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审美体验,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2021-11-14 18:06:27颜家佳
戏剧之家 2021年28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创作情感

颜家佳

(贵阳学院 音乐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音乐教学对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音乐教学本身便存在实践性特征,学生可通过学习音乐来提升自身创造力与表现力。对此,音乐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体验音乐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音乐作品的熏陶,强化学生音乐审美体验。

一、体验音乐曲目中的情感

音乐审美体验需要学生在聆听音乐、赏析音乐时对音乐曲目中的情感、美感进行深入感受,从而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音乐的作用在于通过美妙的旋律让人们感到快乐,忘掉悲伤。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意蕴,积极探索音乐曲目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与创作情感,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增加学生音乐审美体验。

(一)在交流中加深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交流,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对此,音乐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方式共同探讨音乐内容,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音乐曲目《化蝶》时,可为学生讲述该曲目的创作背景、创作情感,让学生了解该曲目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分组来讨论这首音乐每个段落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画故事,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身见解,感受《化蝶》中凄美的爱情故事。学生在相互讨论后便可以深入理解该曲目的创作内涵。这促使学生加深音乐体验,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在不同的音乐节拍下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而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二)在情境教学中加深情感体验

每一首音乐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若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可有效促进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学生音乐审美体验,使其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次创作含义。对此,音乐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将学生带入音乐作品的故事情境内,帮助学生感受作品、思考作品,以此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在进行曲目《白毛女》教学时,想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白毛女》的创作情感,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开展音乐表演活动。学生通过扮演白毛女的角色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感受旧社会人们的无奈与辛酸。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体会音乐的情感,从而深刻认识作品内在含义。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音乐表达能力,通过演唱音乐作品来探寻作品的魅力,从不同角度赏析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演唱《扎红头绳》《黄河大合唱》《北风吹》等曲目,让学生鉴赏不同曲目的风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加深学生艺术文化底蕴

音乐审美体验来自人们欣赏音乐或创作音乐时内心产生的愉悦感受。我国音乐中无数优秀作品可带给人们更多的情感体验,如冼星海创作的作品《二月里来》便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情感体验,人们在聆听中仿佛闻到了新鲜的空气。音乐作品《梭罗河》也可以激发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些侨民在聆听这首音乐作品时会泪流满面,回想起温暖的家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拓宽自身音乐视野,欣赏多元化的音乐作品,从多方面感受作品的创作内涵。学生可以从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主题、背景等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创作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忧伤的,也可能是奔放的、愉悦的。这些对加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应使学生提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主要包括对音乐的创造力、表现力与感受力。音乐鉴赏能力是学生在聆听大量音乐作品后才能形成的一种审美经验。学生在初步欣赏音乐作品时一般会通过官能欣赏方式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这种艺术体验相对较为片面,从而需要音乐教师逐渐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智思考能力,学会辨别音乐中的不同艺术形式,只有学生文化底蕴深厚,综合素质过硬,才能在众多音乐作品中加深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普及音乐作品的创作曲式、语言表现、创作个性、创作时代与创作题材等,并鼓励学生学习一些乐器,只有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演唱、音乐创作与音乐实践,才可以在生活中融入音乐的创造美、艺术美。例如,华彦钧在二胡艺术方面具有颇高的艺术造诣,为我国音乐宝库贡献了非常优秀的作品。此外,音乐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即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内容的态度。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取决于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则体现出学生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的高低。音乐教学是一门情感艺术类的学科,只有学生内心充满着情感,才能在赏析音乐作品时激发想象力,通过拓展思维对音乐作品内容进行联想,从而达到通过音乐作品陶冶情操的目的,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三、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

新课改提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力。音乐教师也应积极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培养学生音乐创作力,以加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将以往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创作形式,鼓励学生通过音乐创新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例如,流行歌曲《凉凉》的旋律十分优美,很多人借鉴该作品旋律进行歌词创作,网络中有很多改编版本。这种改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创作能力,从而加深学生音乐审美体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感。一些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和敏锐感觉,如节奏感、旋律感、音准感等,这是学生对音乐的幻想与听觉所得,主要体现在学生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和体验音乐方面。在乐感表现方面,甚至部分幼儿都能找到音乐曲调,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情感起伏,受音乐曲调的吸引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四、注重学生音乐表现形式

(一)采用合作演唱形式

音乐有很多表现形式,其中合作演唱形式对加深学生审美体验具有较好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合唱,共同体验音乐中的艺术美。例如,在综艺节目《奔跑吧》中,嘉宾们在黄河边共同演唱《保卫黄河》。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嘉宾快速融入音乐场景,在合作演唱下发挥歌曲本身的气势,从而体现出该作品的内在情感。教师可借鉴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结合歌曲特点充分发挥合作演唱效果,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二)结合多种学科开展教学

音乐教学在结合其他学科后可以形成不同表现形式,所体现的艺术魅力也会截然不同。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开展音乐教学,如体育教学结合音乐教学、美术教学结合音乐教学、舞蹈教学结合音乐教学等,进一步提升音乐的表现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红旗颂》过程中,可要求学生针对这首音乐作品编排舞蹈。学生根据对歌曲内涵的理解进行舞蹈设计,既能加深音乐表现形式,还能促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音乐教师还应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音乐中的美感,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深学生音乐审美体验

想要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加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首先需要学生具有较为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民俗特点、艺术风格、情感意蕴。同时,音乐作品的节奏韵律与合奏特点都需要教师进行全面讲解,才能加强学生音乐审美,发挥音乐的熏陶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鉴赏教学可以带给学生完善的审美实践效果,促使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了解作品的创作风格、创作题材、创作结构等内容,从而对音乐作品更加投入。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著名音乐作品《百鸟朝凤》时,需要让学生聆听音乐,从中感受乐器唢呐所表现出的大自然的声音,促使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自己身处大自然中,身边的小鸟在歌唱。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内心情感便会与音乐作品融合,可以有效加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从中感受音乐作品的创作情绪、创作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上课前为其播放一些有助于舒缓压力的音乐作品,加强课堂教学氛围,并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音乐背景,墙壁四周也可以挂一些著名音乐作品图集,通过装饰课堂教学场景来营造音乐教学的艺术氛围,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受在音乐作品的熏陶下加深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想要通过音乐教学加深学生审美体验,首先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其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与音乐作品深度融合,从不同角度感受音乐的艺术美,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全面提升自身音乐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创作情感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墙之隔》创作谈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