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2021-11-16 09:32谭言超刘春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筋膜功能障碍复发率

谭言超,刘春燕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 404000)

腰痛常见的症状[1-3]。慢性下腰痛(CLBP)指下背部、腰骶部、臀部持续或反复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2周[4]。CLBP患病率7.3%,并且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而增加[5]。由于手术复发率较高、费用昂贵等原因及人们就医理念的转变,非手术治疗CLBP逐渐开始被患者接受,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有推拿、针灸、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疗法[6]。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旧称扳机点,又称为激痛点或激发点为近年来为国内外学者所认可的慢性肌筋膜炎的主要病因[7]。证据表明,对MTrPs进行干式针刺,特别是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时,可减缓解腰痛。然而,干针刺在改善功能障碍及远期疗效的优势仍不清楚[8]。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通过训练腰部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激活神经控制系统治疗CLBP[9]。经统计,与物理治疗和其他运动疗法比较,SET改善患者腰痛更具优势[10]。但SET只对慢性轻度的MTrPs有较好的效果,对于中、重度MTrPs应首选针刺疗法,然后再用该技术训练,以达到彻底对疼痛进行消除[11]。本研究用针刺MTrPs联合SET对CLBP进行治疗,观察其对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8例,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21~56岁,平均(38.34±7.51)岁;病程0.3~32个月,平均(16.77±3.08)个月。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23~60岁,平均(39.15±7.26)岁;病程0.2~36个月,平均(15.91±3.38)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CLBP诊断标准[12]。②年龄18~60岁;③治疗期间未接受其他治疗;④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常;⑤能坚持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

排除标准:①因其他原因所致的腰痛;②具有针刺及无法参加运动活动的禁忌症;③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等不能主观配合研究。

剔除标准:①中断治疗或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方式作为辅助;②治疗期间无法坚持针刺及悬吊治疗,改用其他治疗方法;③未完善疗效评定资料。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取髂腰肌触发点及腰方肌触发点,常规消毒铺巾,用0.4mm×75 mm 规格刃针,针刺选取的触发点,进针后不同方向穿刺,使该肌肉产生抽搐颤动,之后留针8~15min,每周1次,共6周。

观察组联合悬吊运动疗法。俯卧位,双手自然放于体侧。连接点为中分带及实心绳连接头部,宽悬带及弹力绳连接骨盆处,胸部悬吊带及实心绳连接胸部,窄悬带及实心绳连接双侧手臂、大腿远端,握具及实心绳连接踝关节。悬吊点为置于连接点正上方。运动点为脊柱。每次10min,每天1次,每周5天,共6周。

3 观察指标

接受不知分组情况的同一治疗师评定。①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让患者在长度为10cm的标尺图上标出自身感受的疼痛程度的位置,用来评定下腰痛疼痛程度,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②采用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定量表(Oswestry Low BackPain Disability Index,ODI),该量表评定内容包括10个问题,这10个问题包涵了疼痛(疼痛的强度和对睡眠的影响)、单项功能(坐位、站立、步行和提物)和个人综合功能(社会活动、郊游活动、性生活和日常生活能力)3个方面的情况。每题分别计0~5分,其中0分表示无任何功能障碍,越接近5分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总分为50分。10个问题的得分累加所占总分(50分)的百分比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13]。③对治疗后有效的患者半年内进行随访,与治疗后进行比较,下背部、臀部及腰骶部疼痛与不适症状加重表示复发。

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VAS评分 ODI评分观察组 24 治疗前 6.76±1.64 37.54±4.27治疗后 1.98±0.86*△ 12.62±2.38*△对照组 24 治疗前 6.72±1.59 37.27±4.03治疗后 2.43±0.75* 16.73±2.11*

治疗后半年随访有效患者,观察组随访23例,2例症状复发加重,复发率8.70%。对照组随访21例,4例症状复发加重,复发率19.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5 讨 论

CLBP的病因包括肌筋膜疼痛,小关节疼痛,椎间盘源性疼痛,脊椎狭窄和背部手术失败等[14]。这些原因如果造成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易引起疲劳性损伤[15]。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于1942年提出触发点理论,分为潜在MTrPs和活化MTrPs[16],它与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超敏斑点相关[17]。依据国际公认的MTrPs临床诊断标准,确定活化的疼痛触发点,并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治疗措施,包括干针、湿针、自我牵张、推拿、理疗、悬吊训练等,灭活这些触发点可以有效解决康复中的多种临床实际问题[18]。

针刺疗法如果能准确的找到触发点,那么对肌筋膜疼痛的缓解是非常有效。针尖触及MTrPs上敏感的位点以引出抽搐反应(与针灸的“得气”或“The-Chi”类似)很重要,这可能因为MTrPs结节(痛觉感受器)受到强压刺激,产生强烈的神经冲动传到至脊髓后角细胞以阻断MTrPs通路的恶性循环。通过针刺刺激减少和降低高活动肌的活动,已达到灭活的目的。但与健康个体相比,CLBP患者运动功能较弱[19],存在部分失活肌,如果单纯针刺MTrPs,未对失活肌进行刺激和训练,易使残留的MTrPs活化,或形成新MTrPs,造成其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稍显不足。目前使用针刺MTrPs治疗CLBP的研究较多,但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研究不足,对其远期疗效的报道更少[20]。

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通过针刺MTrPs,减少和降低高活动肌的活动,绝大多数患者疼痛等症状短时间得到缓解,然后再进行SET训练,进一步减少和降低高活动肌的活动,激活或增加失活肌的活动,提高自我机体本身感知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从而巩固了疗效,提高了远期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SET的设计是以持久改善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结合技巧来改善症状。该技术通过一套合理配置的弹性和非弹性的绳索系统,以骨骼肌疾患和各个关节的特点将患者的部分或全部悬吊,然后按照杠杆力学的原理和闭链和开链的方式分步对局部的骨骼肌进行训练,患者受到抑制的骨骼肌可以被激活,过分活动的骨骼肌也可以被减低活动,活动较少的肌肉也可以被提高活动。因此,除了能及时改善患者症状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长期疗效。

针刺MTrPs联合SET治疗可降低CLBP患者疼痛、提高腰部功能及降低复发率,比单用针刺MTrPs治疗更为有效。

猜你喜欢
筋膜功能障碍复发率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