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粉仙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声乐研究的发展,声乐训练体系愈发完善,通过将气息与音色进行有效融合,能够使演唱者有效运用演唱技巧,更好地演绎歌曲。因此,有必要对声乐技巧训练中音色与气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声乐训练体系也逐渐完善,但从目前现状来看,音色和气息作为声乐技巧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声乐学习者很难达到气与声的协调和均衡。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声大于气,气大于声。前者是声带闭合力较大,导致声门处出现摩擦,进而造成气息较长的假象,使得声乐缺乏流动感,无法对音色进行有效控制;后者是声带靠拢不够,造成气息较短的假象,呈现出一种声音空虚的状态。第二,过于追求高亮或厚宽的声音效果,没有将喉咙充分打开。在声乐技巧训练中,部分学生过于追求高亮效果,使得在发出高音时,往往采用提起喉头的办法,将咽腔缩短;而部分学生在追求厚宽效果时,会将喉头压下,将咽腔伸长。无论是哪种,都没有将喉头充分打开,导致喉室挤压,无法将基音传达到鼻咽腔等共鸣腔,使得音色较差。第三,气息过于放松或过于紧张。对于声乐而言,演唱者需要平衡放松与紧张的状态,但从现状来看,状态过于放松或过于紧张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音色偏于极端,或尖亮、紧逼,或发暗等。
对于声乐而言,演唱者在整个发声过程中的音色与气息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通过对其进行平衡,能够提高声乐的完美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在声乐中,发声需要气息的支持,音色作为声音的特征,与气息深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在发声过程中,主要动力就是气息,声带是振动体,只有气息冲击声带才能发生震颤,而气压、气柱则形成于声门闭合过程中的阻力和反作用,所以若想要获得优美的音色,就需要具有扎实的气息控制能力,进而对声带震颤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气与声的协调、均衡。具体而言,在声乐技巧训练中,对气息深度的控制能够有效转变音色,使其做出强弱变化,富有变化色彩。在发声训练中,声乐学习者需要通过打开喉咙,闭合声带,将声音柔和地转到大牙根和鼻咽腔,获得着力点,实现声音的共鸣。在形成共鸣后,要能够将声音集中在共鸣点,无论音调怎样高低变化,声音位置都保持不变,每个字音都在共鸣点上,从而得到透亮的音色。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气息深度进行保持或调节,为发声提供充足的动力,避免出现单调、漂浮的音色。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气息,声乐中的气息需要口鼻同时吸气,且要吸得较深并保持吸气状态,使腰腹发力,从而将气息保持在一定深度。在该情况下,音色会更加柔和,呈现丰满、圆润的特征,从而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在声乐技巧训练中,声乐学习者需要将喉咙充分打开,这是因为喉咙是发声的关键部位,是气息吸进呼出之处。喉咙的充分打开能够使气息更加流畅,从而获得饱满、圆润的音色,反之,若是将喉咙紧闭,则会将声音卡在喉咙部位,影响声音的表现力,甚至形成沉重的喉音。由此看来,气息流畅与音色饱满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辩证关系。具体而言,打开喉咙主要指的是将口咽腔部位打开。将口盖收拢为拱形,将舌头平置,喉头放在吸气位置,舌根和嘴角放松,下巴自然下垂,这时口咽腔部位就完全打开了。这虽然看起来较为简单,但需要在唱歌过程中时刻保持该状态,所以在歌唱过程中要有持续吸气的感觉,从而使气息流畅,音色更加柔和、饱满和自然。在声音技巧训练中,音色应该比较明亮、饱满,这要求在将喉咙打开后,对声音进行有意识的集中,这就需要气息的支持。在获得集中的声音时,需要在喉咙充分打开的基础上将声带闭合,阻挡气流,并保证口型竖张,从而使集中的声音结实饱满,提高穿透力,使音色更加纯真、明亮,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对于声乐技巧训练而言,其核心就是积极与放松的辩证关系,只有将二者之间的对立调整为和谐统一的状态,才能够发出完美的声音。所谓积极,主要指的是呼吸的一对肌肉以及上颚抬起,鼻腔打开;而放松则是在整个发声过程中,与唱歌发声运动无关的肌肉及器官不对该运动造成干扰。《歌唱的基本要求》明确写道:“在歌唱过程中,下颚、前胸以及脖子肌肉的紧张都是歌唱的‘敌人’,而若是肌体过于放松,则会出现苍白无力的音色。”例如,当声带过于放松时,会出现气短的假象,从而导致歌唱过程中消耗较大体力;当舌、唇等过于放松,会出现咬字模糊的情况。因此,在声乐技巧训练过程中,声乐学习者需要实现积极与放松的辩证统一,而实现该状态的过程主要是对气息进行控制,从而获得更好的音色。这主要是因为在发声过程中,需要通过腰腹发力,从而对吸气状态进行保持,而该动作就是通过腰肌和横膈膜的张力对气息进行控制,减慢气息的呼出速度,提高气息的平稳度。对于声乐而言,气息是主要动力,更是发声的命脉,腰腹、两肋的发力都是为了形成“气息支持”和“气息运动”,从而使声音更加结实、有力,提高声音表现力。与此同时,声乐学习者还需要对声带进行控制,将喉头下降,从而实现气息与声带的有效配合,通过摩擦发出声音。由此可见,声乐技巧训练中的积极与放松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由于声乐与腰腹力量、气息等多个方面具有关系,所以在分析声乐训练中气息与音色之间积极与放松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知道气息强弱与音色表达之间也存在关系,在气息较足的情况下,声音能够伸缩自如,从而使音色更加结实,使声音富有弹性和表现力。
声乐技巧训练中的气息收放能够通过共鸣腔对发声器官进行调整,可以说,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音色是色彩,气息是绘画板,通过对气息收放度进行控制,能够促进音色的平衡,实现稳定发声。在对气息收放度进行控制时,主要是通过“丹田”等使气息能够与音色形成共鸣,进而更好表达歌曲的情感,更好演绎曲目。而在声乐技巧训练中,“面罩”共鸣产生的声音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而面罩共鸣主要指的是口眼鼻腔的共鸣,进而使声音靠前。在该情况下,音色会更加丰满持久、清脆有力。但是,在声乐中,声音靠前和靠后是相互依存的一种辩证关系,在追求声音靠前时还需要注意垂直的发声管道。所谓垂直的发声管道,主要指的是气息从横膈膜到喉咙、眼口鼻腔是畅通的,进而将声音放在畅通的气息上,使其自下而上垂直运行,使音色更加圆润。而当声音靠后时,主要就是在深气息的支持下进行歌唱,从而使声音更加集中,使管道能够顺利共鸣,将声音送出去。但若是在声乐技巧训练中过于注重靠前和靠后的声音,就会减少共鸣泛音,使得音色比较尖、僵,而吸气能够对发声器官进行调节,这是气息收放里面的“收”,有利于实现音色的平衡;而呼气则是发声的基础,是气息收放里面的“放”。通过对气息进行合理收放,能够有效保证音色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由于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这一过程也能够保证气息的平稳。
首先,在声乐技巧训练中,应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辩证的观点,明确音色和气息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其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二者进行平衡。例如,在吸气后,应微微下垂自己的横膈肌,扩张两肋,从而将声音放在气息上,有控制地进行歌唱,使音色更加圆润和明亮。除此之外,对于声乐而言,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不仅是音色和气息,所以,学生还应提高对喉头位置、共鸣位置等方面的熟悉程度,为气息的控制奠定基础,自觉掌握气息的力度控制,并有意识地抓住气欲向下、声欲向前等感觉,通过把握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掌握音色与气息的辩证统一。
其次,在打开喉咙增强气息流畅度时,主要是对“打哈欠”的感觉进行拿捏。找准该感觉后,通过吸气扩张喉头两侧肌肉,保证上下牙平行,从而将喉咙充分打开。在该情况下,舌头会松弛平置,不会对声音造成干扰,使气息能够顺利进入鼻咽腔等共鸣腔,使音色更加饱满。在对喉咙打开的充分程度进行检查时,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听觉。通过倾听声音的松弛程度和流畅程度,判断音色是否处于高位置,从而掌握气息的流畅度以及喉咙的打开程度。第二,视觉。该方法主要是对颈部的松紧程度进行检查,并用手放在喉头位置判断其是否稳定。第三,触觉。该方法主要是对下巴的松弛程度进行查看,并检查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是否存在空隙。
最后,在调节积极和放松之间的平衡关系时,主要是从发声技巧方面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喉部不能用力的同时,不可放松声带;上胸不能用力的同时,不可放松腰部。另外,声乐学习者还应对心理素质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歌唱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避免出现漏气等现象,以保证气息的稳定性,并对气息的深度进行有效、合理控制,进而提高声音的稳定程度,发出圆润的音色。另外,对于靠前与靠后的声音,应尽量发挥面骨振动的作用,从而将气息向前送,提高音色的优美程度。
综上所述,声乐技巧训练中的音色与气息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开展声乐技巧训练时,应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其矛盾进行有效调节,加强音色和气息的基础训练,从而使声乐演绎更加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