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一 王福兴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劳动模范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授予先进人物的荣誉称号,另一方面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涌现出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阶级中的杰出人物和先进代表。劳模活跃于各行各业,在这一先进群体身上体现出的劳模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知识分子邓稼先、袁隆平,还是在相对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焦裕禄、黄大发、邹碧华、郭明义、许巧珍等,均身体力行地以劳模作为彰显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物质生活有了极大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中国人还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丰盈精神世界。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劳模们艰苦奋斗的过程、无私的奉献精神应当成为中国人特别是新时代人群信奉和追求的精神信仰和学习榜样。“主旋律电影的功能主要是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向前发展,凝心聚力,团结人民”。根据始终怀揣家国梦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的一代代新老劳模的感人事迹改编的劳模影片恰恰能够巧妙地通过电影艺术来传导劳动模范的伟大精神,鼓励引导带动全社会的人砥砺前行、奋勇前进,努力实现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中国梦。劳模影片的拍摄也源于电影艺术相较于古板生硬的文字或者单一说教更加具有视听语言心灵上的震撼,也更易于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
在劳动模范个人传记类的影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焦裕禄》《蒋筑英》等,这类影片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引领观众走进劳模的生活世界,以身边人的视角描述劳模群体所迸发出的伟业星火和精神力量,以对当下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起到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
电影《蒋筑英》,荣获我国电影“政府奖”中的最佳故事片奖。影片原型人物蒋筑英“有着同雷锋、焦裕禄一般的无私奉献精神,关心他人,心系群众”。影片核心虽然刻画的是劳模形象,但是其叙事并没有落入从始至终都在树立模范形象和高喊爱国口号的俗套之中,而是通过蒋筑英对科学研究事业的执着和深怀“科技富国情”体现出来。蒋筑英毕业面临择业时,毅然放弃回到家乡的机会,为了梦想追随一直倾慕的王大珩教授来到了科研条件较好的长春光机所。电影《蒋筑英》主要传递的并非强制性的择业取舍,而是一心追求事业发展和专业技术的执着追求与敬业态度,是蒋筑英牺牲“个人小家”成全“国家大家”的爱国情怀。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形成了一种对比,虽然父亲的错判让少年蒋筑英受到了很多磨难,甚至影响入党,但是他始终秉持着“做科研为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会议、实验、为了集体利益尽心竭力讨回巨额赔偿……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蒋筑英付出的是透支身体的巨大代价,在他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劳模精神中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影片中主要传递的是职业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劳模精神是其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通过努力拼搏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达到目标以后的一种幸福感,它的朴素之处就在于它虽然是一种劳动中孕育出来的精神典范,但却是优秀劳动者这个群体身上优秀精神的集合。当今人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于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在人群特别是年轻群体中的抬头不容忽视,而劳动模范这一群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引领者,是其在生活中的具体化,集劳动模范、科研模范、奉献模范于一身的蒋筑英的丹心赤子形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传播典范,为人们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和榜样,其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描述劳动模范焦裕禄的影片《焦裕禄》,叙事主要围绕深得人民拥戴的好县委书记焦裕禄为兰考县改变贫困状况殚精竭虑而展开。雪中,望着外出逃荒的百姓,让他下定决心治理兰考的贫穷状态、治理兰考的“三害”。为此,他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村民家中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并据此制订出应对“三害”的有效方案。焦裕禄有着坚定的目标并胸怀大局,面对反面人物吴荣先的种种刁难,他并未理会,始终一心一意把精力和重点放在治理“三害”工作上,一心为民的态度获得了兰考百姓的高度认可,百姓的期盼成为焦裕禄拼命工作的巨大动力。焦裕禄虽然久患肝病透支身体但坚持超负荷工作、坚持驻守在水灾一线,以牺牲小我换取群众的平安以及兰考县的生产水平提升。影片以较低的叙事角度弘扬了焦裕禄“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中的苦干实干、“老黄牛”精神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诠释。国家的富强、和谐、民主、文明乃至我国伟大梦想的实现来自千千万万个个体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焦裕禄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却发挥了公仆与百姓之间联系桥梁的作用,他善于并乐于倾听百姓意见,不畏牺牲,甘愿吃苦和付出。影片高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正能量”,倡导劳模精神,实现对广大群众思想境界的塑造,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意识形态话语植入观众读者的心灵深处”。这部电影反映出,劳模形象的塑造并非只依靠埋头苦干的产业工人,也可以是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等各个行业,其核心所体现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高尚价值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个行业从业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方式。
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国泰民安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对军事实力的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以我国原子弹研发为题材的影片《横空出世》并不拘泥于描述原子弹是如何研发的,而是以陆光远等系列人物为主要描述对象,突出了这个为了梦想在外国专家撤援、科技匮乏、自然灾害的恶劣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团队,影片填补了国内同类影片的空白。影片叙事首先通过冯石将军体现对爱国情怀的塑造,冯将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胜利而归的途中得到命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响应国家号召,挺进罗布泊建设原子弹试验基地。其次是以“新中国十大劳动模范”——邓稼先为原型的陆光远,在接到任务后与爱人告别而且一别就是几十年,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也为原子弹研发的成功埋下伏笔。影片突出了对陆光远的内心世界的刻画,通过他顶住压力、透支体力工作、艰苦生活条件、核辐射巨大伤害等场景,体现出邓稼先不屈不挠的奉献和担当,爱国强国梦在其身体里深深扎根,临终前还惦记着“不要落后于别的国家太远”。以上叙事内容从教育的层面来看,邓稼先以自身行动充分诠释了劳模精神的全部内涵,比起一些劳动付出汗水的成本而言,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辉煌奇迹更凸显出悲壮的意义,这些场景描述对年轻群体的工作责任感及忠实度培养和提升有极大助力。影片的教育意义还体现在我国科学家们是在科技极为落后、时间极为紧迫的情况下靠算盘完成庞大的计算任务,在啃着馒头等极其简陋的条件研制出令国外专家都震惊的原子弹。在教育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好的今天,对忆苦思甜写实能够引发国人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群体对于学习目的的认知,加之前辈们前赴后继的爱国精神引领,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思想教育存在着高度的契合,引导年轻群体萌生出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每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存在冲突时,会有前辈的光芒指引着他们充满勇气地按下爱国的确定键。
电影《袁隆平》讲述的起点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时代的袁隆平还没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奖、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一系列光辉头衔,只是专心在安江农校潜心研究、踏实教学,执着于破解国家面临的“温饱难题”。影片中的袁隆平同普通民众一样,有着日常工作,也会遇到人际交往的压力和烦恼,这些艺术手法更加贴切地拉近了高大人物形象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背负着家庭出身包袱的袁隆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并没有因为个人的得失削弱信念和追求,即使经历多次失败、被不公平对待、良种被故意毁坏,袁隆平仍旧秉承着创新的思维模式、坚定信念,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公的境遇,甚至连父亲病逝都没能陪在身边,在稻田边遥拜父亲的场景让人动容。即使这样也没有动摇他攻克难关的信心,这与当下社会的一些年轻人在遭受了不公平对待后心态失衡,甚至出现偏激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等劳模优秀品质是影片始终为观众传递的思想观念,《袁隆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因此凸显,它真实地向年轻人诠释了劳动模范在初期身为平凡人物踏实奋斗的思想方法论,以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心怀家国天下的大格局思想,引导年轻人时刻秉承着甘于奉献、忘我进取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教兴国、爱国主义,引领人们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提高思想境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美好人生努力奋斗。
相较于活跃在科学研究一线的知识分子劳模而言,村支书黄大发作为脱贫攻坚路上的领路人更加接近人们的真实生活。以黄大发的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天渠》于2018年11月末上映。影片反映的主要内容是,深处贵州遵义山区的草王坝村常年因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农业收成极少,村民贫困、生活水平低下,村支书黄大发历经数次失败,边悟边学,带领人民群众历时36年依靠锄头和双手开凿出了长达十公里的“生命渠”“大发渠”。影片中“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奉献精神由个体的精神奉献和物质奉献两方面展开:在物质方面,他为了尽早凑齐开凿水渠的资金,甚至卖掉了棺材,顶着部分村民的质疑与嘲笑始终坚守在修渠一线。在精神方面,黄大发在修渠的过程中亲自下探到绝壁深处,将自身生命置之度外。女儿病重时他也因修渠未能尽到父亲的责任,女儿和孙子的相继去世也没有打断他忍着悲痛修渠,渠修成之后他又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在黄大发的党员信念中,个体的一切是要服从集体的。黄大发在水渠开凿的关键过程中不仅是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更是用自己的一己之“命”为乡亲们开通一条致富渠,带动草王坝村村民向着美好生活奋进。他用自己的实际作为感染着那些并不积极的人,他让人民群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也是《天渠》这部电影能够被教育部、中宣部推荐为“中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片目”的主要原因。黄大发对乡土的深深热爱和奉献、对人民利益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
2017年11月上映的电影《邹碧华》根据劳动模范——人民法官邹碧华的生前事迹改编,讲述了一名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的法官的感人事迹。与其他反映劳模的影片不同,影片通过邹碧华对司法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新事物勇于创新、对困难敢于碰硬、对法律的严格坚守和对弱者的现实关怀体现劳模精神。影片不是片面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片段连接起来的。当处理家中起火案时,身为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深入火灾现场调研,用手语与聋哑老人沟通,“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体现出其一心为民的群众情怀。邹碧华的劳模精神除了熟练的业务能力也体现在他与群众的关系上,在处理好司法公正问题时,设身处地去安抚当事人,让执法既守规则更有温度接地气。影片通过康达生日中邹碧华朗诵的特蕾莎修女的诗——“要做善事”“要诚实与坦率”“要为弱者奋斗”间接表达出了邹碧华的人生信条。一心为民的邹碧华最终因过度劳累而逝世,年仅47岁。影片并未过多渲染人民奉献者邹碧华陨落后的悲伤情感,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引人深思。电影《邹碧华》对观众的引导在于对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塑造,是对人们价值观念的一种校正,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发人深省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我国反映劳模先进群体的主旋律影片逐渐增多,影片《铁人王进喜》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劳模的铁人形象的塑造,刻画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石油大会战时以铁人为代表的一代石油人艰苦创业、无私付出的精神;还有影片《桂香街》,描述了两次获得劳模荣誉称号,并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普通社区工作者一心为国、为民、为基层,直至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电影《黄大年》用镜头反映出劳动模范中的科技工作者“爱国不爱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只争朝夕的崇高形象;电影《郭明义》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描述了鞍钢齐大山铁矿普通工人郭明义,他的感人之处就在于新时代劳动模范的“普通”“平凡”,工作中干一行精一行。影片着重突出了在他身上传承和体现出的新时代雷锋精神,郭明义把人生的价值实现更多地寄托在帮助别人上,捐款、献血、献电视、让房……不难发现这些反映劳动模范的电影作品所关注的职业各不相同,有石油工人、街道干部、科学家、公路管理员等,但根据影片叙事可以解读出他们均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坚守岗位,或许是强国富国的引领力量,又或是普普通通默默奉献的微小个体,他们都义无反顾坚守中国梦伟大目标。他们是辛劳在各自领域内的劳动模范,但随着叙事主体人文高度的提升,单纯的劳动付出逐渐质变为个体的牺牲,小家情怀、个人得失在这一前提下早已被淡化掉,成为奉献精神渲染的附庸。这对青少年群体的榜样形象树立是颇有裨益的,无论是活跃在祖国科研一线的高知群体,还是深入祖国山区实现爱国梦想的人民,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能践行劳模精神,进而在中国梦语境下通过个人的敬业、诚信、友善和奉献来引领人们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必将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最终结果,而这一切仅靠教条式的思想灌输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引导效果。劳动模范作为人民中的先进力量和主力军,理所应当地成为文艺作品反映的重要对象,劳模电影巧妙地通过影视娱乐途径,让广大观众在轻松休闲的氛围里感受一代又一代新老劳模传递出的伟大精神力量。劳模电影对广大观众尤其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意义十分显著,因此,主旋律电影需要把劳动模范的伟大精神和感人故事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发扬和传播出去,这也是未来中国主旋律电影着重彰显的价值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