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留建 孙海星
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探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规律,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确保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明确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基础和行动指南,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1.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五四”以前中国的先进分子主要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寻找思想武器,但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屡遭失败的事实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的西方文明固有的矛盾和弊端,使人们的“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经过与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的论争,凸显了其重要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经过中国知识分子的实践推动,不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促进党的意识形态不断丰富发展。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儒学”进行猛烈批判时,忽视传统文化所沉淀下来的价值理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对凝聚民族精神的意义,毛泽东论证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要“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取其民主性精华,弃其封建性糟粕。然而在革命战争年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严峻性,使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在历史上呈现出二律背反:一方面表现出在政治性范畴内的紧张对立;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在文化实践领域的不断融合。在实践当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结合结出的硕果,如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修身思想与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经世致用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在唯物论基础上注重意识形态革命能动作用的发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发挥意识形态的革命能动作用。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经济基础的空中楼阁,抽象地谈论革命理论的正义性对于动员团结人民群众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意识形态具象化的革命理论成为革命阶级动员民众的号角和与敌人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从理论上再造现实社会,原因在于其符合了被压迫阶级的利益,表达了人民的意志。例如,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和改进土地政策,不断致力于满足和实现广大民众的土地利益诉求,《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调整,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作为自己的革命目标和奋斗追求。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同时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变。这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巩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创造热情和政治激情。
1.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构建主流意识形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正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运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也有力地配合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顺利展开。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已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仍然对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和非无产阶级错误思想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毛泽东指出:“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这一时期,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伟大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2.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性”与“文化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党自身也面临新的执政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必须强调政治性,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进行坚决有力的政治批判,以保持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当然,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不同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既要注重政治批判和政治引领,还要注重文化建构,要与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规律相符合。历史证明,意识形态斗争扩大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性”与“文化性”的失衡,不但不能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反而会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挫折。
3.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调适。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极大地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意识形态只有在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情况下,其政治效用才能有效发挥。这期间,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情,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能动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正确与错误相交织的曲折发展态势,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发生错位,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都遭受了一定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开创了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
1.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返本开新”。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在既定方向上的改革、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返本”与“开新”的辩证统一。我们党讲解放思想,并不是脱离国情,主观臆想,必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三个代表”既坚持了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又有利于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其目的和宗旨也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经济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整合与共进。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做到了矛盾关系的平衡。改革开放初期,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党内一些同志出现了“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努力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四大以后,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的相互关系,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在与多元文化共存激荡中不断向前发展。进入21世纪,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重大命题,其意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主流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改革开放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处在“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更高基础上重新确立的阶段”。一方面表现为在改革开放初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党的领导人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以用于治国理政,如借用“小康”的概念表达“中国式的现代化”,赋予“与时俱进”新的含义,汲取“和合”智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主流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还体现在,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塑和影响。实用理性即重视真理的实用性、现实性,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不争论”,摆脱了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角度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用理性也包含对现实的超越精神,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判断,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发展。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工作关系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二者的定位与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两手硬”的实践要求。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脱离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效用和信服力就会大打折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经济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没搞好,丢掉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思想防线一旦沦陷,其他防线也会接连失守。“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旗帜鲜明地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无硝烟的战争,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主流意识形态要更好地整合社会,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规导文化的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也需要以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文化层面形成融通。在坚定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性的同时,诉诸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的实现,以文化特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召力来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结合等方面率先垂范,在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更易于为干部、群众所接受,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作用。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来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用“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来强调共产党员应加强党性修养;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来警醒领导干部应注重良好家风的培养。
3.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呈现系统性特征。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其演进方式呈现系统性特征。主流意识形态演进以“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战略定位,以“两个巩固”为目标导向,从多个方面、以多重路径展开。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加强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为抓手,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以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为着力点,既要弘扬主旋律,也要敢于亮剑,批驳和抵制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以话语创新为重要路径,敢于和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为重点领域,管好用好互联网,推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以阵地建设为依托,站稳守好筑牢高校这一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把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百年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思想僵化;就是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在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演进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阶级性以及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等重要论述,对于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始终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党的意识形态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作了前提性规定。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动力。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但在“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环境下,党始终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话题。然而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力,绝不仅仅是依附政权的强制力,更重要的是深入人心的说服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不断创新话语形态,推进话语体系创新,创新传播载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
3.始终坚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结合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在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博弈与交融的过程,使之与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样态和现实图景。在当代,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既有助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有利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就是尊重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激发人民的革命热情,鼓舞群众的建设热情,激发人民群众所蕴含的改革创新活力,不断依靠人民来赢得胜利。主流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就是关注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巩固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意识形态话语,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又增强了党的思想政治引领,有利于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