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村教师要引进来留得住

2021-11-14 01:29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西部师范院校发力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师计划”)指出:从2021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近年来,师范类招生錄取持续走俏。据报道,今年在天津、云南等一些省份,部属师范院校的专业组投档线飙升,华中师范大学录取线仅比北大、清华低13分,东北师范大学录取线甚至超过了浙江大学,非部属师范院校也水涨船高。

“师范热”现象令人欣喜,但师资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近些年,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录取者不乏名校毕业生。一边是“孔雀东南飞”,而另一边则是中西部地区依然面临师资匮乏之虞。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严重制约乡村教育的发展。

为了破解中西部地区的师资问题,国家推出了特岗教师、银龄讲学计划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优师计划”采取的“招生+培养”的方式,对有教育情怀的学生很有吸引力。可以预见,“优师计划”也将会为中西部教育注入大量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引进来”只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更要“留得住”,这就需要在提升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打通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切实发力。去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大荣誉表彰和宣传推介力度,向乡村教师倾斜;坚持拓展职业成长通道,职称评聘向乡村倾斜;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给予适当倾斜。

随着“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推进落实,薪酬待遇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是用心燃烧的人,待遇留人只是基本的物质基础,能否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收获职业的幸福感,才是真正的留人之道。要想留住并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作用,必须要从如何让教师“乐教”层面发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胡欣红/文)

猜你喜欢
中西部师范院校发力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政策发力,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