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兆铭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音乐的理解也逐渐提高,观众加深了与艺术表演的情感交流。为了让演奏的效果更好更富有情感,演奏者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熟练地运用技巧。因此,演奏者需要加强指法的技巧训练,只有熟练地掌握技巧才能让演奏的情感更加饱满。
在进行单簧管演奏学习前,首先需要学习手持乐器的演奏姿势,其中要注意头部、身体以及手臂姿势保持正确。正确的演奏姿势不仅能展现良好的作风,还能帮助演奏者提升演奏的技巧。
演奏时要保持端正的站姿,身体不能僵硬,双眼目视前方,两脚之间距离和肩膀同宽,胳膊自然下垂弯曲,两侧的手肘不要紧贴身体,和身体之间保持距离在15-20cm 左右。将右手的大拇指放在节管后面的托手上,起到支撑乐器的作用,其余的手指保持自然弯曲状态。
初学者在学习演奏时,最好保持站立的姿势。应用坐姿演奏时也需要注意双腿之间的距离适中,不能分开过大,不要将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或者将双腿交叉,进行演奏的过程不要抖腿或者用脚打拍子。
演奏过程中,无论站姿还是坐姿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姿势,呈现自然的演奏状态。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为保持体力可以轮换站坐姿演奏的方式,但是无论用哪种姿势进行演奏都要保持头平胸直,呼吸平稳,这样能够避免出现驼背或者脊柱弯曲的情况。
嘴型的训练也包含在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着吹奏的效果。在进行单簧管演奏时需要注意调整好嘴型和唇形,再通过调整口、舌、牙齿等部位来控制气息的进出完成吹奏。吹奏的预备嘴型是嘴角拉开到两侧不露出上下牙齿,让下唇保持平滑状态,笛头部分进入嘴中后,用牙齿将其稳定咬住,不能太过用力,然后将嘴角收拢,当嘴型的准备动作做完后,可以开始送入气体进入发音步骤,想要加强演奏中的口型控制,就需要演奏者在训练中不断加强嘴型练习。
演奏过程中要重视对呼吸的控制,因为呼吸是单簧管发音的动力。单簧管发音的原理是嘴内的气体流经过吹嘴上的簧片,在压力下形成振动而发出声音。所以想要让演奏的声音饱满柔和,就需要演奏者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只有呼吸的基础做好,才能使后续的演奏更加完美。演奏过程中常用的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方法主要进行的部位是胸廓内,气体在胸廓的中部位置向前和两侧进行扩展,进行呼吸过程中,胸部位置呈凸起状态,腹部位置呈凹陷状态。应用胸式呼吸的方法速度较快,并且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用这种呼吸的方法时,横膈膜的位置没有参与进呼吸活动中,这也造成胸廓下方位置扩展得不够充分,吸入的气体较少,导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消耗体力过快,容易产生疲惫感。这种呼吸方法也是初学者常用的呼吸方法,属于自然本能的自然呼吸法。
腹式呼吸运动中,在吸气的过程腹部位置凸起,胸廓下部位置有进行扩张,横膈膜下降,让肺部可以纵向扩展。应用这种呼吸方法能够加快呼吸速度,让呼吸过程更加自由和舒展。这种呼吸方式能够让横膈膜和腹壁肌肉参与其中,进一步加强对呼吸的控制,但也存在着一定缺点,这种呼吸方式让胸廓中部位置的扩展较小,吸入的气体量较少,这就导致在演奏长句乐曲时,没有足够的呼出气体维持演奏,不能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胸腹式呼吸过程中,将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吸气的过程横膈膜下降,肋骨向外张开,肺部纵向扩大,胸廓的扩张充分让气体的吸入量更多。在完成呼吸过程中,全部的呼吸肌肉都能够参与到此项过程,能够更好地控制气流的速度和力度。并且应用这种呼吸方式不会很快感觉疲惫,让演奏的时间延长。这种结合式呼吸的方法能够让演奏者的演奏效果达到最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单簧管演奏,在初学者中包括了很多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手指短的问题,无法触碰音孔,所以小孩会在学习过程中频繁伸直手指,这样严重影响了指法的灵活性,导致演奏的音色受到影响。因此,如果此阶段没有合适的单簧管使用,可以选用部件来完成学习。演奏过程中一定要用轻柔的力度按压音孔,但要能将其盖严,要注意无名指的按压情况,因为无名指很容易出现盖不严的情况,如果无名指按压的力度过大会出现朝外延伸的现象,导致第二关节呈扭曲的状态,影响手指的灵活度。除此之外,整个右手的训练离不开每一个手指的练习,需要保证每一个手指都练习得熟练。为了让右手训练达到最佳效果,学生可以先应用无音的练习方式,让右手指在音乐中反复在音孔和音键上按动,这种方法长期坚持下来,能够提升学生在后续发音阶段的手感。无音练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按键手法,在训练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提升听觉能力。
学生每天都需要坚持无音练习,但要将时长控制在10-15min,最好在练习过程中顺便练习嘴型和发音技巧。等到后期学生能够掌握整管练习的方法后,仍可以保持坐姿的状态来完成演奏,但在演奏过程中要用右手指单独持管,并且要有准确的指法按在相应的音孔音键上。初期学生可以同时按住三个音孔,给单簧管提供相应的支撑力量,左手拇指按在上节背面音孔,中指按在第二音孔位置,右手中指按在下节第二孔,这样能够让单簧管被牢牢控制在两手之间,等完成以上操作,两手就能更加准确按住音孔,小拇指按键也更加自然。
左手指法的无音练习方法和右手相似,不同点是右手练习部分单簧管,而左手要完成的是整支练习。在练习过程,学生左手的手指微微弯曲伸向音孔位置,保持放置状态不用按下。然后用手指指肚轻轻按压音孔,不要用太大的力度。单簧管背后上节音孔处要求左手拇指第一关节将其按住,左手的食指按在第一个音孔,中指按在第二个音孔,无名指只需要放在第三音孔处不要按下,小拇指放在单簧管的G2 音键位置。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上节孔相应的指法时就可以进行小字组f、e、d、c 的练习,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将手指按在下节的指孔上。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能够流利的吹出do、re、me、fa、sao 后,可以开始练习升la 升sao 的音阶。在练习期间手指仍旧停留在下节,用手指指肚轻轻按压在指孔上面,左手食指第二指关节按压完成升sao,将开指键换成第二指关节完成升la。在练习期间右手指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动,等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练习内容再进行加入右手指法,进行左右手一同配合练习,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正确的指导,并且加强学生的练习过程,才能让练习的效果更好。
在单簧管演奏过程中运用技巧是重要的表演方法之一。想要手指做到灵活需要让躯体、肩膀、手指等部位处于放松的状态,练习手指技巧的最佳时期是10-11 岁,要经过更长久的练习才能达到更高阶。指法练习属于技术性训练的一种,教师和学生都要以练习的过程为重,不能急于求成,当掌握了一段音准、节奏、力度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演奏者能够掌握基础的单音训练后再学习音阶的练习,等到这个时候可以学习一些偏向技巧的内容练习。
单簧管演奏者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够将指法技巧做到运用自如,演奏者每天都要进行指法上的训练,保持指法的运用的灵活才能让演奏更完美。在日常练习中,要不断积累使技巧更加成熟。
进行单簧管演奏的过程中,保持一个放松的状态尤为重要,这种放松不仅表现在姿态上,还体现在对嘴型的把控。很多演奏者在开始演奏的时候能够保持一种放松姿态,但伴随着演奏过程中节奏和节拍的变化,就会出现节奏不稳、乐曲不连贯等问题。演奏者的最佳状态是能够快速地移动手指,保持声音的平稳,想要做到这样需要演奏者的手指更加灵活,不能用力过猛。
对于乐器演奏者来说,调整心态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很多演奏者都希望将最好的状态展示给观众,但结果总是不完美,演奏者会存有很多遗憾。而出现这种问题,需要演奏者将心态放平,不仅要克服演奏过程中的紧张感,还应该克服兴奋感,这样能够有效改善演奏中的音乐变化,要将精神集中在手指的技巧上,关注自己手指按下的音符,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单簧管的基础技巧学习是一个漫长且枯燥的过程,进行表演奏时要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心和毅力,对基础技巧要反复练习,要能逐步掌握基础技巧的演奏,这样才能达到更高水平的演奏效果。
演奏过程中,主要的困难源自于长音的演奏、速度和力度等,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判断曲子的难易程度,根据内容来分化小节、分段落地进行练习。演奏者要能够掌握练习的方法,正确地挑选练习段落。在练习的最初时,要将练习的速度放慢,虽然这时或许会出现频繁换气的现象,但慢速练习能帮助演奏者准确地掌握练习的节奏,更准确地掌控指法的力度和速度,在缓慢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加快速度,达到熟练的程度,可以流畅地进行单簧管表演。
在单簧管演奏中,要能够掌握基础演奏技巧的内容,让表演的音乐作品更加自然和流畅,演奏者日常需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通过这种不断练习的方式,才能充分完成技巧和表演内容,让演奏出的音乐作品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