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蕾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乐器,古筝对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承的意义不言而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音乐在外来文化涌入的浪潮之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音乐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面对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的威胁,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这一点在步入21 世纪之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近几年以来,古筝音乐等传统音乐的发展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相关保护措施的执行却很少能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透彻剖析阻碍古筝音乐继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依据这些缘由探索保护和发扬古筝音乐的有效方法,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古筝音乐传承人的具体实践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引和借鉴资料。
传统音乐不单单只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古筝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乐器之一,古筝音乐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传承和发扬古筝音乐,是及时保护我国传统音乐遗产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的传承及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之选。当下,不断加深的世界一体化格局,加剧了传统文化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威胁及挑战。如何采取扬弃的态度,在保持自身文化独有属性不变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地使外来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音乐曾经在外来音乐及流行音乐影响及侵蚀之下,发展状况日渐萧条。随着社会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普遍提高,古筝音乐所受到的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新思考古筝音乐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寻找更好的路径去保护和继承古筝音乐的灵魂。所以,无论是保护传统音乐还是继承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古筝音乐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从当下的现状来看,古筝音乐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其受到的关注程度不足,换而言之,目前国内大众在继承及发展古筝文化和古筝音乐方面的积极性还有待提升。我们知道,古筝蕴含着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是我国5000 多年音乐文化的缩影,毫不夸张的说,古筝音乐带有非常浓重的高雅色彩。然而,当下社会的浮躁环境,使很多人越来越热衷于快餐文化,对那些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感悟的东西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这便令古筝音乐所收到的关注度日益降低。
就目前看来,古筝音乐的传承及发扬的重要性已经逐步为大众所感知,但是古筝音乐目前所面临的非常尴尬的处境是,了解古筝音乐的人越来越少,而在这个领域做到精通的人更是寥若晨星。所以,在实施具体的传承及发展古筝音乐策略时,我们往往会遇到相关人才匮乏的问题。而人才的匮乏会进一步导致古筝音乐传承的效率,进而加重相关领域人才缺失的问题。所以,阻碍古筝音乐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便是相关领域的音乐人才十分匮乏。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在广泛的群体之间得到普及,除了其简单的音乐演奏模式之外,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流行音乐能够同日益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相互契合,换句话说,流行音乐的盛行是建立在文化发展之上。除此以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缘由在于,流行音乐多使用西方乐器进行演奏,在目前国内略有崇洋媚外思想的社会大众面前,则更容易得到发扬。然而,相较于传统的古筝文化而言,流行音乐却也缺少了一些文化元素,如传统音乐的发展长时间受到流行音乐的压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社会群体对音乐的赏析能力。
万物的发展都要遵守与时俱进的规律,如果一种音乐无法同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的旋律,那么这一种音乐便很难于历史的发展潮流中站稳脚步。如果我们对古筝音乐加以细致分析,便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当下国内的古筝音乐其实蕴含着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但在发展模式方面而言,却总是容易墨守成规,缺少创新性的发展思路,这当然不太符合一种音乐发展和继承的必要原则。
要想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古筝音乐,就必须加大对古筝音乐传承以及发展的关注,继而需要我们加强大众对于古筝音乐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对古筝音乐的认可,令他们透彻了解古筝音乐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价值所在,并为他们建立足够的古筝音乐兴趣。例如,开展同古筝音乐有关的一些社会活动便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这种活动既可以以古筝音乐交流的方式展开,也可以以各种古筝乐器的展览会为载体,令社会大众对古筝的了解更加深入。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古筝音乐人才匮乏的发展窘境,要想解决这一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教育入手,借助教育途径来培养更多的古筝音乐人才。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要鼓励精通古筝音乐的人才开展古筝音乐培训,以培训班的方式来发扬古筝音乐。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系统教育中的音乐课程进行一定的改进,令古筝音乐走入系统教育的音乐课堂。比如,在初等教育阶段,我们应该鼓励相关音乐教师多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同古筝音乐相关的教学。具体而言,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加赏析一些古筝音乐,从而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古筝音乐元素熏陶,逐步为他们培养对古筝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高等院校开展古筝音乐选修课,令那些对古筝音乐有足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加深对古筝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古筝音乐继承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也就是说,古筝音乐的发展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就这方面来说,我们在具体传承和发展古筝文化的时候,有必要同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比如,在古筝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为学生解读古筝音乐的本质特点,还要注重对古筝文化的讲解。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古筝音乐的发展历史,并将一些重要古筝曲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故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学习古筝音乐结合起来,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古筝音乐发展必须遵守的规律,无论哪一类音乐,如果不能同社会的当前文化特点及时代未来发展的趋势相互融合,都是很难有创新和突破的。对古筝音乐而言,当然也是如此。在继承和发展古筝音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和目前时代发展的潮流相互匹配,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我们知道,古筝音乐虽然传承久远,但出名的乐曲却屈指可数,而这些传承下来的音乐虽然应该受到我们的足够重视,但是如果不在古筝音乐方面加以创新,也是很难为当下的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因为对多数人而言,他们对传统古筝音乐的欣赏能力还有很大局限性。在笔者看来,古筝音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固然需要大胆地进行创作,但更重要的是寻找古筝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点。比如,我们用古筝来演奏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音乐,便可以令听者得到一种崭新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了解古筝音乐的欲望。当然,如果要想用古筝来演奏现代音乐,还必须要考虑这种音乐的内在属性,充分分析其旋律特点是否适合古筝演奏,如果不加以细致分析的话,其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继承和发展古筝音乐还需要我们加强对古筝音乐的传播,普及大众对古筝这种传统乐器的认识,加强大众对古筝音乐的了解程度。这种传播并非要提高大众对古筝音乐的素养,更重要的是令古筝音乐以一种常识的形式来为大众所知。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有不少国民对古筝这种乐器以及相关音乐的了解是不够的,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民众对古筝这种传统的乐器一无所知。不可否认的是,大众对于古筝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之上会受制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对学历较高的人而言,其对古筝的了解程度也比较高,而对于学历较低的人来说,其对古筝音乐了解得也相对较少,但总体来讲,古筝音乐这种较为传统的音乐目前仍然很少为大众所知,甚至很多人都分不清古筝和古琴的区别,这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加大古筝音乐传播力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经典的音乐一般都不是一种乐器进行独奏,而是融合了非常多种类的音乐,一种乐器的独奏虽然更能反映这种乐器的特点,但是却很难演奏出更为精彩的旋律。所以,就古筝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来说,多加注意同现代乐器的搭配,进而加强音乐的可欣赏度是很重要的。但在进行具体乐器搭配时,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适合以古筝乐色作为主旋律的音乐,以此来突出古筝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古筝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传统乐器,古筝音乐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古筝音乐传承过程中,这种极具中国传统风味的乐器,如今所面临的威胁和冲击越来越大。进一步发展古筝文化既是传承传统音乐的需要,也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对于传承和发展古筝音乐而言,我们一定要谨遵与时俱进的理念,采取扬弃的态度,在不损坏其传统音乐本质特点的情况下,大胆地进行创新。综上所述,继承和发展古筝音乐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