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英
2020年元月,我约了省城作家到闽西采风。我和沈世豪教授第一站到我的老家上杭县泮境乡江夏村,那里有一位我童年时常常听她讲革命故事的老妈妈何细妹。
何细妹虽然已经谢世30多年了,但她的儿子黄洪奎还健在。来到黄洪奎家,已经95岁高龄的他,在女儿黄茂香的陪同下与我们聊起往事。
黄洪奎的父亲黄进兴,1929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曾任乡苏维埃主席。1936年8月(农历六月)被敌人杀害在泮境墟的五谷庙。他的妻子何细妹与黄进兴同时期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洪奎告诉我们说:1936年上半年,父亲被国民党政府抓去了,两百多群众联名保他后,父亲才被放了回来。
三个月后,父亲再次被抓。因为父亲会武功,敌人就用铁线将他五花大绑。父亲的意志坚定,不管敌人怎么对他用酷刑,都不向敌人招供。最后敌人只好杀害父亲,在他身上连刺七刀!
第二天,在乡亲的帮助下,母亲把父亲的遗体抬回家。当年黄洪奎11岁,父亲的遗体抬到家门口的那一刻,他“扑通”一声跪在家门口哭喊着:“父亲,你回家了……”父亲的遗体便马上七窍流血!他说:“那情景我至今难忘。”
在我们客家地区,民间历来有“血情”一说。说的是,长辈逝世后,最亲近的亲人从外地赶回来见面的那一刻,遗体的七窍就有可能会流出血,说明逝者已经见到了最牵挂的人,了却心愿了。
黄洪奎继续说:“父亲去世后,当时家里还有奶奶、我和一位抱养的童养媳,母亲只好带着我们两个小的出门去讨饭,奶奶看家。讨到饭有吃的了,母亲又坚持继续参加党的地下活动。
“解放前夕,国民党溃退台湾时,胡琏兵团又到我们这一带来抓壮丁,母亲就叫我赶快跑,不要去给国民党当炮灰。我背起简单的行李就到白砂去学木偶戏了,跟着师父到了连城、宁化、清流,也不知道我们家乡什么时候已经解放了。”
黄洪奎跟师父到了清流,有一天去街上买煤油,正好碰上一位乡亲,才得知家乡解放了。
他赶紧收起被包回家。那段时间,母亲也在到处找他。原来当时政府正在招收志愿兵,自愿报名参军的人不多。母亲知道后,打算让唯一的儿子去当兵。
看到儿子自己回来了,母亲喜出望外,拉着黄洪奎就到政府去报名。到了政府的征兵部门,得知黄洪奎已经26岁,过了征兵的年龄。何细妹找到负责征兵的领导说:“你一定要收下我的儿子,一定要让他为父亲报仇。”领导看她的决心大,就同意了她的请求。
黄洪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在部队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和四等功,并多次获得奖励。
后来,何细妹出席了省群英会,受邀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1953年,北京连环画报社出版了以她的故事为背景改编的连环画《何细妹》(2013年6月再版)。
何细妹后来担任了乡妇联主席,1985年逝世。
链接
《喊声父亲》是《古田颂》组歌之一,由何英作词,李式耀作曲,姚中译演唱。以下为《喊声父亲》歌词:
父亲啊父亲,我年年岁岁,都在轻轻地喊着你。那一年,你走进大山,带回蜻蜓逗着我,篓中变出黄鹂鸟,让梦想在幼小的心中放飞。
父亲啊父亲,我年年岁岁,在梦中轻轻地呼唤你。那一年,你背着大刀,告诉我打土豪,穷人才能翻身解放,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有希望。
啊,1936年夏天,叛徒告密,残酷的敌人,向你胸膛连刺七刀,你昂首高歌在血泊中倒下。
父亲啊父亲,乡亲们抬你回家的那一刻,你七窍流血!那是亲情的呼唤,苍天的悲愤!
父亲啊父亲,喊声你在天的英灵,你可曾看见,我也追随着你,也穿上了威武的戎装,威武的戎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