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君琳
民生新闻的主要视角是百姓群体生活,是以生活事件来体现人文情怀的一种形式。在新媒体背景下,报纸记者要拓展新闻报道思路,借助网络平台,以平民化语言表述新闻事件,拓宽传播范围,增强民生新闻的交互性。同时,记者也必须贴合行业趋势,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促进民生新闻的发展。
民生新闻因贴近生活,成为读者较为喜欢的一类新闻。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民生新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报纸传播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报纸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上必须创新选材与传播方式,借助融合新媒体技术,构建信息化民生新闻平台,科学分配版面内容,最大化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新媒体视角下民生新闻的创新,并提出一些建议。
通常民生新闻是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公信力,主要内容是反映民生问题、解决群众诉求以及为大众提供一些支持帮助,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从宏观角度来分析,民生新闻以读者日常生活为主线,以老百姓的诉求为出发点,围绕读者生存现状来展开报道,以普通视角来表达人生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老百姓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发布共享,甚至可以比记者更及时地发现一些新鲜事、有趣事。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民生新闻必须把握方向,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构架现代化、信息化的新闻传播链,提高民生新闻的覆盖率。
报纸民生新闻具有亲民性特点,记录了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与特色。民生新闻报道大都较为贴近生活、事件真实,受到观众的喜爱;同时民生内容宽泛,事件人物鲜活有趣,主要采取记录式或现场报道,以观众心理需求为中心点进行报道,引起情感共鸣,充分展现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民生新闻在社会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传统媒体环境下,报纸通常有固定的新闻版面,但因版面多少对报道产生了局限性。新媒体出现后,读者获取新闻的来源更加丰富,以网络为媒介,读者可自主搜集浏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购买报纸的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不习惯采用互联网方式来阅读新闻,个体性差异也影响了读报率。其次,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读者对新闻信息有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民生新闻内容、形式相对单一,缺乏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整体发展受限,对受众数量的影响显而易见。
各城市地区都有着特定的新闻报纸,竞争激烈,尤其近些年来,民生新闻内容与传播报道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基本内容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琐碎的事件内容,缺乏深度和社会意义,在表达形式上也较为单一,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模式,长此以往读者也会产生阅读疲劳。在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呈现的质量的高低与记者、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记者、编辑人员也必须不断强化学习,接触多类信息,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民生新闻采编提供必要条件。在各类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模式都发生变化的形势下,民生新闻报纸的内容可以上传到一些互联网平台或手机端,进行传播推广,从而增强民生新闻的时效性。
在实际中,尽管整体传播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但与民生新闻的契合性不够,联系性有待加强。因此传统媒体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民生新闻必须优化传播结构,巧妙融合各种媒介,搭建多个民生新闻板块,导入多样化的事件内容,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拓宽信息传播的范围,进而获取众多的读者群,实现最大化的发展效果,达到实时传播目标。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推动着传统新闻模式的创新发展,为了保证民生新闻传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创新结构模式,有计划地设计策划。传统民生新闻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提高民生新闻质量,增强竞争力,深化新闻内涵。
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也为民生新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融媒体时代,有必要提高受众的参与度,所以报纸也要借鉴新媒体发展模式,和网络媒体跨界合作,打造一个读者乐于参与的多媒体互动平台。以《福建日报》的“城市守夜人”系列报道为例,作者选取了警察、医生、护士、执法人员、消防员、环卫工人、供电工人等一线人员,通过在夜晚、凌晨、甚至天亮之时,跟随他们忙碌的身影,记录他们坚守岗位的工作状态,记录了每一个深夜城市守护者的足迹。除了在报纸上通过图文方式的呈现,报道还在网站上开辟系列报道板块,新加入了报道视频,让读者通过文字、视频了解这些城市守护人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城市默默无闻的付出,引起读者共鸣。
民生新闻涵盖内容较为丰富,其中包括社会现状、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等,这些都是社会读者的关注点。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记者必须挖掘新的新闻线索,突出民生新闻的特点,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具有生活性、观赏性的平台。媒体工作者要把握方向,科学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宣传社会正能量,实现战略性发展目标。现在各类媒体处于独立发展阶段,同时也融合其他的网络平台,资源丰富、黏合性高。由于民生新闻的特殊性,必须贴合基层,搜集多元化的素材资料,增添新闻内容的色彩性,提高阅读率。
这就要求传统纸媒不断创新,逆向思维。一些传统媒体记者已经养成固有的新闻报道习惯,采访和写作也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可以尝试变革与创新,打破固定思维。比如以《楚天都市报》为例,记者曾策划一期主题为感恩的采访活动,受访者是被救者与见义勇为者,事前制作了一系列报道,主题皆围绕“英雄见义勇为,被救者感恩”。然而在报道过程中,该名记者发现被救者似乎没有强烈的感恩之心,这就给采访工作带来了难度,于是记者调整报道角度,将报道重点改为“调查被救者冷漠自私的原因”,最后新闻获得了很大反响,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率。在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作为重要版块,记者的报道内容只有贴近基层,才能使民生新闻真正为民生服务。
新媒体技术推动着民生新闻表现形式的创新。编辑人员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合理编排设计新闻结构,从业人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获取观众感兴趣的民生新闻类型,根据分析结果集中话题发布,提高新闻关注度。
新闻记者要意识到“注重细节,以小见大”的意义,将民生新闻事件中代表性强的细节进行深度报道。新华社甘肃分社曾经播报过这样一则新闻《记者手记:羊小平砸缸》,新闻主线是杨小平家中有6口大缸,其储存目的为解决贫困家庭用水之需,后来该地区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全体村民都搬迁至条件更加优渥的地方生活,于是这6口大缸也就用不上了,所以才发生后面的砸缸事件。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可以基于细节着手,将扶贫政策利民之优势以及村民搬迁后的心理变化展开叙述,这样能获得“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除了注重新闻事件细节之外,还要结合新媒体平台收集民众喜爱的民生新闻,设计能引起大众焦点的话题,以便将民生新闻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当下,新媒体技术渗透于各大行业,民生新闻传播模式趋于多元化,这也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满足读者多元化新闻需求,报纸民生新闻应从内容、形式入手,以“温度和深度”为要求,把握新闻舆论方向,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要积极整合资源,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提升新闻传播能力,为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打下扎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