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下短视频中国家认同建构研究
——以“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为例

2021-11-15 00:33
声屏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认同感时政共同体

时政短视频在学界并没有十分统一的概念,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学者对于时政短视频的定义大多都是集中在短视频的基础上。短视频是指以新媒体为传播渠道,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内容,具有传播速度快、生产者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模糊等特点。时政短视频则是在短视频的基础上,继承了短视频原有的特点,但是以播放重大会议领导人讲话和国家政策方针解读为主,在语言上具有平实并且容易推广的特点。目前学界对于时政短视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时政短视频的发展现状、时政短视频的创造内容的特点、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创作的路径。

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学界目前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聚焦在塑造国家认同的途径、媒介对于国家认同塑造有何影响,例如韩素梅就以《人民日报》玉树地震报道为例,探讨了国家认同的历史记忆是如何通过话语建构的以及国家某次纪念仪式对于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塑造。学界目前对于时政短视频和国家认同感方面的研究,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本文正是立足于此,研究时政短视频对于国家认同的构建策略。

时政短视频中符号分析

作为象征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任何象征都是由象征符号和象征意义两种要素结合而成的复合体。各个人类学家对于象征符号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见解。人类学家瞿明安认为,如果将文化作为一种象征符,那么这个象征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包罗万象的。具体的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物化象征符、行为象征符、感觉象征符、自然象征符、社会象征符以及虚拟象征符。本文结合“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的具体呈现画面,选取了其中较为典型的物化象征符、感觉象征符和社会象征符三者进行分析。

物化象征符号。物化象征符是指人工制造的、能够直接可触摸的各种形态,蕴含了历史意义,同时也是国家国力的体现。如在“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中的《外贸一分钟》,中国一分钟有42.9吨陶瓷产品在海外绽放工艺之美、超过2300部手机销往海外……展示了国家的国力。在《开放一分钟》中,一分钟山西接待境外游客7人,江苏对外投资1.97万美元……则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感觉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包括色彩、图案、语言、音乐、音响等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感觉符号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其表层的含义,第二种则是其表征的含义,即其内涵。在“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中的《北京一分钟》中,视频的每一幅图片都选自北京极具特色的“风景”,如在开场之时,解说词就显示“一分钟,119人穿过太和门游览故宫”;在视频中段,有外国人说出“北京”两个字,一方面既呈现了这个视频是北京,另外一方面又代表了北京实则是个多元且包容的城市。在《创新一分钟》中,视频的结尾国家主席习近平说道:“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这段话在表层上是表明了创新的意义,但是深层次上则表明了国家对创新的重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相一致的。

社会象征符号。社会象征符包括群体、职业、角色等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是“水平—世俗的、时间—横向”的共同体的体现。如在《开放一分钟》中,一分钟陕西接待境外游客7人、四川“蓉飘”黛西收到17份老外简历……这些不同的群体在“一分钟”内都不约而同地为“开放”做了贡献。这些不同群体的不同职业与生活借助媒体的平台进行扩散,实则是展示了中国社会目前的结构,象征了不同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位置。

时政短视频对国家认同的建构

通过对不同的符号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一分钟”系列视频虽然表面上是在为观众播报一分钟中国的不同地域发生了什么,但实际上观众在观看之时,仍然会将自身的情感代入其中,产生自豪感,不可避免地产生代入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观众的国家认同感。

仪式召唤下集体记忆的建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一个社会“有必要定期地强化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以加深他们的共同情感。”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的本质就是“立足于现实环境,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从媒介的发展史来看,不同时期的媒介所塑造的“仪式”是不同的。詹姆斯·W·凯瑞认为仪式是符号权力集中运作促成集体记忆的最佳场域。时政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一种,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并且具备了声音与图像,使人们在观看时能够沉浸在其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来构建仪式化的时空场域。“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通过描绘不同的城市,使国家成为每个公民都可以了解的共同体。通过对“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的观看,大众在观看的期间,全身心沉浸在媒介所打造的视听盛宴以及国家的雄厚国力之中,忘记了其所处的社会位置。观看视频的大众在此时其实所处的是一种“阈限期”的阶段,在此阶段中,人们与自身所处的主体分离,融入到了仪式当中,有了属于大众的集体记忆。在阈限期过后,所有的一切都回归到原来的位置,社会回归以往的结构,大众的身份虽然未发生丝毫的变化,但是此时所拥有的集体记忆确实涵盖了视频本身的内容。

媒介技术加深想象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还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是享有主权的共同体。之所以说它是想象的,是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中的人,不可能认识他们中大多数同胞,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向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资本的运作使书籍变成了机械复制,这种印刷品也是想象共同体诞生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也发生了变革,印刷品不再成为现在主流的媒介形态。在Web3.0时代,视觉文化主导的媒介技术时代,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态腾空而起。以往印刷品给民众带来的震撼,重构了其“水平—世俗”以及“时间—横向”的共同体观念在信息社会被完全的放大。通过观看“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网民可以了解到在同一片地域之内,其他同胞的生活。不同群体的生活呈现在观看者的眼前,相较于印刷品带来的文字性的想象,画面所具有的直观感受更容易让观众能够想象其他同胞的生活,这些同胞们相互联结的意向更加真实的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公民身份的确认,涵化国家认同。“认同”一词的英文是“identity”,它在英语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指“身份”。而在中文里两者有所区别:“身份”是指个体或团体在民族、种族、地位、性别等方面的特征,是一种纯客观性表述。“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属于时政短视频的一种,但是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国家形象宣传片,只不过是单独的面向国民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而已。与以往的宏大叙事,只面向国家层面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相比,“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则是比较细小之处为切入点,如这一系列微视频分为不同的城市“西安”“北京”……城市,并且还有不同的四个小主题。在大前提是“中国人”视角下,不同的公民则属于不同的城市。相较于“中国人”一个庞大的概念,中国某一个城市则更微小,不同城市的居民在观看到属于自身城市时更容易强化自身的身份认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涵化了国家认同。

结语

“中国一分钟”系列时政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媒体的仪式,使观众在参与时忘记了自身所处的位置,投入到了一个共通的意义共建之中,毫无疑问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国家认同,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媒介仪式构建集体记忆时,不妨也可以花费一分钟呈现某个城市以往的历史,而不是仅仅在象征性的表述某一个城市这一分钟发生了什么。历史作为集体记忆的一种,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回顾与沉浸,也可以增强国民的认同感。塑造国家认同感,还可以通过“描绘他者”来达成。民族作为一个想象共同体,理应是有边界的。生活在同一个地域中的人们,会迫切地想要区分“我群体”和“他群体”。“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在呈现中国一分钟之时,也可以描绘其他国家的群体一分钟正在发生的事,区别他者与自身,构建自身的认同边界也是塑造国家认同感的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认同感时政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时政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