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科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有着近百年红色基因的山东能源集团,坚持高境界谋划、高标准部署、高质量落实,把学党史、悟思想作为根基,把办实事、开新局作为关键,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思想决定行动。山东能源集团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学深悟透,在“学懂”上抓深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召开3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邀请权威专家、知名学者举办“山能大讲堂”、辅导班43场次,开展党委书记上好“党建百年”第一课,组建“红色熔炉”“沂蒙先锋”等36支特色“红色讲师团”分层次宣讲,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创新形式学,切实把“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学有所悟,在“弄通”上抓消化。创新“中心组学习+”模式,按季度、分月度组织集体学习和研讨交流,两级党委组织专业探讨67次、撰写讨论文章200余篇。聚焦党的最新理论如何学深、如何悟透、如何指导实践等问题,确立主题、设计课题、找准选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等要求,组织专题研讨,一次一个主题,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找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在山东能源落地的结合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做到心中有想法、手中有办法、落实有干法。
学以致用,在“做实”上抓转化。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为本,着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求实效。在落实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上,聚焦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职能定位,本着“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到位”的原则,从投资管理、财务预算、资本运营、全面风险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着力,指导建立《经理层议事规则》《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制度》《投资管理办法》等制度80余项,构建了与世界500强企业相适应的运营管理体系。在贯彻“国企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重要指示精神上,坚决推进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和“倒计时”改革,找准目前的“残”、抓住现实的“缺”,以“刀刃向内”的毅力推动重点攻坚。目前,14户权属企业混改、33户“僵尸”企业出清、20.3万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全面完成。联合重组以来,推动山东玻纤上交所成功上市,新风光公司成为山东省属企业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山东地矿正式摘掉ST“帽子”,形成了4家主板上市公司、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新格局,证券化水平持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要攀登事业顶峰,就要心无旁骛专攻主业。山东能源集团牢牢把握“心无旁骛攻主业”精神内涵、时代特质、践行标准和实施路径,实施“立足煤、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六大主导产业”,努力推动由传统煤炭企业向新型能源企业转型。
煤炭产业高效发展。明确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四型矿井”目标,9对煤矿纳入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为新兴产业崛起发挥支撑作用。
煤化工产业协同联动。年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超过1500万吨,甲醇协同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煤电产业一体联营。全力打通外电入鲁通道,盛鲁电厂送电山东省;“陇电入鲁”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山东能源集团成为“陇电入鲁”的战略实施主体。
装备制造产业高端集群。山能重装激光熔覆生产规模全国第一,轻合金公司具备高铁、地铁领域全系列承接能力。
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担当山东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重任,注资60亿元成立新能源投资平台公司。与央企合作,布局“海上风电+风机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山东省中远海风电资源开发。积极培育氢能产业,国内首座集氢、电、醇、气、油于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站已投运。跟进鲁北风光储一体化基地规划,加快光伏发电产业布局。
现代物流贸易产业量效齐增。创新商业模式、资源合作模式、营贸协同模式、供应链一体化模式,现代物流贸易产业规模支撑作用凸显。指导成立国内首个区域协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上线首日交易额近2亿元,规划到2025年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山东能源集团坚持把“实”字贯穿始终,不重数量重质量、不重形式重内容、不重考核重职工群众满意度,围绕职工所盼、所急、所需,把“我为职工办实事”办到职工心头上、心窝里、心坎中。
山东能源集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在倾听民声民意上求“全”。以“1+1+N”党员联系群众、职工代表巡视和人大代表“双联”行动、“走千访万”大调研等形式走进职工群众,以“心声频道”“民情日记”“440(事事灵)服务热线”等平台载体搜集民意,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坐在一起、想在一起、说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目前,两级班子累计开展“大走访”“大排查”810户次,通过网络渠道受理民生问题530余条,及时回应职工关切的问题,办好为民实事好事。
在解决民忧民盼上求“实”。始终把职工群众的事当作头等大事,设立“职工贴心人”,构建工会、家庭、单位“三位一体”的暖心服务网络。实施省外创业员工关心关爱“20条”措施,建立赴外职工服务中心、站点,配备近万名“代理儿女”“志愿义工”。立足青年职工成长需要,开展“山东能源杯”首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设立青年人才库,搭建创新创造平台。
在办好民生民事上求“效”。完善为民惠民便民常态化体制机制,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深化服务型机关创建,建立报送重大紧急事项呈阅件制度,开通“绿色通道”,为基层办理事项30余项。擦亮暖心志愿服务品牌,“新矿心”“善微”“红马甲”“好矿嫂”等400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义务劳动、关爱空巢老人、助力安全生产等服务活动2000余次,真正把服务落到了实践中,办到了职工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