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颇有些异常。继夏秋两季河南、山西遭遇罕见暴雨后,近日北方多地又迎来罕见寒潮,中央气象台“三警齐发”,东北普降大雪、局地暴雪。而放眼全球,多国相继发布拉尼娜状态预警。
所谓拉尼娜现象,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今年3月全球刚结束一次拉尼娜现象,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又进入拉尼娜状态,使得今年成为“双拉尼娜年”。极端气候频现,令人堪忧。
巧合的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进行,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依然是热议主题。眼下,全球不少地方出现的极端天气,彷佛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提醒:无论是从微观层面还是从宏观层面,我们都必须积极制定策略、采取行动、形成相关应对规范与机制。事实上,早在2007年,联合国公布的评估报告已经表明,过去50年,极端天气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经一次又一次向人类发出警告:全球必須走向积极合作,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
就在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时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人类必须要有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应对链条上的责任人,都应该将这种紧迫感注入实际行动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积极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双碳”目标,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近年来,我国应对极端天气气候的思路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如在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下,具体的停课、停工、停运等措施已经较为健全,民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意识也逐步增强。
(据澎湃新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