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怡雪,孟静,陈鸣,杨成梓,3,安昌*
1.福建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 附属康复医院,福建 福州 350033;3.福建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短时间大批出现,对社会公众健康及经济发展危害性较大[1]。细菌性痢疾是内科中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2],在卫生条件落后地区,夏、秋两季容易爆发肠道细菌性疾病,对民众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影响。民间习惯将对细菌性痢疾有显著疗效的药用植物统称为“痢疾草”。“痢疾草”首见于《江西民间草药》[3]23,收录为铁苋菜的别名。笔者近年来调查发现,民间有“痢疾草”别名的药用植物颇多,但多为口传面授,少见文字记载,药用区域也较为局限,导致以“痢疾草”为名的中草药基原较为混乱。为厘清各种“痢疾草”基原,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走访调查,对目前以“痢疾草”为别名的药用植物进行本草考证和名称梳理,发现民间称为“痢疾草”的药用植物数目众多。经统计,有“痢疾草”别名的民间药用植物主要有16 种,分布在蔷薇科、大戟科、唇形科、茄科、菊科、十字花科、牻牛儿苗科及野牡丹科。本文通过对“痢疾草”进行文献考证及调查研究,为其药用植物别名的规范化使用提供参考,也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成药开发提供资料。
蔷薇科植物多含三萜、黄酮苷、甾醇苷等化合物。现代研究表明,该科植物有抗肿瘤、抗炎、抑菌和缓解腹泻等作用[4]。历代医药典籍中记载或民间别名为“痢疾草”的蔷薇科药用植物有龙芽草属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Ldb.、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Bge.及委陵菜P.chinensisSer.。
龙芽草始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名为“狼牙”,并载其“味苦,寒;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一名牙子”[5]。《名医别录》以“牙子”记,亦作苦寒止血药,主治疥瘙、恶疡、疮、痔等,别名有“野狼齿”“野狼子”等[6]。《本草经集注》[7]、《吴普本草》[8]、《新修本草》[9]、《开宝本草》[10]所载内容与前者大同小异,均为名称、别名、性味功效等方面,药材名称为“牙子”“狼牙”,别名均与“狼齿”“狼子”“犬牙”相关,性味功效均为“味苦、寒,有毒。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可见,北宋前期本草中均无龙芽草治疗痢疾的明确记载,亦未出现与痢疾相关名称。北宋后期《嘉祐本草》首次出现其治疗痢疾的记载,为引用《日华子本草》“日华子云:杀腹藏一切虫,止赤白痢,煎服”[11]274。此后,《本草图经》记其药用为“治蛇毒”及“妇人阴疮”,未载别名及其他用途[12]323。同一时期,《履巉岩本草》再次记载龙芽草的止痢作用,且详细记述其用法用量为“不计分两,捣罗为末,用米饮调一钱服,治赤白痢疾”[13],未有收载“痢疾草”的别名。清代《植物名实图考》综合前人叙述,再次提及龙芽草治赤白痢疾的效用,仍未见相关别名[14]309。《本经疏证》以“牙子”之名记,别名有“狼牙”“狼齿”等,主要作用为化湿胜湿,未提及治痢疾相关作用[15]。《本草纲目拾遗》[16]及《岭南采药录》[17]27中对于龙芽草的记载以治跌打、止血、散疮毒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中药志对龙芽草的记载呈现多样化。《福建民间草药》中龙芽草名为“石打穿”,俗名有“龙牙草”“都必奏”“小叶夹屎茶”,并附医方称其全草煎服可治疗痢疾[18]31。《陕西中药志》记载龙牙草为“仙鹤草”,具有止痢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赤白痢疾[19]638。《云南中草药》记载龙牙草为“仙鹤草”,除上述别名外还有“马连安”“刀砍药”等地方名,并记其可用于治疗痢疾[20]。《湖南植物志》[21]、《福建植物志》[22]等均记龙芽草别名为“仙鹤草”,临床主要用于止血,未述及其治痢效果。《云南药用植物名录》载龙芽草可用作治疗痢疾[23]137。《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亦记载龙芽草为止血药[24]156。
龙芽草为中国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主要功用为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民间验方中常用龙芽草治疗细菌性痢疾。现代研究表明,龙芽草配伍马齿苋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尤佳[25-26]。更有研究发现,龙芽草止痢效果良好且不易使痢疾杆菌产生耐药性,其抗菌作用优于部分西药[27]。可见,龙芽草治疗痢疾具一定效果,故别名“痢疾草”。
翻白草首载于明代《救荒本草》,称为“鸡腿儿”,文中引述《野菜谱》称其作“天藕”,均记载其为救饥野菜,未记载药用[28]146。《本草纲目》中翻白草记载较为详细,其别名亦为“鸡腿儿”“天藕”,得名原因是“以根之味名也”,对其药用记载为“主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29]1662。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翻白草“仅可充饥,不任烹腌”[14]297;《本经逢原》延续《植物名实图考》记述并稍作补充:“荒年掘以和饭食,儿科痘疮拔疔方用之,取其凉润解毒也”[30]147。至此,均无翻白草治痢疾的明确记载。《草木便方》记载翻白草:“鸡脚爪,鸡脚草苦性微平,赤白久痢成疳灵”[31]186-187,翻白草的止痢药用得以被发掘。
近现代地方志记载翻白草别名甚多,有鸡爪参、鸡脚爪、鸡腿根、鸡爪腿等[32],均因其形态似鸡爪而得名,但未见明确“痢疾草”或与之相关称谓。《闽东本草》记载翻白草为“泻痢草”“黄花仔”[33],以其功效和形态命名。可见,在福建东部地区用翻白草治疗“泻痢”。药用方面,仅《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明确记载翻白草可治疗细菌性痢疾[34]、《福建药物志》记载翻白草与龙芽草同用可治疗痢疾[35]171、《长白山植物药志》记载翻白草可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细菌性痢疾等[36]554。
由上可知,翻白草历来别名较多,已有学者经系统本草考证正其名为“翻白草”,历代本草典籍均未出现记载翻白草与痢疾相关别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翻白草主要含有黄酮、萜及甾体等成分,药理作用以镇痛抗炎、抗氧化、降血糖为主[37-38]。可见,翻白草的治痢药用具有地方性,其“痢疾草”俗称仅为地方用名,地域有限。此外,翻白草的植株形态与委陵菜近似,有可能是民间医家将龙芽草与委陵菜混为一谈,将其称作“痢疾草”。
委陵菜首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别名“翻白菜”,书中描述其叶形“似鸡腿儿叶而却窄”[28]38,与翻白草同样作救荒野菜食用。清代《植物名实图考》[14]121与《救荒本草》无异,亦未有药用记载。此后,本草典籍鲜有收载委陵菜,主要原因是委陵菜与翻白草为同属植物,形态极为相似,诸家不加辨析,将其混为一物。在《长白山植物药志》中首次记载委陵菜别名有“痢疾草”,且记载其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36]549。
可见,委陵菜治疗痢疾亦为地方性用药经验,主要集中于北方少数地区。历史上存在委陵菜和翻白草混用的现象,因资料不足,难以辨明其“痢疾草”别名是否与翻白草混用。
大戟科植物多含皂苷、香豆素及黄酮等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多数药用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寄生虫等作用[39]。大戟科植物中,记载有“痢疾草”别名的药用植物有大戟属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Siebold &Zucc.) Planch.、斑地锦E.maculataL.、千根草E.thymifoliaL.及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L.。
地锦与斑地锦形态极为相似,功效也相同,常同作药材“地锦草”使用,南北均产。地锦以“地锦草”之名首载于北宋《嘉祐本草》[11]241,书中简述植物形态、性味及功效,未述及止痢效用。而后《本草图经》[12]270载文与前者无异。《大观本草》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均增加经验方曰:“经验方治藏毒赤白,地锦草采得后,洗暴干为末,米饮下一钱,立效”[40-41],记载地锦治疗赤白痢疾。此后,明代《救荒本草》中将其以“小虫儿卧单、铁线草”之名收载,作为荒年充饥野菜食用,未记载药用[28]115。《本草纲目》中记其诸多别名,如“地朕”“血见愁”“草血竭”“血风草”等,释名为“赤茎布地,故曰地锦。专治血病,故俗称为血竭、血见愁”[29]1395。可见,其功效主要为止血、散血,兼治血痢不止、大肠泻血等。《植物名实图考》载《山西通志》记载:“地锦一名草血竭,一名雀儿草,潞人称为小虫儿卧单。此草既有草血竭之名,则治血症应效”[14]303-304。《本经逢原》记载地锦草功效:“通流血脉,治崩中痢下,功专散血止血、通利小便”[30]132。《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地锦草为调和气血药[42]。《本草述钩元》载文与《本草纲目》类同,称其“主治心气,能通流血脉,亦可治气”[43]。《本草从新》记其别名为“血见愁”,主治血病[44]。
福建地区近现代文献记载斑地锦别名为“奶仔草”“奶汁草”“铺地红”“红莲草”等[18]26,并记载治痢疾单方“取鲜的全草一撮,用冷开水洗净,捣烂后用布包起绞汁,酌加些糖,炖热,饭前服”[35]269。《江西民间草药》记载其别名“乳汁草”“地蓬草”“蜈蚣草”等,疗法同上,加红白糖煎服以治“红白痢疾”[3]21。《陕西中药志》记载其别名“铺地红”“地锦草”“见血愁”,主治痢下赤白、大肠泻血等[19]71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斑地锦别名为“红筋草”“奶浆草”“奶疳草”“乳疳草”“血筋草”等,治赤痢用其鲜全草捣烂取汁或煎水服用[45]。《贵州草药》记载其别名“地瓣草”“斑鸠窝”“红砂草”等,黔东南用其全草加红糖炒焦后,煎水服,治疗痢疾及大肠下血[46]。《上海常用中草药》记载其为“红茎草”“花被单”等,同斑地锦一起用于治疗痢疾[47]。东北亦有地区用其治疗痢疾[48]。
由上可知,地锦常见别名有“血见愁”“草血竭”“血竭”等,均以其治疗血病疗效而得名。各家典籍记载其主要功用为止血散血,兼有治崩中下痢之效。在地方有因其形态命名的“红筋草”“奶浆草”“乳汁草”等别称,南方地区常用其治疗赤白痢疾,因而有“痢疾草”的别名。
千根草以“小飞羊草”之名首载于清康熙末年《生草药性备要》中,载文述其性味为“味酸,性烈”,药用为“治小儿瘙痒疮满面,头耳淋漓,敷洗消肿毒”,形态为“叶如瓜子,择有白蕊”[49]。民国时期,《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其名为“飞扬草”,其余与前者无异,未记载其治痢功效[17]40。而后,《岭南草药志》记载其名为“乳汁草”,别名有“小飞扬”“痢子草”,收载有验方“全草煎服可治痢疾”[50],首次出现千根草止痢药用的记载。《广东中药志》亦记载其别名为“细叶飞扬草”“小乳汁草”,用于治疗湿热泻痢[51]。《云南药用植物名录》记载其名为“飞扬草”,别名为“千根草”“小奶浆藤”,并记载其可治菌痢[23]132。1969 年,《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千根草为拔毒止痒类药,主治痈、疖、癣、疥疮、皮炎等,水煎服可用于治疗急性菌痢、肠炎腹泻[52]184。《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其别名为“苍蝇翅”“蛇花儿草”“乳头草”等[24]234,《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其名为“小飞扬草”,别名为“小乳汁草”,可治疗细菌性痢疾[53]87。
千根草的药用历史虽短,但别名众多,如因形态似飞扬草而得名“小飞扬”、因植株有乳汁命名为“乳汁草”。其主要作用为治疗痈、疖、癣、疥疮、皮炎等皮肤病,兼有治疗痢疾的作用,因而在民间有“痢疾草”的别名。现代研究发现,千根草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54-56]。
铁苋菜首记于《植物名实图考》,名为“人苋”,别名有:“糠苋”“胡苋”“细苋”,入药主治“醫目,黑花,肝风,客热”,未见治痢效用[14]51。清代《草木便方》记作“六合草”,文为“六合草辛赤白异,气血二分止泻痢”,初次收载铁苋菜的止痢作用[31]103。《天宝本草》中记载其为“野黄麻”,别名有“血见愁”“人苋”“野麻草”等,其性味功效为“野黄麻性本温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方中用酒下,白痢茶煎正相当”[57]。可见,自清代起,铁苋菜即有止痢作用的记载。近现代地方志记载更为详细。《福建民间草药》记载为“人苋”,并载其全草煎水服用具有良好的止痢效果[18]28;《江西民间草药》记载为“铁苋”,载有别名“叶里藏珠”“痢疾草”等,称其全草用于治疗赤白痢疾与暑泻[3]23;《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为“人苋”,将其归为清热利湿药,主要用于治肠胃炎、胆囊炎、痢疾、肝炎、白带等[52]210;《福建中草药》记载其为“拉痢草”,在福建民间常用全草煎煮治疗痢疾[58]。
综上所述,铁苋菜在南方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西)使用较为广泛,其主要功效为治疗痢疾。20 世纪80—90 年代,抗菌药尚未普及,医院常单用铁苋菜止痢[59-60]。因此,南方地区常因其有治疗痢疾的疗效而将其称为“拉痢草”“痢疾草”。
现代研究表明,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大多具有抗氧化、抗疟、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61]。其中,痢止蒿Ajuga forrestiiDiels、九味一枝蒿A.bracteosaWall.ex Benth.及弯花筋骨草A.campylanthaDiels亦有“痢疾草”的别名。此三者的药用历史均较短,为云南、福建、四川等地方常用中草药。
痢止蒿首载于《云南中草药选》,别名“白龙须”“止痢草”“无名草”“散瘀草”“散血草”,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菌痢、外伤出血等[62]。《四川中药志》以“散瘀草”之名记,并述及其鲜用或晒干用于治疗瘀肿疼痛、咽喉肿痛、痢疾、黄疸等[63]。《中药大辞典》记载其为“止痢蒿”,民间有诸多验方用以治疗赤白痢疾[64]。《全国中草药汇编》亦将其记作“痢止蒿”,别名“痢止草”“止痢蒿”“痢疾草”等,可用于治疗赤白痢疾[53]583。
九味一枝蒿为《中国植物志》首载,记有“地胆草”的别名,可用于治疗痢疾等症[65]73。《云南中药志》收载其别名为“痢止草”“痢疾草”,为云南彝族常用草药,具有清热、消炎等功效[66]。九味一枝蒿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止血止痢,从其别名不难看出,当地民众普遍用其治疗痢疾。
弯花筋骨草素有“止痢蒿”的别名,主要在云南民间用于治疗痢疾[65]71。
我国产唇形科筋骨草属18 个种、11 个变种及5 个变型,多数分布在秦岭以南各省,其中作为药用的有10 种[67]。上述3 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民间药用区域较为局限,记载历史短,但其治痢疾疗效确切。
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L.在江苏民间有止痢药用,被称为治痢疾良药,亦被称作“痢疾草”[68]。纵观历代典籍文献,均未收载龙葵治痢疾功效,可见仅有江苏民间部分地区将龙葵称作“痢疾草”。
菊科金鸡菊属植物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Nutt.原产北美中部,中国引种其为观赏植物,称为“蛇目菊”。其药用记载首见于《广西本草选编》,名为“痢疾草”,全草晒干煎服用于治疗急、慢性痢疾[69]。《南阳中草药名典》记载其为“蛇目菊”,主治湿热痢疾[70]。《全国中草药汇编》将其记载为“波斯菊”,别名“痢疾草”,全草用于治疗赤白痢疾[71]。现代研究表明,两色金鸡菊主要药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72]。
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L.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地区称为“痢疾草”,全草用于治疗痢疾[73]。《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记载其别名“止痢草”,用于治疗菌痢及肠炎[74]。光果宽叶独行菜L.latifoliumvar.AffineC.A.Mey.与其一同药用,药材名为辣芥,主治痢疾[75]。现代研究表明,宽叶独行菜中总黄酮类成分对胃肠动力具有一定影响[76]。
鼠掌老鹳草在本草学中为老鹳草的来源之一[77],老鹳草为传统中药,具有止泻痢的功效,可用于泄泻痢疾[78]。鼠掌老鹳草在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用于治疗痢疾,被冠以“痢疾草”的别称。有学者初步探索了鼠掌老鹳草的药理作用,发现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79]。通过鼠掌老鹳草与老鹳草腹泻作用对比发现,鼠掌老鹳草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80]。
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C.Y.Wu et C.Chen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在《贵阳民间药草》中,因其根可用于治疗赤白痢疾而得名“痢疾罐”[81]。研究表明,朝天罐根提取物具有抗炎活性[82],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侗族、傣族、布依族、佤族、瑶族等)用其治疗痢疾[83]。
梳理得到以“痢疾草”为别名的中草药主要分布于8个科,总计16个种(表1)。
表1 别名为“痢疾草”植物属种及应用分布
经古今文献梳理考证发现,铁苋菜古今药效较为一致,为治疗痢疾的专用药;朝天罐药效明确,多作治痢疾的单方使用。将此两者作为“痢疾草”基原植物较为妥当,其余物种因其他功效突出或证据不足均不宜称为“痢疾草”。
不难发现,以“痢疾草”为别名的药用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因其具有止痢功效而得名。草本植物的形态本不易区分,加之同科属植物外形极为相似,因此更难辨别。民间用药者多凭他人口头传述,缺乏专业辨别,难免存在混用现象。解决“痢疾草”一名的混用问题,关键在于药用基原的明确、药效的确认及药用名称的官方统一。
首先,应积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与品种基原鉴定。“痢疾草”这一药用植物别名不仅应用混乱且地域跨度大,普遍为民间使用,缺少书面记载及详细的植物外形描绘,不排除有讹传、误用及混用现象。此外,以“痢疾草”为别名的药用植物基原较多,经笔者考证,其主要分布于8 科,总计10 属16 种。因此,应结合各地区用药特点对“痢疾草”的原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与鉴定,明确并统一各地“痢疾草”的植物基原。
其次,应加强民间单方、验方调查,重视民间用药经验,合理开发其药用价值。“痢疾草”的别名以民间使用居多,各类药用植物药效参差不齐,如苗族医药常使用地锦、铁苋菜、委陵菜等治疗痢疾,单用或验方均有显著效果[85]。民间用药多凭经验而缺少文献记载,存在较大医疗安全隐患,且部分药用植物药理药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此,可充分利用民间用药经验基础,结合现代的研究,对“痢疾草”各基原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开发利用。
第三,应建立量效评价标准,规定官方用名。各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差异较大,临床应用范围均不相同。因此,可结合各类“痢疾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而深入挖掘各地区“痢疾草”的药用价值,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和质量标准体系,最后规定官方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