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公交车上。一个年轻人,身旁有几个大包,他手里拿着一张地图在认真研究着,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
犹豫了好半天,他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小姑娘,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说: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句多余的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
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又加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大爷这话打击面太大了吧!可不,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衣着暴露的摩登女孩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女孩说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要多说一句话,“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一個中年大姐“打抱不平”了:你这个女孩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声!可是,大姐又蹦出一句: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情况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吵着闹着,车终于到站了。
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
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锅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女孩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再也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听他这么说,车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吵,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少数人轻声嘀咕了两句也就不说话了。但小伙子也说出多余的最后一句: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伤给处理了一下,而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
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但是我讲了一句话: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子,和她计较什么呢?
(据“故事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