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芝
贾强
房亭河水,东向流过土山,河水潺潺,绵绵长长。土山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在房亭河的滋润下,延续了两千年的农耕文明历史。1976年开始,因为缺水,十六年间,这里的人们又开掘出了另一条河道——徐洪河。自此,土山被新、旧两条河脉围绕。这片古老土地汲取了新水,也养育出了新农民。邳州市华瑞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贾强正是其中的先行者。
对于贾强而言,土山的感情就像水脉一样无法切断。祖上世代耕居,贾强从小就耳濡目染农业生活的艰苦。正是这种艰苦的经历,磨砺了他务实的秉性。
“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初是种小麦的时节,到了6月中旬又要种水稻。所以,在我小时候,每到这两个时节,学校都会放假。”农村小学的麦忙假和秋忙假,就是希望学生们回到陇上帮父母抢收。彼时,收庄稼全靠人力,一二年级的孩子都成了重要的劳动力。戴上草帽,握着镰刀,脖子上挂一条毛巾,贾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依然觉得苦,“一会儿就累得喘不过气来。”因为累,农闲时人们会畅想未来的生活,听到人们说起用机器播种、收割,贾强觉得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
2002年,贾强14岁时,生活里出现了第一台机器。那年,父亲贾炳华看着孩子日益长大,想多赚一些钱。对于从未离开过田地营生的他来说,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种更大片的田。于是,他下定决心,承包了30亩土地。土地大了,需要的人力很难满足,贾炳华掏了千余元,买了一台二十年前生产的拖拉机。当拖拉机轰轰隆隆开进街南村时,老一辈都瞪大了眼睛,小一辈们却充满了惊喜。
后来,贾强不仅学会了开拖拉机,还学会了用手扶式插秧机。“以前两个人一天才能插1亩地,用了插秧机,每天能插20亩秧苗。”不过,因为插秧机需要人力扶持,所以机器每走1米,人也要光着脚在稻田里蹚1米的泥。贾强在泥里插秧时,总想着有朝一日能乘坐在插秧机上。
在世代耕居的土地上,隆隆的机械声渐渐埋没了锄头和镰刀的声音。在贾强看来,这种趋势不可阻挡。
老农们坚信几千年来传统的种植方式,是用汗水浇灌泥土,双脚丈量田亩,但看到贾家的收获,他们又不由自主地怀疑起自己的经验。有一些胆子大的,请贾炳华和贾强帮他们用机械插秧。
“机械插秧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从选种开始就需要挑选,然后再育苗,大约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贾强记得,第一次帮人插秧成为他面临的第一场挑战。为了便于机械插秧,育出秧苗的高度需控制在15厘米左右,和传统插秧方式约30厘米的秧苗比起来体形较小。“人们觉得大秧苗要比小秧苗更好,认为我们插的秧来年没法丰收。我们刚插完,他们就喊上一家人把秧苗都拔掉了,不仅没给钱,还骂了我一顿。”那年,准备去苏州打工的贾强决心留在家里。尽管委屈,贾强却更加笃定要走一条新型农业之路,不仅要走在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更要走在扭转传统农民心智的道路上。
贾强并没有强行向老农们解释,他一步一个脚印,一两百亩、两三百亩……如今,贾强已经承包了800亩土地。因为贾强的收成好,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他的方法。除了经营自己家,贾强还要帮着照顾其他人家共5万亩的农田。
这一路上,挑战就像浪花,此起彼伏。只有高中学历的贾强,不仅要去摸索如何用机器,还要找到用好机器的法门。他清楚地记得,买回日本久保田的插秧机后,虽然在培训时很容易上手,但作业过程中,在泥地里走出直线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贾强用韧劲和务实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让自己成了农业机械的行家里手。无论是“育秧流水线”,还是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有时候这些品牌机械的售后服务都请贾强帮忙给农民调试设备。
2013年,贾强响应国家号召,注册了华瑞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作为邳州南部的第一个家庭农场,贾强倾注了大量心力。为了实现自己当年机械化生产的梦想,贾强配齐了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和仓储设施,建设了恒温育秧室,拥有育秧流水线、水稻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一系列可以满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农业装备。
与机械化水平同步增长的,是贾强在农作物培育方面的经验。融合了个人经验和机械化作业优势,贾强在水稻机插育秧方面创新,改变水育秧方式,采用流水线水稻基质育秧,在邳州推广节能喷滴灌育秧技术,缩短了秧苗返青期。目前,很多农机设备都实现了远程操控。贾强设想,不久之后,他的农场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农场和无人农场。
2020年11月,贾强以职业农民的身份,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里,随着进场音乐响起,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入会场,贾强瞬间热泪盈眶。“我已经做了大半年的心理准备,但真的到了那一刻,还是能感到一种荣誉在胸膛中激荡!”
正是这份激荡的荣誉,让贾强在事后反思了很多。过去的他,无论如何努力,更多倾向于希望自己能够多收获一份利润,这正是农民最朴素的愿望。但经过洗礼,贾强一下子感到肩上挑起了担子。“一家幸福不是幸福,乡亲幸福才是真的幸福。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才是我的目标。”贾强说。同年,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贾强期待自己在“三乡工程”中能够成为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领头雁”。
现在,贾强每天都要接待很多乡亲。在土山,人们常常能看到他和一群农民围坐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还有很多人会慕名打电话向贾强请教。他就像一粒投进水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这些涟漪从街南村扩散到了土山镇,从土山镇又一圈圈扩散到了邳州市。很多村子的年轻人听到贾强的故事后,重新回归祖辈耕居的土地。土山镇宣传委员刘雷鸣说,如今镇上已经涌出一批年轻的种粮大户,能够看到一片又一片的种植基地。每到丰收时节,大片金色的农作物就像画卷一般。
而帮着展开這幅画卷的贾强,就在农田之上,诗意栖居。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