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做每件事之前,父母不妨留给孩子一点空间,为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支笔,让他学会清晰地规划。孩子如果能从小养成规划每件小事的好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终身。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的根本就是和善、友好与尊重,我们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父母应当教会孩子讲礼貌,比如日常生活里常说“你好”“谢谢”“对不起”,在请求他人帮忙时多用“麻烦你帮我……好吗?”的句式,坚持这样做,孩子会收获比礼貌更有意义的人生财富。
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特别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起床叠被子、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这些事情就不要再包办了。多给他一些尝试的机会,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觀念,提高做事效率。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可以尝试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提醒孩子“10分钟后就关掉电视去做作业”“再睡20分钟就得起床了”。慢慢地,孩子也不会为了偷懒找各种借口。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请别光顾着责怪他,不妨这么问:“你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吗?”等孩子回答后,认真和孩子约定:“那我们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再犯了好吗?”当你和孩子一起去思考总结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在犯错之后学会的是反思而不是逃避。
编辑 凉茶 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