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娜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高校音乐课堂教育存在着以下问题。
新的形势驱动着高校时刻保持改革创新意识,遵循“理念先行”的思路,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以真正满足学生的全方位需求。作为音乐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但一些高校教师并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规模建设上,忽略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学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圈子,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所下的功夫不够,很难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目前,高校音乐教育文化氛围相对差一些,导致高校音乐课堂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程度与课程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课程体系在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成效。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由于网络资源利用程度受到限制,音乐教育的发展通道也有所堵塞。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仍以教师为核心,较少关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未能得到充分激发,音乐内容的来源主要是教材这一媒介,外延知识的渗透力不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难以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认知。
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偏低,艺术素养高的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少。大多数学生虽然有爱听音乐的习惯,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但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到位,鉴赏能力偏弱。学生对音乐的需求与渴望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形成强烈反差。学生不仅需要音乐教育,还需要有机会参与丰富多样的音乐类课程,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重要性和价值,提升自身的音乐演绎能力。但是,由于第二课堂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以及音乐社团的数量相对不足,学生开展音乐训练的机会和平台便很匮乏,尤其是社团在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上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社团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一些没有音乐背景但却热爱音乐的学生加入其中的难度很大。2.这类音乐社团需要通过比赛的形式扩大影响力,以申请到更多有效经费,这需要有音乐背景的学生组成强大的团队阵容。3.音乐社团的成立和相关设备的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而一些高校恰恰在音乐投入上没有充足的资金储备。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整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情绪等,有助于其他类型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可以开展调查统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方式,引导整个校园氛围良性发展。
其次,高校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劳逸结合,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步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应根据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和认知,加大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学模式主要以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主,音乐素养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尚未得到高度重视。普及音乐知识并非简单地教学生辨识五线谱,而是要着重突出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开设音乐类型的选修课、辅修课,举办音乐艺术讲座等,科学地设置音乐教学内容,普及相关音乐知识,引导学生对所遇到的各种音乐问题展开探讨。教师可以将讨论主题专题化,让学生深入接触音乐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音乐教育多元化是发展趋势,高校应在教学大纲中植入“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在知、情、意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发展,注重音乐教育内容上的多元化建设,将音乐教学与审美教学、心理教学、品德教学联系起来,同时利用多种渠道做好音乐教育的宣传,并将相关教学资源纳入到音乐课程体系中。音乐教师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加强互动交流,借助多方面力量和资源完成优化教学目标的任务。
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取得优秀教学成果最重要的保障。高校通常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但由于音乐学科很少受到重视,音乐教学方面的师资不足问题比较突出。首先,高校需要引进职称资格够、音乐技能高的专业音乐教师,构建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做到数量、质量两手抓,在新形势的引导下,紧扣音乐的教育功能,认真分析音乐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直面普及音乐教育的挑战。其次,高校要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模式,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紧跟高校扩招步伐,加强师资规模建设,汇集优秀教师资源,积极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定期举办教育培训,在实践中强化教师的教学经验,增强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
音乐社团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除了开展基础性音乐课程以外,还需要依靠音乐社团这类音乐组织,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将学生群体划分为不同的音乐社团,每一个音乐社团安排1 至2 名专业的音乐教师作指导,确定固定的业余排练时间和地点,并做好规范的制度化建设。学校可以增加音乐社团的名额,让更多音乐功底薄弱的同学也有机会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以大型的合唱团来说,在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可以将团队成员按音乐基础差异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音乐社团除了在各大节日晚会上表演音乐节目外,还可以不定期举办小型文艺演出,让学生在表演中增强自信心,提升音乐社团的整体水平。
高校音乐教学若想更好地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抓住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契机。网络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校音乐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高校应顺应新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准确地认知音乐教学的功能地位,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现实诉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言之,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表现形式上力图创新,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作课堂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知识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改善音乐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酌情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有针对性地实施音乐教育。
文化环境对高校的发展影响非常大,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十分有利。在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中,优秀的音乐思想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的主观认知,引导和促进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高校应开展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例如歌唱比赛、声乐测评、音乐基础知识辩论等,来检验学生的真实音乐水平;还可以成立第二课堂辅助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音乐竞赛规则,保证规则的客观公平,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即使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要有音乐方面的灵感,从而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为了在高校范围内形成积极向上的音乐环境和氛围,可以给予表现优异者相应的奖励,让音乐学习有效率,有效果。值得强调的是,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并不能依靠某种单一的形式呈现出来,高校在音乐教学建设上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
在新形势的发展条件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于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重视音乐教学,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高校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有效的实践策略,优化高校音乐教育的环境,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