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属于语文教学关键之一,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指导能助力学生激活语文思维、掌握基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自学、表达,成为教师要解决的素质教育问题。提问是教师指引学生启智、求知的有力举措。本文通过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以期为提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价值如下:其一,确保“学”、“教”同步,通过提问引领学生跟上教学进度,能在回答问题的同时高效学习;其二,通过提问刺激学生思考与表达,培育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语交际等能力,实现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目标;其三,教师有效提问建立在教学改革的前提下,利于教师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良性发展。基于此,为提高小学语文育人质量探析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一、增强提问的趣味性,指引学生自主阅读与积极探究
受学生认知能力、学习基础、个性喜好、成长规律等因素影响,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更能吸引学生并指引其思考,使学生能在阅读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增强提问的趣味性,在趣味因子驱动下引领学生阅读与探究。例如,教师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时,可先提问到“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你能帮它们找一找吗?”,通过提问引领学生融进故事情境,而后给学生时间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到“小蝌蚪找妈妈真是一波三折呀!你能说说它们中途都遇到了谁吗?”,在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引领学生连一连,将黑板上的序号与动物图片连在一起,在连线这个小游戏中梳理阅读脉络,为学生大致讲述课文内容给予支持。教师还可提问到“你能用不同的声音给文章中的动物配音吗”,为的是引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趣味配音中全情投入,为使学生均可以参与朗读活动教师可启动学习小组,鼓励组内学生沟通协作分配角色并完成阅读任务,期间可围绕动物配音是否贴切这一问题加以讨论,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效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想象力。
二、赋予提问的多样性,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形式
为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更有技巧性,除平铺直叙的提出问题外,教师还需赋予提问形式多样性,为的是多角度发挥提问促学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寒号鸟》阅读教学时,可先组织学生阅读电子交互白板上的内容,在图文并茂的科普性内容助力下了解寒号鸟,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寒号鸟有哪些特点”、“通过阅读你得到哪些启发”等,继而在激活学生语文思维的同时为教师导入新课做好准备,使阅读教学能事半功倍。因为电子交互白板上的内容多源于网络,所以内容丰富、图片精彩、重点突出,与学生阅读能力相匹配,为学生阅读思考与探讨提供条件。再如,教师在进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阅读教学时,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创设“课本剧”,采用“合作学习+情境表演”的育人模式,指引学生深入了解雷锋,根据雷锋的事迹合作表演,在走进雷锋世界的同时学习其优良品质。其中,学生阅读理解、合作探究、“课本剧”创设、情境表演的过程,就是教师赋予提问多样性的过程,因为学生在自学、创新、实践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学生相互提问、头脑风暴、综合意见,最终可以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所以可丰富提问的主体与形式,凸显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提问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
三、加强提问的互动性,在师生思维碰撞中落实阅读教学目标
提问是师生交互的有效举措,教师在提问的同时应适当追问,使提问的互动性随之加强,创建闭环状的提问体系,确保问题可以成为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持续向前的动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太空生活趣事多》阅读教学时,可先提问到“文中讲述了哪些太空趣事”,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还了解哪些与太空生活有关的事情或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在引入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打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给予支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追问,如“你能根据科学原理及课文内容想象太空生活的其他场景吗”等,鼓励学生读后创写,将“我想象中的太空生活”设为随堂练笔主题,通过读写结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分享习作内容,并围绕相关内容互相提问,从学生习作内容的创意性、科学性、逻辑性、文学性等角度切入助力师生思维碰撞,发挥“群文阅读”教学作用,赋予师生提问的扩展性,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效果更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的有效應用能提升育人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增强提问的趣味性、多样性及互动性,将提问转化为学生思考、自学、探究、创写的动能,继而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同时培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读写能力等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高丽凤,于向辉.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 语文建设,2021(12):75-77.
[2] 蔡小川. 小学语文“互联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