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李莉
纪录片是电视媒体的一类专题报道样式,若用一个词对其特征进行总结,那就是纪实。它是通过声音、影像、图片等方式,对社会生活、自然景象、政治文化等真实反映的一种传播方式,它真实地记录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并通过艺术渲染来着重呈现生活的原生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崛起,海量碎片信息扑面而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无暇在电视平台观看长而宏大的电视纪录片。因此,要赋予传统电视纪录片网络属性,给其融入短频快、平民化、视听冲击力较强等网络语言特点,实现网络、电视等多媒体平台同步播出,以满足当代受众的观影需求,从而收获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比过去,传统电视纪录片不再“冷门”,而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肯定,如《舌尖上的中国》《人世间》《旅行到宇宙边缘》等,不仅斩获国内外各类奖项,更是当时最为火热的电视专题节目,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焦点。
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休闲时间的零散,都让观众的“观影”需求不断改变,“观影”习惯逐渐由“电视”转向“网络”,网络纪录片由此成为多媒体传播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纪录片的选材,也从以往传统电视纪录片以宏大为主,转为可以宏大、可以市井、可以犄角旮旯、可以脑洞大开……只要导向是正向的,纪录片构造的故事不一定宏大和完整,可以小而美、可以小而真。
网络纪录片“视”的语言要求,也变得多元化,追求极高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视觉体验,成为纪录片可量化的参考标准。以纪录片《镜子》来说,这是一部家庭情感、教育类的真实电影,值得学生、家长、教师、媒体工作者们的共同反思。在“视”的方面,其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影视元素上,呈现得非常简约,就是将每家的现实生活的琐碎事情呈现给观众,给受众一种“这样的视频我也可以拍”“我家生活情况就这样”等观影感受。因此,受众在观看此纪录片时,有万分亲切之感,如同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在银屏上呈现一般。而《镜子》纪录片中,所“精心”的部分,是整个纪录片的故事结构与叙事方式,看似漫不经心,生活中的欢笑、泪水、矛盾等一帧帧的拍摄,看似随意,看似琐碎,但受众在故事的观看之中,又能够感受到“教育”这一重大问题,情不自禁地思考纪录片中主人公的教育问题要如何面对,反思自己生活中教育子女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质问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又要如何处理等。这也让该纪录片看似平淡,但每一帧都是高潮。用极简的“视”,呈现精彩、值得反思的“事”,进而把受众的思想带入了更深的层次,这才是网络纪录片“视”的语言。
一方面,选“好故事”是视觉艺术的关键。有些网络纪录片的制作周期短、成本低,那些“声、画、光、幕”等纪录片语言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再加上多数受众的观看地点吵闹嘈杂,可能是等公交车的路边,也可能是坐地铁的途中,观众的观影方式很有可能是“有一下,没一下”地看着,由此,“好故事”是受众毫不犹豫点击播放、风驰电掣进入剧情、年年不忘抽空观影的重心,也是他们找到情感共鸣的关键。再看纪录片《镜子》,是基于“教育”这一大主题,就是抓住了受众想要教育子女,却不知如何进行的矛盾心理,用“小故事”的实例生活,凸显了“教育”这一大主题,激起了受众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反思,也激起了他们对子女情感的认真审视。
另一方面,讲好“故事”是视觉艺术的基石。当前受众的休闲时间是碎片化的,其观影时间也都是零散呈现,一个20分钟的视频,可能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零零散散地看完,因此,纪录片的画面呈现就显得特别重要,既要从传统电视纪录片中的“长叙事”“详叙事”转变为“短叙事”“微叙事”,也要从“短”“微”中尽可能把纪录片的每一帧画面印刻在受众的脑海中,让他们产生最深刻的记忆。所以,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深度触碰,努力呈现出大时代、大事件中的日常小生活、小命运、小情感的人物形象,才易引发情感共鸣。
声音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多元、多彩的声音艺术,不仅能够增强画面视觉的真实感,还能够加强画面视觉的表现力,烘托纪录片的氛围与情感。网络化“听”的语言艺术,由于制作经费的限制,其制作也相对简化,但简化并不等同于敷衍,正如“简约并不简单”,简化的网络“听”语言,也要凸显纪录片的魅力与特色,呈现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以网络纪录片《最好的我们——澳门驻军20年》为例。
其一,清晰、简单的人物语言。“互联网+”时代,不仅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快速,人们观影的心也变得更急切,对过长的视频,受众都是以“快进”的方式观看。观影方式的改变滋生了当下网络视频短而精的“微”特点。与此同时,网络视频的播出环境“皆有可能”,受众走到哪,就能够看到哪,其观影环境并不一定是安静的,这也导致网络化语言“听”的艺术,不一定像电视媒体那样,有细腻、丰富的音响效果。因此,纪录片的人物语言要相对简短,紧贴画面,即便在一些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够听得明白。网络纪录片《最好的我们——澳门驻军20年》,在视频开始的“46秒”处,一长官接受采访,简短地交代了时间、地点及缘由,虽然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简单的介绍、清晰的语言,让受众快速了解了前因后果。既承接了前“46秒”对台风“天鸽”的介绍,又为后面各兵官的发言做足了铺垫。
其二,让音乐“助力”表达纪录片的思想内涵。一首好听、恰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让受众迅速记忆,更能够呈现出纪录片的思想内涵。由此,音乐在纪录片中是极为重要的,是纪录片的“精心”部分,“灵魂”所在。音乐响起,就要有效地激起受众的情感,唤起注意,跟随音乐一同融入剧情,推动剧情。音乐虽然是简单的融入,但却能够助力解读纪录片的思想内涵,这也是网络语言“听”的特点。
其三,让同期声激起受众的情感。同期声的作用是让视频更加自然、逼真。很多纪录片,是以解说、同期互为补充的方式完成讲述。但《最好的我们——澳门驻军20年》另辟蹊径,全片无解说,仅靠同期声人物口述与字幕完成了情节推动、展开,把整个故事呈现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片子符合网络纪录片短频快的特点,内容层层递进,有笑点、有泪点、有细节、有亮点与高潮,既呈现出了纪录片的“纪实性”,又不乏深刻内涵。如,在《最好的我们——澳门驻军20年》对驻澳部队某步兵营班长张鹏的采访中,张鹏谈及自己的父母,哽咽之情难以掩饰,视频也是从16分42秒一直到17分31秒,长达将近一分钟的“同期无声”,却把片中人物对家人的亏欠、不舍,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极强地烘托出来,让受众不仅体验到了张鹏此刻的内心情境,更深刻体会到了军人崇高的家国情怀。
简单的画面、简单的语言,这样的制作无疑也是简约的纪录片。而让“简约”变得“不简单”,其关键就在于网络语言“剪辑”的融入。剪辑可以说是纪录片网络语言的灵魂,剪辑是对视听语言的再创作,它能够将粗线条、零散的信息故事化、完整化,并以导演意图,规划、推动情节发展,让生硬、拼凑的情节更为流畅、动人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激发受众的观影意愿,获得受众的情感共鸣,达到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网络纪录片需要在“微”中将故事讲好,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浓缩故事的精华,剪辑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样才能够让网络纪录片的呈现效果更为完美。
总而言之,“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视频就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青睐,形成了既有专业产品,又有自媒体内容;既有视听盛宴,又有朴素无华的市井“小吃”的多媒体传播生态。因此,作为传统电视人,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兼容网络特征、顺应时代需求,生产有质量、传播力、生命力,符合多媒体传播特质的内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