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粤剧调查研究

2021-11-14 11:14辉,杨
戏剧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玉林市粤剧玉林

刘 辉,杨 柳

(玉林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一、桂东南粤剧起源

清乾隆年间,粤商在桂东南各地建立商业会馆,粤剧戏班跟随粤商纷至沓来。清咸丰年间,粤剧名家李文茂率领起义军转战广西,时常演唱粤剧庆贺胜利,粤剧得以在桂东南、南宁以及左右江一带广泛传播,很多粤剧爱好者常聚集在粤剧团驻地,学习粤剧表演和粤剧伴奏技巧,逐渐形成了广西自己的粤剧艺术队伍。桂平市的易细、龙俊英、刘海东就是20 世纪20 年代最早的粤剧艺人。清朝末年,玉林已有“瑞麟儿”“得得声”“乐天乐”等越剧团来驻地演出。民国初年,周景初、周春怀、蒋仲平等粤剧爱好者成立音乐馆“庆雅怀”。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粤剧艺人因为逃避反动政府的迫害大量流入广西,先后在各地创立粤剧团体。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大量广东粤剧人来到桂东南生根发芽,不断将粤剧发展推向高峰。

1950 年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玉林地区第一个粤剧团成立,称为“新生粤剧团”,1953 年,广西进行剧团登记注册,“新生粤剧团”改名为“鬱林粤剧团”,由个体所有制转为集体所有制,从此玉林有了第一个国营专业粤剧团。

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剧团曾一度解散,直至1973 年5 月,玉林地区粤剧团(1997 年撤地设市称为玉林市粤剧团)重新成立,分散到各地的粤剧艺人再度聚集起来,先后排演了以样板戏为主的《平原作战》《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打铜锣》等现代戏。1977 年,玉林地区粤剧团率先恢复了古装戏的排演,编排的《逼上梁山》,创下了连夜排队抢票、在同一剧场连演三月不衰的历史记录,成为当时一大新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80 年至1990 年,是玉林地区粤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其间颇具代表性的剧目《屠夫状元》,在广州市巡回演出时引起轰动,广东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文觉非先生观看演出后,招收了《屠夫状元》的主演马德强为徒,这一事件在当时成为美谈,玉林地区粤剧团因此名扬两广。1990 年至2000 年,剧团演职人员普遍收入不高,为了挣第一桶金,业内人士纷纷下海经商或向珠三角方向发展,当时,整个广西粤剧人才流失严重。2000 年至今,玉林市各剧团人员渐渐老化、人才断层、设备陈旧、投入不足、市场萎缩,难以满足市场越来越高的要求,经过自然淘汰规律,一个个剧团面临解体或被边缘化。2012 年伊始,当地政府全方位推动文化艺术体制改革之后,玉林市粤剧团的人员分流到了各事业单位,粤剧团牌子拨归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最后一个不成剧团的剧团就此宣告解体。

二、玉林地区粤剧的发展现状

玉林市粤剧团人员分流后,现在相对集中于玉林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粤剧从业人员约十几人,人员构成“青黄不接”,特别是粤剧剧本创作人员流失,严重困扰着桂东南地区粤剧整体发展。粤剧发展中新剧本新剧目严重匮乏,导致缺乏优秀作品产生。优秀剧本是优秀演员诞生的土壤,是体现粤剧是否具备市场生命力的标尺。近二十年来,玉林粤剧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创作出优秀剧本,使本就不容乐观的粤剧发展生态链更加脆弱,其丧失了作为文化内涵传播媒介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纵然玉林文化艺术研究所还保留有一批以钟玉坚为首的优秀粤剧演员,同样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近年来,玉林地区已经无力排演完整的粤剧剧目,粤剧演出只能借助文艺汇演、传统文化进校园或者文化下乡的机会,偶尔上演历史曲目片段的折子戏或者移植改编的其他剧种剧目,本土作品极少有展现的机会。这就更需要粤剧人不断在剧本创作上推陈出新,才能为玉林粤剧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一)粤剧观众流失

玉林粤剧属于民间戏曲,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民间,以往每逢婚庆、传统节日、贺岁祝寿等,都会请戏班来助兴,但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玉林粤剧逐渐被观众边缘化。细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缺失,确实存在着一部分崇洋媚外的人群。另一方面,粤剧发展中传承人培养体系建设不规范、唱腔训练缺乏科学性和透明度等问题,导致人才匮乏,加之市场适应能力、宣传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了玉林粤剧的衰落。

(二)政府对粤剧文化保护意识不强

玉林作为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把玉林区位优势、人文优势结合起来,推进“两广联动、两湾融合”。粤剧作为两广人文精神的“桥梁、纽带”,其必将在两广人文交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效。现实来看,当地政府还未将粤剧的传承保护统一到前瞻性规划纲领中来,对其在两广人文交流中具有的人文价值、社交价值重视不够。

三、玉林粤剧传承与保护

玉林粤剧受到了现代文化和市场的冲击,粤剧文化具有的形式、舞美、服饰、表演、唱腔、传播方式等很多自身独特的文化符号,逐渐同时代拉开了距离,越来越难得到观众的情感共鸣。其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运用新媒体作为推广媒介

玉林粤剧受到网络、电视等各种新媒体的冲击,迅速被边缘化。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新媒介只是载体,其自身并不具备任何文化倾向性,粤剧人应该更好地了解新媒体并充分利用这种传播媒介,让其成为粤剧文化传播的新平台。这是大量粤剧人亟待思考的新课题。在利用新媒体上,已有粤剧前辈作示范,如:电影《帝女花》的上演对粤剧的传播普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引入地方校本,增进影响

粤剧应充分利用美育教育的国家政策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进入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中,使之成为构建传统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粤剧艺术是能触动心灵的艺术,具有传统性、实践性、功能性,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传统审美价值的重要手段。粤剧与美育有着天然的契合点,传统教育和美育教育的相互渗透,丰富了教育内容,优化了教育途径,对学校音乐美育的宏观性、开阔性、历史性具有特定的功能,对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素养、培养学生传统的审美心理,具有外化的审美体验,能够促进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传统美德。

(三)与旅游资源相结合

玉林粤剧第四批进入玉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保护工作引起了文化主管部门的一定重视,但粤剧文化被挖掘、开发、整理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做成当地特色文化旅游的项目还未提上日程。此外,由于民众自发的参与感不强,整个产业链的配置开发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

玉林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其具有浓郁人文情怀、人文内涵的旅游项目极其匮乏,亟待开发。粤剧自身独特的传统性、人文性、历史性、时空性,都可作为旅游项目进行对应开发和利用,形成独具桂东南特色的文化产品,除了经济效益,还有文化效益,也能突出地域特色。同时也能丰富玉林的文化内涵,提升玉林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理形象,有助于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四)粤剧剧目、剧本的创新是粤剧发展的本源

剧本是粤剧发展的本源问题。好的剧本能发展出良好的剧目,通过导演、演员、观众不断地打磨、情感反馈,才能形成良好的戏剧效果。如此,方能实现演员、观众在剧场中“演观”互动的社会艺术功能,经过三方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的和谐统一。粤剧剧本的创作应该牢牢把握社会性、通融性、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审美性等各个层面的心理需求,才可能满足观众精神文化、生活审美的需求。剧本、剧目创新既应该表现在题材的选择、挖掘和艺术思想的表达上,又要符合观众的人文精神内涵和哲学价值观念。演员更应该不断创新发展、借鉴其他艺术表现手法,不断丰富发展粤剧艺术的表演技巧、舞台舞美、服饰道具、音乐伴奏等,呈现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另外,应鼓励创作人员毫无顾虑推陈出新,不可人为设定各种禁区,只要是遵循艺术价值观念、反映民族特征、符合时代潮流、思想健康的艺术作品,都是值得推崇的。

综上,新的剧本是产生剧目的前提,剧目又是产生好的导演、演员、观众的前提,解决粤剧发展的本源问题就是重新焕发粤剧生命力之时。

四、结语

关于玉林粤剧的研究还处于稀缺状态,粤剧作为玉林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员,其本身就是文化现象的活化石,对其研究任重道远,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研究拓展:1、田野调查,对玉林市的村落、社区进行调研,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探寻粤剧的文化价值与传播途径。2、多角度比较研究,突破单一的研究模式,结合多学科理论,如美学、哲学、文化人类学、史学等,从多个角度研究玉林粤剧文化的价值。3、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探寻文化产生、壮大、消失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思考对于玉林粤剧的传承保护我们能做些什么?

猜你喜欢
玉林市粤剧玉林
墨韵书香
王玉林作品
绘颜绘色
SINGING THE CHANGES
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泉塘小学
邱玉林艺术作品欣赏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