,再到自然,他们正是站在不同的高度,诠释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大局观是一种思维高度。新冠疫情初发时,家住荆州的医生甘如意正在老家休假。随着情势愈发危急,一线医护岗位愈发危险,暂时避难在家本无可厚非,但她却毅然决定动身返回。“疫情这么严重,我必须要回去。”没有可搭载的汽车,于是四天三夜,她骑车二百多公里,从荆州到武汉,不畏风雨的侵袭,不惧孤独的长夜。
甘如意的巾帼伟迹,从荆人的角度看,是中华儿女对同胞的援助,是国人在祖国迫切需求下的积极应答;从孔子的角度看,是人与人的互助,是甘如意为人类抗击病毒做出的贡献;从老子的角度看,她的所作所为,是一场人类与自然破坏力的对抗。这是精神意义上的遞进,是价值导向上的升华。由此观之,三者所表现出的牺牲自我顾全大局的理念之崇高、力量之磅礴可以想见。
荆人遗弓的理念影响了一代代先贤伟人,鼓舞他们做着惠及祖国、惠及人类的伟业。“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舍其半生在茫茫大漠,保护的是中华瑰宝,是世界的财富,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工作者顾方舟以身试药,予药于子,舍己幼,为人之幼,使中国走向无脊灰状态。他保护的是每一个脊灰患者,每一个不幸的家庭,更是在维护人类于病魔面前的尊严。
反观当下部分青年,大局观念似乎在一次次喧哗中渐渐迷失。当自我独占鳌头,青年人的心境不再纯粹,思想被麻木侵占着。我看见,青年人群中无端的大笑和放肆的举动让稳重形象和大局意识荡然无存;我看见,斤斤计较的争吵和睚眦必报的作派正一步步毁掉虚怀若谷、心怀大局的风范;我看见,矫揉造作的情态和浮躁轻佻的言行为洁净的心染上污秽之气……当代青年,是时候拾起大局观念的珠玑了。
时代对青年的召唤鞭策着我们不泥守于狭隘的自我、局促的小我,放宽眼界,扩大视野,心念大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召下走好每一步人生路。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青年人的视野因大局观念而开阔敞亮,不泥守自我才能在人生的阳关道上一路高歌,长乐未央。(世界华人作文大赛一等奖)
评点:陆会柱
巧于布局:材尽其用——活。荆人、孔子、老聃三位前贤旧事不仅是文章的发端,立意的依据,更是参与文章的始终。释“不泥自我”依傍三位前贤,解“心顾念大局”参照三位前贤,举现实事例类比三位前贤,召唤当下青年效法三位前贤,材尽其用。
巧于立意:站位至高——深。文章规避了对关键概念进行打包式的方式,赋予其“个体对国家的归属、对人的博爱、对物与自然的联接”的丰富内涵,立意深厚高远而不扁平。
巧于造语:因时而化——灵。文章用词造句令人拍案。说旧事,“不肯索”等适配文言语境;明题旨,三个“基于”句连用,清晰界定含意;列现象,用“我看见”句排比,如临其境。总之,文章文质兼美。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