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经历须“真补”

2021-11-15 03:38:27陈文国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质性基层工作作风

文/陈文国

近年来,一些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纷纷到基层挂职锻炼,补基层工作经历,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工作干得接地气、有起色,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动起了歪脑筋,想出了馊主意,搞出“假补”基层工作经历的闹剧。

在动机上,不是为了弥补自身经历和能力不足,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能快些获得提任资格条件。在行动上,重形式不重实质,没有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不介入实质性工作,遇事藏头缩尾,不愿也不敢担当。在作风上,出工不出力,甚至有的干部“两头瞒”,成天神龙见首不见尾,钻空子办私事。

与此同时,相关派出单位和挂职部门的管理也不够到位。有的派出单位三天两头往回找,使“挂职锻炼”成了“挂而不炼”。有的挂职单位碍于干部特殊身份,不当本单位人用,对挂职干部投闲置散,致使干部挂职锻炼走了形式。于是,一些挂职锻炼成了变相“经历造假”,产生了不良后果。挂职职务形同虚设,岗位职能未能充分实现,浪费了岗位资源,耽误了实际工作。干部素质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升,达不到提任标准,为日后选任埋下了隐患。“假补”基层工作经历的行为助长了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歪风,在基层群众中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群众嘴上不说,心里却极为反感,增加了对干部群体和上级组织的不信任感。

基层工作经历是干部了解基层情况、增进干群感情、转变态度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必修课,也是在不断夯实党在基层执政基础方面对干部提出的严肃要求。补足基层工作经历,不是可补可不补的问题,是必须补好补到位的问题,一定要从坚持党的宗旨、站稳政治立场、巩固执政基础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对待,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不能做选择、搞变通,更不许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和群众。对“假补”基层工作经历的现象,必须坚决整治,抓出实效。

猜你喜欢
实质性基层工作作风
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证研究
拜登和习近平举行“广泛和实质性”视频会晤
英语文摘(2022年1期)2022-02-16 01:18:56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火炬(2015年11期)2015-07-31 17:28:42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2:10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中国水利(2015年9期)2015-02-28 15:13:26
放开非公机构价格是实质性改革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4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中国火炬(2013年10期)2013-07-24 14: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