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永芳
万众瞩目的中高考,考的不仅是学生,也是媒体人——考验媒体的发现力、策划力和执行力。
2020年疫情期间的武汉中高考,格外引人关注。对这几场大考,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导明确提出“留下记录时代、见证历史的报道”要求。
作为承担几场大考的报道主力——楚才教育院的采编负责人之一,本文作者全程策划、组织报道,报社前后方通力合作、紧密衔接,使长江日报高考、中考和复学复课报道在新媒体和纸质媒体的呈现中亮点纷呈。
打完几场大仗,本文作者做了一次复盘和总结。整体而言,总结几场大仗的新闻报道,跟奥运会比赛的追求相似,那就是,都要——更快、更高、更强。
万法归一,很多事物、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整个7月长江日报楚才教育院接连做高考、中考、高一高二复学复课、高考出分的策划与报道,感觉跟奥运会比赛的追求也比较一致,那就是,都要——更快、更高、更强!
每天,10楼集中办公会上,
老总都在催促:
快,快,要比对手快一点!
或者是挑剔:
你这个主题报道还没有高度啊!
再或者是灵魂拷问:
爆款呢?
所以,常常,我们就是水中的鸭子,
表面平静淡定,
其实水底下在拼命地划水。
每打一场仗,都要和对手较无数的劲,每一次,都像是拼尽心力之后的绝处逢生。
更快——
2020年高考于7月7、8日举行。提前两周,我们就在讨论、准备报道方案。大家知道,疫情期间的这次高考,对于武汉意义是多么的不同。
报社领导要求,要留下记录时代、见证历史的报道。
除了防疫,又叠加了暴雨、汛情压力,为保高考,武汉可谓全城总动员。我们的报道方案经反复讨论、多次打磨、排兵布阵、全媒体出击……
凡事预则立,这才会有更快的新闻:
高考第一天,早上6点,考点还没有开放,楚才教育院全体采编人员已经各自就位、开始了紧张的工作;7点,我们的视频新闻、文图新闻已经连续不断地在发出;同时,楚才教育院、融媒体中心、法治中心……我们的12路直播在考点现场开播;7点半考生开始进考点,有序测温、验证,进入无风无雨的候考区……我们用直播、视频、文字、照片,全程记录;9点59分,长江日报微信《戴着口罩,刚刚,武汉5.9万高考生上场开考!》全城首发,有海报,有视频,有整合的文图。
高考后的7月10日,高一、高二返校复课,楚才教育院4路记者清晨6点多就开始发来鲜活的现场视频、文图;我们的微信10点46分发出,再次做到全城首发。
再来看中考,我们的速度更快了。
仍以微信为例。7月20日上午9点开考,我们的微信《刚刚,武汉7.2万中考生开考》9点20分发出;中午,《武汉2020年中考作文题出炉,还有这道题目与疫情相关》12点43分发出。
……
我们在场,我们全媒体记录,我们第一时间呈现。
还有作文题及名师点评、试题及答案、高考出分抢优秀励志考生故事、分数线和一分一段表……都是要“抢”的,要抢得又快又准又好。
新媒体报道贵在快、灵、准。每场大考,都是各个环节的同事们通宵熬夜,凌晨采访,仔细把关……看得见的,是一个个端出来的新闻产品;看不见的,是前后方争分夺秒、密切配合、夜以继日的奋力付出。
更高——
快速之外,还要追求新闻的高度,我们的格局、眼界、能力都决定着新闻的高度,重大主题报道更见新闻的高度。
武汉市全市上下都非常重视2020年的高考、中考,全城保高考,以及用高考的标准保中考,这要求深植在武汉人的心中。高考、中考、复学复课,也是武汉的一次次大考。
除了教育部门,气象、交通、交管、公安等多部门,组成了一张应急处置的大网,将最贴心的服务,送给了这一届最特殊的考生。
2020年高考、中考,武汉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全市考点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无备用隔离考场启用、无突发事件、无考务偶发事故、无因渍水和交通问题误考考生。以上事实提炼成:5个“零”,这是我们这次主题报道一个高度的提炼,综合了武汉各个部门的保障结果,用显著的数字高度概括了武汉2020高考、中考安全有序顺利举行的庞杂事实。
新闻的高度,应该还包括接地气:楚才教育院记者在考场外采访了一批武汉的家长,他们有的是战疫一线的医生,几个月与家人保持距离,几次想拍拍儿子肩膀又缩回了手。这一次跟同事换班调休两天,送儿子上考场,父子拥抱互相加油,让人动容;有一位爸爸高举一面国旗,迎接女儿“凯旋”。他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国旗,经过这次“疫考”的洗礼,孩子对这次武汉“战疫”,对爱国,应有更为深刻的记忆和感悟。
我们挖掘了这样一批武汉家长的故事,他们与我们这个城市、我们这个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同频共振,既能挺身守护国,也能柔情呵护家,他们是这个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代表。
长江日报微信海报
更强——
更强,往大里说,是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更强;往小里说,是我们的报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留下记录时代的印记。
7月23日凌晨,高考出分,赵静主任通宵没睡,接替我后半夜的值班。楚才教育院记者杨枫和向洁第一时间详细采访了华师一和武汉二中两位最高分考生,了解他们的经历、故事,以及各方面对他们的评价。
我们深感这是两个有家国情怀、有志气的武汉伢。23日中午11点48分推出微信《高考放榜,理科725分,文科658分……这群武汉伢不一般》,迅速刷屏了武汉人的微信朋友圈,微信阅读很快达10万+。
我们按策划方案采访了一直在关注的几位武汉考生,包括画画送给援汉医疗队的“方舱男孩”,父母都在战疫一线的“医学梦”考生,还有写歌献给母校的“说唱小子”……我改完这些稿子,迅速发新媒体,然后整稿见报。
这篇新闻稿角度特别,有时间累积沉淀的层次感。
在当天的部门采编群里,我跟记者们交流:“做这个稿子,我有个感触,采访报道人物,当时留下档案,后续就是财富。对我们媒体而言,更是如此。媒体要做自我宣传,表示我们关注进步,记录时代一直持续。对报道而言,这也更加立体一些。”
有人说新闻是快餐,迅速传播,也迅速被淹没。在有追求的新闻人看来,新闻报道要能感染人、影响人,要记录历史,留下时代的印记,新闻人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也唯有此,新闻才能产生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还做了两个提炼的视频作品,一个是从12路直播中剪辑出来的精华:《武汉这一刻“超纲”的考试,武汉伢没再怕的!》。2020年高考刚刚结束,对于所有考生而言,疫情,停课,云备考,再加上恶劣的天气,这是一场“超纲”的考试。所有的考生用自己的表现交出完美答卷,所有家长也对孩子有着远超以往的宽容。
另一个是视频作品《毕业生》,拍摄记录特别的2020年不一样的武汉毕业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生,各选择一名代表,拍摄今年疫情背景下,他们值得纪念的有艰难、波折,又有勇气、欢笑的毕业故事。
现在的新闻,就是以后的历史,我们的视频记录,就是努力为历史存档,真正留下“记录时代、见证历史”的报道。
更快、更高、更强,追求没有止境,新闻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