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民歌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
——以太原市育英幼儿园为例

2021-11-14 13:06王文辉
戏剧之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晋祠左权民歌

王文辉

(中北大学 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世界文化也才成其为世界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幼教人,时代在召唤我们担负起文化自信的传播,下面将太原市育英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民歌教育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山西民歌的音乐特点

山西被称为民歌的海洋,最早尧舜时就有传录,如《击壤歌》,在春秋时期,山西的民歌就有了相当的成就。像《诗经》中收集的“魏风”“唐风”等十九篇,包括极负盛名的《硕鼠》《伐檀》等,都是山西的民歌,具历史记载共有2 万多首。山西独特的地理特点、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条件形成了各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特点,再加上各地不同的方言演唱,让人们有着不同的听觉感受。

一般来说,晋北地区的民歌高亢辽阔,具有塞上高原的特有的雄浑憨直;晋中、太原、祁县、寿阳、太古地区的民歌,自由灵活、富于变化;晋南地区的民歌感情热烈;而晋东南一带的民歌则调式古朴。

二、在幼儿园活动中进行民歌渗透的重要性

(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越来越盛行,致使演唱难度比较高的山西民歌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山西民歌呈现出衰落的态势。因此作为山西人我们要进行深层思考,如何将山西民歌发扬光大,让正是兴趣培养关键期的幼儿从小喜欢听、喜欢唱山西民歌,从每首音乐作品中体验我们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为幼儿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

山西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山西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积淀,也体现出了黄河流域民族艺术的精华。教师在活动中通过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意蕴感染幼儿,引导他们探究山西民歌的美,让山西民歌的美感染幼儿的心灵,通过充分的感受与欣赏之后,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幼儿来表演山西民歌,以达到他们表现和创造美的最高境界,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

(三)有利于将山西民歌文化发扬光大

目前山西民歌逐渐淡出人民的生活,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演唱者锐减;

二是山西民歌的听众大面积流失;

三是老一辈山西民歌艺术家的相继离世。

因此,在学前期对幼儿进行民歌渗透势在必行,让孩子们在每日的活动中不断地感受、欣赏,耳濡目染让他们对山西民歌产生了兴趣,从而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把这种对山西民歌的热情传递给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逐渐形成一种民族风,无形中将山西民歌发扬光大。

三、如何将山西民歌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山西民歌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如今被广为传唱的山西民歌就是为数不多的几十首,而且对演唱者的演唱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人们的思想中认为山西民歌就是往高喊,唱低了不好听,就不是山西民歌,导致山西民歌走向衰退,那么如何将山西民歌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呢?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总目标有两个,一是感受和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学前期幼儿的声带及发音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的喉腔较窄,声门窄而短,声带短小而柔弱、细薄、不够坚韧,因此幼儿的音调要比大人的高而清脆悦耳。但是,因为幼儿的音域较窄,声带容易疲劳,只要发声方法不正确,或者高声喊叫,都会让声带受到损害,声带变厚,导致声音嘶哑。因此我们决定幼儿一日活动的民歌渗透采用以感受和欣赏民歌为主,山西民歌的表现与创造为辅。

(一)将山西民歌欣赏与幼儿一日活动环节深度融合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我们将山西民歌的感受与欣赏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需要播放音乐的环节中(如:入园、餐前、用餐、餐后、区域活动、睡前、起床、午点、离园等),使孩子们在不断地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山西民歌的独特魅力。当然所有环节的音乐笔者都采用了山西民歌的伴奏,一方面避免由于演唱者高亢的歌声引起幼儿的亢奋而导致室内活动秩序混乱,二是让幼儿静静地感受和欣赏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旋律,让孩子们感受山西民歌的音乐特点,让他们一听音乐就能辨别出这是山西民歌。

(二)山西民歌渗透于园本课程

为了从小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幼儿园等思政教育,太原市育英幼儿园开设了园本课程“三晋文化课程”“小小思政课课程”,我们将山西民歌渗透于课程之中,有助于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比如:在了解晋祠的三晋文化活动中,我们用胡秀英演唱的《晋祠是个好地方》开场,孩子们通过欣赏歌曲MV,不仅感受了山西民歌叠词的演唱特点,同时知道了晋祠的水很清、很美,孕育了晋祠的特产大米,这激发了幼儿对晋祠文化的探索欲望,活动中幼儿会主动提出问题,晋祠的水从哪来的,为什么现在没有晋祠大米呢……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带着幼儿遨游在晋祠文化的海洋中,课堂效果非常好。

比如在小小思政课活动中,了解抗日英雄左权将军,我们采用了“民歌+视频+讲解”的形式进行,首先请幼儿欣赏李晓菲演唱的左权民歌《左权将军》MV,孩子们不仅欣赏了左权开花调的演唱风格,同时对左权将军的生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观看抗日名将左权将军时,孩子们注意力特别集中,他们被左权将军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向先烈学习,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一切的崇高理想。

(三)山西民歌渗透于幼儿音乐活动

山西民歌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特别广泛,有歌咏劳动生活的,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有反映爱情或婚姻生活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主要以音乐欣赏为主。

首先是为歌曲配上相应的时代背景,让幼儿结合视频画面去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引导幼儿将自己听到的感受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提升幼儿的音乐赏析能力。

其次是在幼儿欣赏歌曲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歌曲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为幼儿讲述歌曲的作者、故事内容、创作背景等等,让幼儿对歌曲的创作和情绪情感表达有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欣赏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轻声跟歌曲哼唱,让幼儿对歌曲旋律更加熟悉,能发现美、并创造美。

比如:《小二黑结婚》选段中的《为什么二黑哥还不回来》,我们选用了郭兰英老师的版本,让幼儿真正去感受老艺术家对歌曲的诠释,字字句句都表达了对二黑的思念和期盼,孩子们很容易便体会到小芹阿姨是在等二黑叔叔回来,那么问题就来了——二黑叔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小二黑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刘家璟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他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是双方的家人都反对他们俩在一起,他们奋力反抗包办婚姻,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孩子们在了解人物、背景之后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家园合力促进山西民歌赏析活动

家园合作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社区、家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影响最直接、最大的微观环境,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任何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要求家长进行配合,为幼儿进行山西民歌文化铺垫。

如: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曲欣赏活动之前,我们要求家长配合与幼儿一起听歌曲,一起搜集山西的好风景图片,了解山西的名胜古迹,让幼儿在活动中说一说山西的好风景,对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都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从内心深处激发作为三晋儿女的自豪感。

(五)为幼儿进行山西民歌的表现与创造提供机会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师们应该经常为幼儿创造适合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以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此外,教师要经常带幼儿观看或参加各种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指南》还指出:“教师应该创造条件支持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除了为幼儿提供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音乐剧比如:《一把酸枣》《再见平遥》等让幼儿观看欣赏之外,还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一些过渡环节(如:喝水环节),为幼儿表演《桃花红、杏花白》《亲个蛋下河洗衣裳》《樱桃好吃树难栽》等经典的山西民歌,创设畅享山西民歌的氛围;另外举办山西民歌晚会,提前为他们排练一些山西民歌题材的舞蹈,如:《看秧歌》《桃花红杏花白》和低八度演唱的歌曲,也可以由家长与幼儿一起改编演唱,为幼儿提供艺术表现和创造的机会。

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教育,抓住时代的脉搏,将时代需要的元素融入幼儿教育之中,为祖国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而我们抓住文化自信这条脉搏,对幼儿进行民歌共育,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山西的幼儿教育贡献出“育英方案”。

猜你喜欢
晋祠左权民歌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左权:『人民是水,我们是鱼』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左权将军的家信
晋祠周柏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晋祠亭台楼榭楹联赏析
浅谈晋祠圣母殿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