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至熙 欧阳培 郭文琳
(泰和医院创伤骨科,江西 泰和 3437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腰椎间盘出现的退行性变化而引起,致使髓核组织突出,继而压迫神经根。大多数患者以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可伴臀部疼痛,以及腰部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腰椎间盘突出症以30~50 岁的男性患者多发,且臀裂上端即L5~S1间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最高的部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微创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臭氧为强氧化剂,注射椎间盘后能够迅速的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渗透压的降低、水分丢失,发生髓核的迅速萎缩退变,从而使突出的髓核回缩,减轻神经根的压迫[2]。除此之外,臭氧还有抗炎的作用,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控制炎症,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3]。臭氧射频消融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近年来,该治疗方式由于损伤小、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4]。本文就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探讨分析,见下。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腰椎间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女10 例,男30 例,年龄27 岁~70 岁,平均年龄40.56±7.35 岁;病程0.7~5 y,平均病程2.26±0.88 y;病变部位:8 例L3/4、10 例L4/5、22 例L5/S1。对照组女11 例,男29例,年龄27 岁~71 岁,平均年龄41.22±7.51 岁;病程0.7 年~5 y,平均病程2.73±1.32 y;突出部位:8 例L3/4、9 例L4/5、23 例L5/S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腰椎间突出症;均有手术指征并对手术耐受并无手术禁忌症;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确诊为腰椎间盘单节段突出症。排除标准:以往有腰椎手术、外伤病史;药物过敏和过敏体质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有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1 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
对照组行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具体如下:全身麻醉,取俯卧位,以腰椎正后中为入路,病变节段为中心,行椎间盘摘除术,据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对关节突进行切除,将肥厚黄韧带摘除,并对关节突、增生骨赘、软组织进行清除。
1.2.2 微创介入臭氧联合射频消融
研究组行微创介入臭氧联合射频消融,具体如下:仪器为Aylis 全数字式射频疼痛治疗系统及赫尔曼臭氧治疗仪,取俯卧位,使用X 线对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扫描并定位,并局麻,穿刺点选取腰椎椎体旁7.0~10.0 cm 处,经由安全三角抵达椎间隙,射频仪频率调节为700 c、800 c、900 c,分别进行1 min 的消融,拔出电极后将穿刺针刺进椎间盘髓核,往里推进5~8 mL 的50 μg·mL-1臭氧,退针至椎间盘外通道处,并往里推进5 mL的30 μg·mL-1臭氧,最后为周围神经止痛。
1.3.1 临床疗效
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运动功能无改善。
1.3.2 疼痛情况
于术前、术后1、3 m 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满分10 分,0 分:无痛;1~3 分: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疼痛;得分与疼痛轻重程度呈正比。
1.3.3 腰椎功能
于术前、术后1、3 m 使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6]评分判断腰椎功能,满分29 分,具体如下:29 分:正常;19~28 分:轻度受限;<19 分:明显受限;得分越高则说明腰椎功能越佳。
1.3.4 炎性因子
于术前、术后1 m 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以3000 rpm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及白介素-17(Ⅰnterleukin-1,ⅠL-17)水平。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 检验,多次时间点比较采用F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效验水准为a=0.05。
研究组显效27 例,有效9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6 例,有效13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为72.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与手术前相比,各组的VAS 评分逐渐下降、JOA 评分逐渐上升,其中研究组更显著(P<0.05),表1。
表1 VAS 评分、JOA 评分(±SD,n=40)
表1 VAS 评分、JOA 评分(±SD,n=40)
注:与术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VAS 评分 JOA 评分手术前 术1m 后 术3m 后 手术前 术1m 后 术3m 后研究组 6.95±0.89 2.66±0.38a# 1.79±0.44a# 12.66±1.55 24.52±1.64a# 25.77±2.68a#对照组 6.89±0.88 3.25±0.36a 2.44±0.51a 12.62±1.53 21.33±1.99a 22.33±2.43a
与术前相比,各组ⅠL-17、TNF-α 水平均下降,其中研究组更显著(P<0.05),表2。
表2 IL-17、TNF-α 水平(±SD,分,n=40)
表2 IL-17、TNF-α 水平(±SD,分,n=40)
注:与同组术前比,aP<0.05;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 IL-17(pg·mL-1) TNF-α(ng·mL-1)手术前 术1m 后 手术前 术1m 后研究组 62.56±7.28 43.57±4.89*# 5.64±0.65 0.62±0.13*#对照组 64.02±6.95 50.23±5.61* 5.31±0.83 1.47±0.39*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病因是腰椎间盘纤维环、软骨板以及髓核等发生退行性的病变。目前,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研究表明,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术式简易,对体表创伤小、见效快等优点[7]。本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表明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临床效果更佳[8]。术后各组的VAS 评分逐渐下降、JOA 评分逐渐上升,其中以研究组更为显著,表明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并可极大程度的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研究组术后ⅠL-17、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可有效降低炎症介质释放。考虑原因为,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易引起患者的椎管发生黏连,且易影响神经结构,致使脊柱出现生物力学改变,引起腰椎不稳。而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治疗,可使疗效产生叠加的协同作用,射频消融能让腰椎盘髓核的内部产生孔道,使得臭氧能够充分弥漫以及滞留在腰椎盘髓核内,而两者联合在消融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减小髓核体积、减轻神经的压迫和刺激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镇痛消炎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供氧和代谢功能[10]。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治疗较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疗效更佳,且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