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李华,李仙,周聃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 昆明 650024)
血管性痴呆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老年期痴呆类型,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合理控制进行有效预防[1]。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及进展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因此,及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等风险事件,并进行有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高频超声检查具有定位能力准确及穿透信号强等优势,能有效分析患者颈动脉血管斑块、管层及内膜处的具体成像情况,且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比较高的分辨率[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频彩超在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价值及对诊断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接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3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3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3.2±1.3)岁。研究组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3.1±1.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病情状况均符合血管性痴呆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伴有1次以上的卒中史;③患者本身精神状态并无任何异常状况且不存在明显的脏器器质性病变等疾病。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头部外伤史且精神状况存在明显异常;②患者属于因阿尔茨海默病(AD)及其他能引起痴呆的神经系统疾病,且药物以及酒精滥用史比较明显;③患者同时伴随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多种脏器疾病。
1.2 方法 仪器选用西门子X-300超声诊断仪,其中频率数值设置为12~14 MHz,取样容积1~3 mm,角度矫正数值在60°以内,且必须保证其能有效固定。引导患者采取平卧位,首先通过二维检测完成有关纵向扫查,对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等部位进行检查,并把探头做90°旋转从下至上依次进行横向扫查处理,完成后再对对侧进行有效检测。同时对患者血管内回声、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是否出现增厚以及是否光滑、是否出现狭窄等多种状况进行详细观察,并通过彩色多普勒准确显示患者血流充盈状况。然后有效测量IMT在颈总动脉近分叉处1 cm左右以及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起始处上方1 cm左右的后壁位置,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研究的最终结果。
1.3 观察指标
1.3.1 IMT增厚情况 正常颈动脉内膜:内中膜厚度≤1.0 mm,分叉处内中膜厚度≤1.2 mm,且内部光滑纤细,管壁处表现出明显的“双线征”;内膜增厚:内膜出现不规则且间断的回声,内中膜厚度明显>1.0 mm,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也明显>1.2 mm;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明显>1.2 mm,且分叉处内中膜厚度明显>1.5 mm[3]。
1.3.2 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发生率 统计比较两组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发生情况。
1.3.3 颈动脉检出斑块数目情况及斑块类型 斑块类型:①软斑:内部呈现出明显的低回声,且斑块形状为明显不规则形;②硬斑:内部呈现出较强的回声,或伴有一定程度的后方声影;③混合斑:内部回声呈现明显的不均于状态,或伴有一定的等回声以及低回声等[4]。
1.3.4 高频彩超辅助检查前后诊断率 检查前后,观察比较高频彩超辅助诊断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IMT增厚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以及颈动脉分叉处的IMT增厚程度均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IMT增厚情况比较(x±s,mm)Table 1 Comparison of IMT thickening between two groups(x±s,mm)
2.2 两组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检出斑块总数为45处,对照组检出斑块总数13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数量明显高于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处斑块数量(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s in different par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颈动脉检出斑块数目情况及斑块类型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所含斑块数量明显较多(P<0.05),且研究组检出斑块中软斑的数量明显高于混合斑及硬斑数量(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动脉检出斑块数目情况及斑块类型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and types of carotid plaques detec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高频彩超辅助检查前后诊断率比较 高频彩超辅助检查后诊断率明显提升(P<0.05),见表4。
表4 高频彩超辅助检查前后诊断率[n(%)]Table 4 Diagnosis rate before and after 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uxiliary examination[n(%)]
血管性痴呆属于临床比较多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且大多是由于血管疾病所引起的智能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障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记忆力及认知功能明显降低,极易对患者的日常社交和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影响[5]。相关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吸烟等多种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动脉硬化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引发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高频彩超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越发普遍,其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均具有重要意义[6]。因而,在疾病早期应用高频彩超有效评估患者的颈动脉情况,能及时且准确了解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态,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向。
当前临床仍采用常规性的病理方法诊断患者病情,但通过肉眼所能了解到的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等多种不良事件[7]。伴随超声检查技术的逐渐完善,尤其是血管内超声、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超声成像等新兴技术在临床中的普遍使用,对于部分难以观察到的微小病变以及无回声或弱回声斑块均能进行准确显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并准确判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性质、内结构、临近组织以及局部变化情况等[8]。其中高频彩超能准确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状况,同时还能为有效诊断疾病发生因素提供科学准确的影像学信息[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以及颈动脉分叉处的IMT增厚程度均较高(P<0.05),说明血管性痴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证实IMT的变化情况对患者脑动脉以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进行准确且科学的反映[10]。
高频彩超检查方式的优势在于操作方便、重复性强及无创等,能在早期对斑块的特性进行有效判断和识别,并为部分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借鉴依据[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通过斑块分布位置可以发现,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数量明显高于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处斑块数量(P<0.05),说明颈动脉分叉处是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最多的部位,且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间最关键的形态学变化[12]。
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与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等均存在密切的联系。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所含斑块数量明显较多(P<0.05),且研究组检出斑块中软斑的数量明显高于混合斑以及硬斑数量(P<0.05),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占据主要的斑块类型为软斑。软斑和混合斑均极易出现破裂以及血栓脱落等,进而加剧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并导致患者病情逐渐进展成血管性痴呆[13]。血管性痴呆患者通常会伴随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以及IMT增厚等多种不良症状,因而,临床需要逐渐重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合理有效诊断。
高频彩超能准确反映患者斑块位置的血流充盈、缺损等情况,而频谱可以有效显示患者狭窄处血流收缩期的变化情况,进而能在早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病情进展及斑块的产生等进行准确诊断[1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高频彩超辅助检查后诊断率明显提升(P<0.05),说明在临床检查血管性痴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期间应用高频彩超可以发挥理想的作用,可以对部分难以检出的疾病进行有效诊断,且对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诊断率进一步提升[15]。
综上所述,在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期间应用高频彩超可以提升诊断率,能明确了解患者疾病的不同状态,从而有效反映和判断患者的预后及病程进展情况,同时能为疾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