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刊全媒体记者 卞瑞鹤 通讯员 李智博
黄河,起皑皑雪山,穿黄土高原,入中原大地,浩荡东泻入海,在河南留下了2116平方公里黄河滩区。这片孕育生机的“腰下裙摆”,本该是绿意盎然,但一个时期以来,曾被不该出现的颜色污染了。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滩区岸线26公里,滩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的1/3,涉及两个乡镇(桥北乡、韩董庄镇)49个村10万群众,与郑州核心城区呈左右岸分布,被誉为“黄河下游第一滩”。
两年前,如果你通过无人机的视角俯瞰平原示范区滩区,在绿色的沃野中,大面积连片的蓝色彩瓦房,村连村、户连户、片连片,高空下的黄河滩区,仿佛一张蓝色彩纸,看似颜色亮丽,实则千疮百孔,让人揪心。
滩区病了。
一则客观受限。该区域滩宽线长、村密人稠,因为处于行洪区与滞洪区,发展受限,基础条件薄弱,生产方式落后,“三生”空间混杂。
二则发展无序。由于毗邻郑州大都市“近水楼台”,发展无望的群众把从都市转移过来的“小散乱污”企业当成致富的“香饽饽”。临时搭建、违规搭建甚至占用基本农田的违法搭建,为大量无环保手续、无质量保证、无安全防护的小作坊、小工厂提供厂棚、场地。据了解,当地的“小散乱污”企业曾占到沿黄滩区的60%之多,非法采砂、偷倒垃圾、养殖圈占屡禁不绝……
黄河滩区展新颜
脏、乱、臭、黑,一度让本该美丽的母亲河畔成为“四乱”重灾区。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环保约谈、消防出警,“四乱”成为当地政府最揪心的烦恼与尴尬。
“很多村民攒一辈子钱建几个大蓝棚让污染企业用,自己挣钱却坑害了大家伙儿!因为污染,老百姓得病的多了,想搬出去的也多了,真是得不偿失。”桥北乡破车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对这些年生活中的变化深有感触。
保护黄河,要在保护,重在治理。去疴必用猛药,治乱当以重典。2019年年初,一场清除“小散乱污”的歼灭仗在平原示范区滩区打响,区、乡镇、村三级干部下沉到一线,逐村逐户进行整治,以刮骨疗毒之勇,通过“两断三清”重典治乱,大量违规小企业撤离滩区。
生产走了,但“棚”犹存,防反弹、愁出租、无出路又成了当地干群的“新烦恼”。
彻底“清四乱”,为黄河滩区“疗伤”,让母亲河恢复生机,平原示范区把推进“清四乱”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决胜脱贫攻坚和打造黄河滩区“三滩分治”综合提升试验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出“乡村带头清、部门联动清、司法介入清、媒体监督清、社会参与清”和“以奖促拆、以改促拆、以评促拆、以法促拆”的“五清四拆”工作法,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干群的积极性。
“拿出1个亿专项资金,彻底根除滩区‘四乱’。”该区在动员大会上为该项工作定下目标。党员带好头,干部走在前,群众有动力。在“以奖促拆”的政策激励下,短短30天,黄河滩区99.7%的违建大棚户签订了自拆承诺书,涉及滩区的两个乡镇,共拆除大棚及“四乱”点3000余处,总计180万平方米。
“棚子拆除了,心病没有了,可让俺过上正常生活了。”桥北乡破车庄村村民张清锋感慨,以前整个院子被棚子覆盖,阳光照不进来,租又租不出去,成了心里的疙瘩,现在拆了,好日子又回来了。
持续近两年的“清四乱”歼灭战,彻底改善了黄河滩区的生态,也在改变着滩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根除“四乱”,但不能掐断群众的致富线,要让群众把滩区的“包袱”变“财富”,要吃上旅游饭,赚足生态钱。
在黄委会、河南黄河河务局和新乡市委、市政府强力支持下,平原示范区主动承担为滩区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的历史使命,统筹左右岸、衔接滩内外、协同产城人,以提高滩区群众幸福感为目标,以沿黄生态修复、涵养、重塑为基础,以重构高滩、中滩、嫩滩“三滩”空间格局为总抓手,以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为建设路径,编制了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规划,探索“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三滩’分区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黄河滩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新标杆。
为加快滩区高质量发展,平原示范区以路网林网水网“三网”建设为先行,规划“三横四纵”7条穿滩公路近50公里,并于2021年5月31日全线通车。
从疙瘩路到观光路,群众出行方便了,游客进滩通畅了,不少滩区村庄借势打造田园休闲微景观、农家乐、生态民宿、采摘园,让游客进得来、玩得好、留得住。
按照“大破大立、大调大转、大出小进”的理念,平原示范区坚持以黄河文化为脉络,打造“黄河慢滩”主题板块。挖掘和传承滩区特有的民俗文化、草根文化和农耕文化;依托田园村落、槐林湿地、古址旧堤等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着力将126平方公里黄河滩区打造成“一核四带五花八景”为格局的“黄河慢滩”。
坚持以黄河地域民俗文化为核心,促进草坡书画、原武盘鼓、百年学堂、明清大堤、暴氏祖根地、魏卷长城遗址等文化艺术、非遗展示、黄河遗迹等融合;建设沿黄风情慢赏带、乡土人文慢游带、百里金堤慢行带、田园休闲慢享带,重点打造特色休闲民宿、田园综合体的“五朵金花”,形成以渔嬉赏莲为主题的“荷塘月色”、以林果采摘为主题的“桃花源记”、以策马奔腾为主题的“田园牧歌”、以丛林趣玩为主题的“蜜林槐乡”、以鸟鸣花香为主题的“海棠依旧”,结合滩外“平原八景”“串珠成链”“五八同城”,打造平原水乡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2020年以来,平原示范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先后在滩区实施了百里生态廊道、滨河生态湿地、未来时光果园、中原植物园、海棠书艺小镇等绿色生态项目。如今的黄河滩区,旧貌换新颜,昔日的万亩荒滩变成花海林廊;农场旧址改造成了“金棠里”新民宿;拆除后的砂石料场改造成了特色美食坊;村民利用农家闲院开办的“黄河驴肉馆”生意火爆;还有黄河滩的野菜、有机菜,也都成了都市人休闲度假的首选美味……
“‘绿水青滩’正成为沿岸农民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持续开展的‘清四乱’专项整治,这场全民携手参与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只有始点,没有终点。10万滩区群众会永远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变迁成果,绝不会重蹈覆辙,既要当好生态保护的卫士,又要当好乡村振兴的战士。”该区领导对此充满信心。
夏去秋来,满目葱茏,果香四溢,黄河母亲留在滩区的裙摆,从未像今天这样翠色欲流。这富有生机的绿色,是黄河的高颜值,更是滩区群众的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